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 SDK 静态库文件 怎么引用比较好?

2015-01-28 11:11:30 +08:00
 zioc
百度地图SDK提供了模拟器和真机两中环境所使用的静态库文件,分别存放在libs/Release-iphonesimulator和libs/Release-iphoneos文件夹下。有三种方式可以引入静态库文件:

第一种方式:直接将对应平台的.a文件拖拽至Xcode工程左侧的Groups&Files中,缺点是每次在真机和模拟器编译时都需要重新添加.a文件;

第二种方式:使用lipo命令将设备和模拟器的.a合并成一个通用的.a文件,将合并后的通用.a文件拖拽至工程中即可,具体命令如下: lipo -create Release-iphoneos/libbaidumapapi.a Release-iphonesimulator/libbaidumapapi.a -output libbaidumapapi.a

第三种方式:
1. 将API的libs文件夹拷贝到您的Application工程根目录下
2. 在Xcode的Project -> Edit Active Target -> Build -> Linking -> Other Linker Flags中添加-ObjC
3. 设置静态库的链接路径,在Xcode的Project -> Edit Active Target -> Build -> Search Path -> Library Search Paths中添加您的静态库目录,比如"$(SRCROOT)/../libs/Release$(EFFECTIVE_PLATFORM_NAME)",$(SRCROOT)宏代表您的工程文件目录,$(EFFECTIVE_PLATFORM_NAME)宏代表当前配置是OS还是simulator


是不是第三种比较好?第一种和第二种都会使ipa变大?
303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iOS
15 条回复
qq2511296
2015-01-28 11:24:58 +08:00
第二种方式就好啦 调试阶段 ,
上架打包就替换为真机版的lib库就好了
zioc
2015-01-28 11:36:03 +08:00
@qq2511296 觉得每次上架都替换好麻烦啊。。。好担心会忘
wangyifei6817
2015-01-28 16:30:30 +08:00
=.=勤奋点的人一般用第三种..
懒蛋就第二种吧
第一种是搞笑的
zioc
2015-01-28 16:31:27 +08:00
@wangyifei6817 问题是 第三种是不是一劳永逸了? 会不会让ipa变很大
wangyifei6817
2015-01-28 16:36:57 +08:00
@zioc 不会啊 一劳永逸么么哒
zioc
2015-01-28 17:00:17 +08:00
@wangyifei6817 http://bbs.csdn.net/topics/390973839?page=1#post-398816862 你看看这个 怎么说法不一样啊 哎 弄不太明白
Esay
2015-01-28 17:14:38 +08:00
等一下,你确定使用第二种在上传的时候系统链接的时候不会把无关平台的代码剔除?
zioc
2015-01-28 18:18:06 +08:00
@Esay 其实我就是想知道 第三种 是不是一劳永逸 发布的时候不用管了
lbp0200
2015-01-28 18:21:20 +08:00
内存泄露的问题修复好了?
zioc
2015-01-28 19:21:14 +08:00
@lbp0200 啥?
Esay
2015-01-28 21:15:19 +08:00
@zioc 我的意思是第二种就能达到第三种的效果吧?
so898
2015-01-28 22:03:57 +08:00
第一种和第二种都好高端……一直以来都是第三种的路过
lbp0200
2015-01-28 22:28:22 +08:00
@zioc 苹果上的百度地图 SDK一直有内存泄露问题,现在修复好了吗?
chmlai
2015-01-28 22:28:26 +08:00
一直用第二种, 因为懒
zioc
2015-01-29 09:43:31 +08:00
@so898 感觉第三种靠谱点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6610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