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Google Cloud 扣款能追回吗?

2017-02-05 10:46:31 +08:00
 micookie

前一阵看到 google cloud 有活动, 300 刀 3 个月的代金券,于是搭建了个 ss 用了一阵。。

昨天突然收到信用卡扣款通知, google 刷了 137 刀。。小 1000 块。。。

才注意到没有把服务器关闭,已经好久没用登陆后台查看了。

有没有朋友遇到类似情况的,扣款能追回吗。。。

1515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42 条回复
ovear
2017-02-05 12:19:06 +08:00
看了下 lz 的扣费,主要是 CPU ,下面那个是内存吧。。
bilok
2017-02-05 12:23:31 +08:00
有些人的信条就是

除了钱是我的 其它的都是 GOOGLE 该做的
更别提连钱都是免费提供得到的
lain0
2017-02-05 13:05:40 +08:00
gigabyte-hours 是 GB * hour ,不是 GB / hour
zhaoxiting1997
2017-02-05 13:05:58 +08:00
。。。对于这种不应该把信用卡限额 1 美元吗,能过认证就行了
swulling
2017-02-05 13:08:19 +08:00
忘了,😄,万能理由

信用卡逾期,能不能以忘了还款为理由要求不入征信

@plqws
roist
2017-02-05 13:10:21 +08:00
别的不说

楼主的个人矛盾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间民族间历史间的矛盾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说实话有点恶心
chanssl
2017-02-05 14:05:23 +08:00
借楼问一下, Google 退款一般多久到账?
1.20 日充值手误充多了一笔,赶紧返销了,结果到现在还没有返回信用卡
doubleflower
2017-02-05 14:06:46 +08:00
撸羊毛出事了,喜闻乐见
lzmbbg
2017-02-05 14:13:08 +08:00
反正我的到期后自己停了也没扣费,不过这个服务器质量确实不错。
ZE3kr
2017-02-05 14:40:10 +08:00
第二行那个不是流量,是自定义 RAM ,这是小时数*GB 数*单价计费的,流量是 Compute Engine Network Internet Egress from ?? to ?? 这类的

为什么要用 Japan 的? GCE 台湾速度快。
ZE3kr
2017-02-05 14:49:23 +08:00
看了一下, LZ 开的应该是这两种配置




这两个加载一起,是你的 Linux


既然是试用,配置开那么高干嘛?浪费人家资源?我一般都是实际会用到多少开多少而已。开那么高配置就是没事闲的
ZE3kr
2017-02-05 14:54:09 +08:00
试用额度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都用完的。我 gce 刚用了一周就主动退出试用了
Showfom
2017-02-05 15:00:46 +08:00
@xiaoyao345678 你还是别用了 老老实实买 vps 吧
cst4you
2017-02-05 18:58:00 +08:00
自己作死以为 200 刀就往死里用, 然后还 upgrade 了, 这真不能怪 Google.
zhihaofans
2017-02-05 19:30:13 +08:00
@ovear 你好,你在 7 楼发的地址怎么进不去。。
ovear
2017-02-05 19:32:21 +08:00
@zhihaofans 因为 LZ 的 GCE 欠费了呀 23333
zhihaofans
2017-02-05 19:37:05 +08:00
@ovear 原来是 LZ 的,我还以为是你的。。 233
zhihaofans
2017-02-05 19:37:57 +08:00
@ovear 刚刚没有注意域名和 LZ id ,现在才发现
ovear
2017-02-05 19:41:51 +08:00
@zhihaofans →_→我也有呀,要不要试试。留个联系方式我发你地址和邀请码
zhihaofans
2017-02-05 19:49:16 +08:00
@ovear 好呀,谢谢
邮箱: admin#zhihaofans.com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3818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