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罗米修斯、星际穿越、木卫二报告里面飞船到了目标星球都是立即着陆而没有先在轨道上探测?

2015-01-25 11:39:11 +08:00
 gdtv
为什么都是立即着陆而没有先在轨道上详细的探测再严谨地确定是否应该着陆以及选择最佳的着陆点?
其他玄幻类假科幻、软科幻电影就不说了,这三部属于比较硬的科幻(特别是木卫二报告),所以拿这三部来说说。
277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1 条回复
acgeo
2015-01-25 11:44:57 +08:00
要不要先从1+1=2开始交代起?
em70
2015-01-25 11:45:15 +08:00
阿波罗,嫦娥,勇气,机遇,凤凰,好奇都是发射前就确定了降落位置,并将其写入飞船程序,哪有进入轨道才临时探测决定的
gdtv
2015-01-25 11:57:15 +08:00
@em70 好像有道理
xdeng
2015-01-25 11:59:41 +08:00
大哥 如果将这些 那一部电影时常 该有多长?
hackwjfz
2015-01-25 12:04:28 +08:00
@em70 嫦娥好像是有一套自己的算法,降落的最终阶段自动判断合适降落的地点。
akfish
2015-01-25 13:16:03 +08:00
归根结底是成本问题。

因为入轨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来减速,探测太阳系内天体时,汇合时往往都是第二宇宙速度。大多数情况下连直接发射到转移轨道的燃料都不够,需要用大行星引力弹射。发射时携带那么多燃料即使在技术上勉强可行,经济上也不可行。

所以还不如简单粗暴的直接reentry,用目标行星的大气层摩擦减速。

当然,NASA已经撸出的离子推进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探测小行星的Dawn Project就已经自主的进入、脱离多颗小行星的轨道了。
invite
2015-01-25 13:32:14 +08:00
@hackwjfz 嫦娥的人工智能已经超越欧美了?
em70
2015-01-25 13:55:03 +08:00
@hackwjfz 那只是细节,大的区域虹弯几年前就确定了,前几个探测器也专门为着陆拍照获取数据。飞船要做的计算是不降落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就行了
hackwjfz
2015-01-25 14:18:00 +08:00
@em70 学习了

@invite 欧美最后也有一个“黑色阶段”,就如@em70 所说,大区域很早就定了,小区域自动。
xdcr
2015-01-25 17:26:54 +08:00
这个是电影成本的考虑吧。增加一场对剧情可忽略的场景,应该没人会做。
BlueFly
2015-01-25 17:32:25 +08:00
因为后期还有剪辑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6522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