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应该交社保和公积金吗?

2016-11-24 10:38:25 +08:00
 markliu2013

本人目前自由职业状态,给国外的客户远程工作,工资是美金结算的,没有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现在我有找代缴社保的服务机构在缴纳北京的公积金和社保,每个月按最低的缴纳,需要 2000 元。但是还是比较纠结的,没有在北京呆了,以后只想去环境好的小城市生活,只是之前在北京工作过短短九个月,加上自己后面自己又交了几个月。但是一直比较纠结,每个月 2000 元说多不多,如果拿去自己理财,十几年也有几十万了。如果把社保当理财是否合算呢,以后可以在北京投资房产,申请北京户口?

976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67 条回复
markliu2013
2016-11-24 16:13:33 +08:00
回答一下大家问的怎么找远程的工作。
我之前在 elance 网站接过不少活,认识的固定客户。现在 elance 合并为 upwork 了。英文好的可以看看 toptal.com
defunct9
2016-11-24 16:14:58 +08:00
@markliu2013 情况是这样的,社保有个很缺的规定,就是如果你在几个地方都有社保的话,而且都不够 10 年,那么最后,你将回原籍领取养老金。当然我们不是图这个,但是有比钱拿不是更好么。所以,回到话题,最好将所有社保接到一个地方。反过来看,如果你在北京交,将来在其他地方养老,那就很亏,因为北京交的多,外地的养老金水平比北京低,就吃亏了。
xencdn
2016-11-24 16:14:59 +08:00
我是老家在农村 买新农村合作医疗 另外买了平安 1 年 1 万多点的商业险
趁年轻多赚点养老 年纪大了回老家
markliu2013
2016-11-24 16:16:14 +08:00
@MichaelYin 问一下,你自己交的是居民医保还是职工医保?我现在的考虑是觉得北京的太贵了,需要自己承担公司的部分,而且自己又不在北京生活。你如果交职工医保需要承担公司部分吧?
psklf
2016-11-24 16:56:55 +08:00
自己买医疗保险
tg 的养老保险就是抢钱
公积金的话 可以。
Tyrion
2016-11-24 17:36:46 +08:00
mark 一下
waterboy
2016-11-24 17:51:42 +08:00
@MichaelYin 这才是负责任的回复者。
上学的时候,某些人:哎呀我也没考好,学这个有什么用……这些人成绩还不错
高考的时候,某些人:上个学还不一定有工作,什么大学不一样……这些人上了 985
上大学的时候,某些人: 60 分万岁……这些人 GPA 很好看
找工作的时候,某些人:山不转水转,什么企业都可能失业……这些人去了 500 强
工作的时候,某些人:反正给老板干的,无所谓……这些人成长迅速
上网的时候,某些人:买社保没用,买房没有用……这些人都有社保有房子

但是另外一些相信了这些人的人们,成 SB 了,某些人继续安慰:没事的,来日方长
sarices
2016-11-24 17:53:54 +08:00
我自己的理解是医保相当于消费险,但是额度比消费险高,而且可以买终身,比起任何保险都好
然而医保必须跟养老买, so 你自己权衡了
willmok
2016-11-24 18:20:16 +08:00
@MichaelYin 什么城市这么便宜,我所在的地方居民医保是一个月 200 多。不过我是农村户口。
exploreexe
2016-11-24 18:44:05 +08:00
如果想在北京生活 还是交着吧,毕竟买房买车都必须靠这个。如果五年中有一个月断了就重头开始算。
xenme
2016-11-24 19:50:27 +08:00
@MichaelYin 居民保险上海一年大概八九百吧。小孩便宜点也要五六百
看病只能社区医院,社区医院看不了的才能转诊到上级。起付标准是 300 块吧,低于三百不报哦。
而且好像不算到缴纳年限里面,影响退休估计。

所以总结下来居民医保没有什么卵用,前两天刚去问过,然后还是让他们跟着我买了公司福利补贴的商业保险,一千来块钱,甲乙类药品全报,一年两万还是四万还有大病额度。

相对居民保险,职工保险自己还得教公司的部分,如果还要交社保的,相对只交居民医保开销很大,一个一年 1000 不到,另外一个一个月就两三千了。
但是职工医保报销相对灵活,交社保可以算工龄等。

对于楼主来说,确定哪里落脚可能比较重要或者干脆在常住城市找人代缴,看病也方便,还累积工龄,相对北京花费也会低很多,毕竟比例以及基数都要低。不在北京工作生活,赶紧换个地方才是重点。
xenme
2016-11-24 19:59:54 +08:00
再总结下我的观点。
居民医保和职工保险(医保+社保)这两个还是要买一个的。

职工保险累积工龄,但成本相对较高,因为还要交公司部分。但最好交在以后或者现在常住地,留在北京绝对是下下策,因为交得多还享受不到。

最差也要在目前居住地买居民保险,便宜。至少住院和大病有保障,小毛病报不报也无所谓
yiqingfeng
2016-11-24 20:43:21 +08:00
社保捆绑医保。还是交吧。不过长期呆比较还是混个北京户口吧。最近不是开放居住证申请了吗。
MichaelYin
2016-11-24 22:10:57 +08:00
1. 社保的缴纳数量按照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来划档的,一个一线城市的缴纳数肯定比二线三线的数目要多。与此同时,一线城市享受养老,医疗的整体数目,也会比二三线多。所以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你在一线城市交社保,若干年后在二三线城市去养老,会相对来说比较亏。

2. 居民医保报销只能在社区医院这个我之前并不知道,不确定这个是不是全国都是这个情况。现在的普遍趋势是分级诊疗,所以能在社区看感冒等小病不一定要去大医院就诊。居民医保相对于职工医保的优势是不是和户口工作关系紧密,外地户口有暂住证就可以在社区办理。交的钱不多,但是能享受一定程度的报销。

职工医保如果自己交的话我所在的三线城市一般一年都是几千块,具体的报销政策可能不同地方有差别,建议自己针对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了解。

3. 很多 it 公司并没有员工保险,但是请记住,如果你的公司提供了那种一年一千左右的保险,里面涵盖了意外,重疾险等保险,请一定给自己买一个,因为很划算。缺点就是这种保险一般如果你和你的公司解除了雇佣关系,保险关系也随之解除。所以在此之外给自己买一个补充性的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的公司没有给你购买商业保险,请一定给自己买一份商业保险,任何具有分红性质的保险都不要碰。

@markliu2013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如果你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生活,你的所有手续的转移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或许你的社保一个城市愿意转另外一个城市还不一定能接收(我的狗血经历),所以:

你如果未来居住城市没确定的话可以先居民医保,同时早点购买商业保险,待日后定居了某城市在缴纳城镇职工医保。
Domains
2016-11-24 23:44:24 +08:00
@MichaelYin 医保、社保都重要,这个没问题,但是现在社保非常坑,这才是让人讨厌的事。
你现在购买的社保,你的付费不是给你一个付费的,你更多是给比你年纪大已退休的人付费。
别解释了,这个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就连政府官员现在也承认了,在讨论到给企业减负、社保能不能降的时候,就公开承认了为什么社保负担那么重,重在哪去了。
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大饼!
而你现在看到社保的好处,那些退休的老人可领的退休金,你知道多高吗?越早退休就越高,要是之前是个什么公务员的,每月就有 1 万了。就算是工人的,要是有个职称也不少,这个水平比很多在职打拼的收入都高!
maddot
2016-11-25 00:03:38 +08:00
要社保干啥, 65 岁才能领, 65 岁以后的生活还有多少意思,活不下去就自我了断为新人类腾空间吧……
Asimov
2016-11-25 06:43:46 +08:00
交不交社保你要赌。

1 ,你是否觉得这个游戏模式能够持续下去 -> 老人得到的钱是前人供应的(旁氏骗局)。

意味着你以后拿到的钱是下一代给你供的。而生育率在下降中。。

2 ,医保究竟对你重要不?你家族有没遗传疾病,如果有,果断买吧。如果没,自己衡量下究竟值得不值得。

3 ,贵党政权能否熬到你退休那天?

每个人状况不一样,我个人而言,不值得。
Asimov
2016-11-25 07:01:36 +08:00
楼上的扯堆保障个没用啊……?

关键问题是我付出了同样的钱,到时候我收回来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

当然,买了的人会劝你入局的,不然哪里找接盘侠?……
MichaelYin
2016-11-25 10:18:42 +08:00
@Domains @maddot @Asimov

1. 城镇职工医保 != 居民医保

2.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共享出来,具体买还是不买看个人。反正码农在我看来属于高危人群,而且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去医院看病只可能越来越贵,不可能越来越便宜。
hantsy
2016-11-25 10:25:11 +08:00
@markliu2013 现在又跑哪去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2287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