有车没车的都来说说,备胎要一直放车上吗?

1 天前
 dirkchou

真需要换的时候我也不会换啊,保险都有救援,用保险就完了,放个备胎一放放几年,占位置就不说了,真要用的时候也不能用了啊。

172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汽车
34 条回复
vanityfairn
1 天前
有些车型后备箱放不了备胎呀。配的都是防爆胎
SenLief
1 天前
我觉得除非长期旅行的放备胎,要不还不如叫救援,爆胎了也不会换。。
TabGre
1 天前
现在基本没有备胎概念了 防爆 爆了就行去修 或者拖车
HTravel
1 天前
放啥备胎,我就坚决不放,也不叫保险救援。都是网上买个胎,到了后自己开去路边店换。
bzw875
1 天前
我的车 5.4 米都不放备胎,什么千斤顶,拖车绳也没有。爆胎了叫货比三家叫人修车。放车上浪费电,费油
LandCruiser
1 天前
换备胎教程:拿出扳手拧松原车胎,顶上千斤顶,完全拧松螺丝拿下轮胎,换上备胎拧上螺丝,放下千斤顶后拧紧螺丝,将原车胎放入后备箱。
kimwang
1 天前
没有标准答案,你备胎都不会换当然认为它不是必须品。早期的驾驶员考试是包含小修课程的,它就包括使用千斤顶来换胎。

我的话都是有携带备胎,从货车到轿车的胎我自己都能换(风炮才能御胎的除外),起码保证应付即时重新上路没问题的程度。

至于备胎要用的时候不能用这情况不会出现,每次车辆定期待保养,备胎状态的妥善都是项目之一。

现代车辆的技术和使用者的心态与旧思维可能有差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内胎的货车一旦刺破了就必定要停车,还未考虑到重货状态,这很容易侧翻,犹其在高速,修好后宁愿慢速驶离比在高速上面对危险要强,家用轿车基本也一样,必须等救援相对被动。
loading
1 天前
现在小汽车轮胎被扎了也能接着低速开。
你有备胎,你能自己换吗?能就带着。
现在车都不是全尺寸备胎(和装在车上用的 4 条不一样)

但没必要主动拿出来,难道你放家里面?
loading
1 天前
小车一般胎压告警后,低速开 30 公里没问题。
又不是直接爆炸那种爆胎
ltyj2003
1 天前
不会换就学啊,备胎不放车上还叫备胎吗?
cxtrinityy
1 天前
什么备胎,我开五菱小货车自从备胎颠路上了,都没带过备胎,之前路上爆胎直接叫的轮胎店老板开车来换的
blueboyggh
1 天前
现在绝大多数新能源车,都不配置备胎了
xiaomingfm
1 天前
老旧燃油车才有备胎,新能源几乎不配备胎了。
话说有备胎应急还是有用。
某天下班发现胎压报警,当时还下着大雨,还着急回家(因为晚上要全家开另一台车出远门)
自己冒着雨成功换了备胎。
当然我是老旧的燃油轿车才能这么干,新能源要么打补胎液要么叫救援了。
ern
1 天前
放备胎且会用,除非你车配的是楼上说的防爆胎什么的。一般放备胎是设计好地方的,我看不出那块地方你还能有什么大用途。后备箱都不够吗?

这就像系统备份,你可以一辈子用不上,但是真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好还是会恢复系统,并且那个备份是让你信任的。

事实上,每次保养都会检查备胎的,如果是 100%尺寸的备胎,完全可以和你正常的轮胎在两三年后轮换使用一下。

我现在旅游是到地方租车多的,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马上叫到救援的,有个换胎的技能能确保你找到最近的村镇。
lerry
1 天前
换过一次备胎,路上大坑爆胎了,过了快两年,轮胎漏气找不到原因,发现轮毂也裂了。。
ferock
1 天前
开长途放,市内不放
zjvbqla
22 小时 55 分钟前
奇怪,居然上面有好几个说不会换?在我的理解中女孩子才不会这些啊 ?换个备胎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至于放不放就随便了,个人喜好。我是放的,哪怕有救援。
Ansen
17 小时 7 分钟前
十年了,你不说我都想不起我一直把备胎放车上,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当备胎
totoro625
15 小时 43 分钟前
有备胎,第一天打算拿下来的,已经拆了螺丝,但是看了一下里面的结构,又塞回去了
1 、取下备胎之后,后备箱缺少支撑了,担心放重物下陷(实际上没放过重物)
2 、感觉被追尾后还有一个硬质结构抵抗一下,能够减少伤害
3 、担心影响整车配重(子虚乌有)
coolmint
15 小时 39 分钟前
有备胎就放那里啊,不然放哪里?
不会换没关系,等你爆胎后,随便刷个视频就知道怎么换了。两三分钟学会。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897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