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做产品--[ 明信片的平台修筑 ]

2015-01-20 19:41:00 +08:00
 catoo

———— 明明是个程序员,却偏偏喜欢捣鼓一下产品的事情,我就是这样的。
———— 一直以来身边都不乏喜欢明信片的朋友,喜欢收集漂亮的明信片,也和他人互换明信片,还有的小伙伴更是擅长设计,把自己的绘图做成了明信片,往朋友圈一扔,往往都是大量的回复。又逛了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以及微博上的明信片主页,发现了更多的人在享受着这样的兴趣爱好,他们晒出自己发出和收到的明信片,词语中无不带着幸福的情绪。不仅仅是国内流行互换,连国际间也存在这样的交流,如此以来我就真正的感受到明信片的价值了,它沟通了许多不认识的人,跨越地区,跨越种族,跨越各种差异,这样的交流方式让人能享受和喜欢着。随后一段时间的关注,我开始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由明信片互换交流而逐渐形成的带有色彩感情的文化,而它包含着的也远不止,我自己本身也参与其中,感受着这种活动,这项兴趣的美好。
————所以我开始萌生做一款功能的app,它是一个平台,也体现出一种社交。我打算从互换明信片的平台开始,在实现片友们自己换的基础上通过对明信片的分类,节假日的,生日发起的,晒片的,主题性质的,活动专场的,然后逐步扩展功能,从而建立一个明信片的交流平台。
————想法大致就是这样,不知道有没有同仁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这么一款app,大家希望他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明信片毕竟是个慢性的交流方式,如果产品做出来大家会不会经常使用,觉得这个app能存在多大的市场,楼主是真心想做一款产品,望大家多给给想法,多说说看。。。。。。

392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奇思妙想
32 条回复
mengrusheng
2015-01-22 17:56:23 +08:00
楼上说的有理 我觉得电子版的明信片要弥补“纸张的质感和手写的字迹”这两个不足 要在设计上下工夫 另外就是可以考虑引入原笔迹技术 手写笔那种效果
catoo
2015-01-22 22:26:44 +08:00
@emmma 首先十分感谢emmma的回复,就是要开脑洞,有你的回复让我觉得这样的产品一定会有人喜欢。然后就是你说到的核心点,其实是的,这几天我尝试使用了各个类似的app,大都是基于电子的直接发送或者电子图像绘成明信片,我自己也觉得做这个的初衷也有部分是因为,在交换的过程中,我收到互换的明信片的时候,心里十分欢喜,想看看远方的小伙伴会给片友写什么。求交换是一类需求的发起,起初我的设计里面也考虑进去了,反馈也会有的,物物交换的话得走走看,暂时没有规划这么大,得先做起来才行。希望后面还有更多交流,我在陆续的规划中了。
catoo
2015-01-22 22:28:22 +08:00
@mengrusheng 这个点子挺好,做电子的,采用带笔迹的字体,效果我相信比普通打印的要好。在如何实现上我还得在摸索,谢谢你的建议呢
sh4n3
2015-01-23 05:00:44 +08:00
喜欢楼主的想法。
我自己也有寄明信片的习惯,我室友也经常在postcrossing跟国际友人交换明信片,感觉就有一种喧闹浮躁尘世间还保留着的一丝小清新吧。
--
隐私问题确实比较难解决,唯一想到的就是引入匿名地址,然后找可信的用户转发,感觉有些不可靠呢。
mengrusheng
2015-01-23 08:22:20 +08:00
@catoo 能想到也是因为去年年初的时候弄过一段时间原笔迹手写 网络上有一些模拟笔迹的库 但是好像效果一般 当时我们公司用的是汉王库 不过是花一把把的大洋买的~~
catoo
2015-01-23 12:54:52 +08:00
@sh4n3 你的喜欢又给我增加一份动力呢。 那么如何去判定用户为可信,这归根还是得建立一套机制,或者说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最后能有一个大众能接受的方式
catoo
2015-01-23 12:59:32 +08:00
@mengrusheng 自己做一套字体库几乎不可行,费时费力,而不是本身要做的事情;买第三方字体,会用一把把钱呢,而用户虽然觉得有了笔迹的感觉,还是会觉得不是自己写得;所以可以自己屏幕上手写,然后绘制路径生成图像,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sh4n3
2015-01-23 18:44:32 +08:00
@catoo 可以先写起来~哈哈
emmma
2015-01-24 11:54:47 +08:00
@catoo 么么哒~竟然么有收到消息提醒,最欣赏执行力,棒棒哒加油!
mengrusheng
2015-01-30 11:58:38 +08:00
@catoo 我说的就是笔迹哦 不是字体撒~~ 原笔迹手写就是电磁笔或者电容笔或者手指在屏幕上画出来的path 经过各种算法 模拟出钢笔、毛笔、水笔等效果的玩意 电磁笔最好 因为有压力参数- - 话说好的算法模拟出来的还蛮漂亮的
ReSur
2015-02-01 15:52:04 +08:00
@tianyisheng icardyou嘛
catoo
2019-01-30 18:32:52 +08:00
刚好 4 年过去了,再回头看看自己,从前还算是个有想法的人,对于当初提出的明信片这个产品,在这里首先感谢下以前一起探讨的关注的各位,然后我再解释下后来没有上线的原因。其实不是我没有去做,我当时仔细研究大家的讨论之后就立马着手画原型图,还是使用 fw 画的,带有设计感,画了大概 20 多张 app 图,应用的轮廓是基本有了的。然后准备找设计出图,但是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设计朋友把这个事情完工,对整个产品的开发把握不够,和几个研发朋友讨论之后,也没有能够达成一汽,所以产品就停在产品原型图这一环节,现在的产品设计图也还在,有兴趣的朋友我可以发给他看看。后来我又去创业了,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随着时间流逝这个事情也就耽搁了,后来小程序兴起的时候,我觉得小程序就是我的这个想法的最好载体,使用简单方便还有关系链基础。但是还是没能推动起来,这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做事的方式,我需要团队,有想好是好事,但是有团队才能一起把一个想法落地,眼睁睁的看着很多机会流走。4 年后的今天,我在一家近几年发展得很迅猛很宇宙的互联网公司,业余吧,我决定再次尝试做点事情,于是有了我程序员做产品系列的第二个帖子,请翻阅查看。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6392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