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不喜欢用百度了,搜索一个问题 百度 10 个帖子都尼玛是复制粘贴的。。。

2017-03-08 17:30:56 +08:00
 a1310747
真是醉了
1090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01 条回复
580a388da131
2017-03-08 20:41:08 +08:00
我猜测你搜的是技术问题(废话)。。。
580a388da131
2017-03-08 20:44:07 +08:00
非要用百度搜技术资料的话 建议限定在 csdn segmentfault
基本都是从这俩站抄的 特别是 csdn 博客 被抄袭的重灾区
anonymityl
2017-03-08 20:44:17 +08:00
@woyaojizhu8 所以说要找什么有用的资料,还是得用英文搜,你用英文搜, bing , yandex 这些都不会比 google 差很多。国内基本都是搬运,很多都转了几手,搜出来基本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misaka19000
2017-03-08 22:20:45 +08:00
@580a388da131 cnblog 和 ibm 的博客的质量也很高啊
zlkent
2017-03-08 22:26:15 +08:00
@a1310747 #2
@xuchen #3
@wangjiezheng #5
@huanghaofu86 #6
@razigriz #7
@orangutan92 #34

Chrome 上的插件,叫 Personal Blocklist (by Google)
安装后,在 google 搜索出内容的时候,网址下方有个屏蔽该网址的功能,这样下次搜索就不会再出现该网址相关的信息了
bozong
2017-03-08 22:30:41 +08:00
@zlkent #45 感谢
shijingshijing
2017-03-08 23:26:08 +08:00
@zlkent 这个会给 google 反馈信息么?如果是手动屏蔽了这个网站,达到一定的数量,应该会被 Google 永久屏蔽掉才行。手动屏蔽的权重应该设为非常高,让那些垃圾站都去死。
ilotuo
2017-03-08 23:30:00 +08:00
这种专门爬虫别人内容到自己网站的技术叫啥来着?
joechen24
2017-03-08 23:40:39 +08:00
xmi
2017-03-08 23:57:46 +08:00
前几天百度故障了都是看公众号消息才知道的
ety001
2017-03-09 02:16:16 +08:00
中国人多,所以当有人做站群赚钱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多人蜂拥而上。。。

另外像 hackernews 这样的网站在国外的成功,国内做类似功能的人和公司也很多吧。

都是为了挣钱。没什么好说的。。。
20015jjw
2017-03-09 02:24:27 +08:00
google 本来排名就自动提高原文名次
百毒啥都搜不到 辣鸡的不行
minvacai
2017-03-09 06:55:37 +08:00
感觉中文网站质量也在下降
halfbloodrock
2017-03-09 07:42:29 +08:00
其实根本原因是中文的信息质量太低。
letv
2017-03-09 07:56:42 +08:00
关键是没人处理中文搜索结果, Google 上也一大堆垃圾中文站。还好有插件
CEBBCAT
2017-03-09 08:04:34 +08:00
我小学那会就是在百度知道答题的,不会技术,只好搜索喽。还别说,现在的搜索技能,全是拜那时候所赐
kn007
2017-03-09 08:13:40 +08:00
@hzw94 这是最讨厌的了。我就是一个例子。。
ragnaroks
2017-03-09 08:17:51 +08:00
百度搜索先得屏蔽广告,其次得屏蔽百度知道,然后得屏蔽爱问 /快问之类的,最后得一个个屏蔽"XX 前端 /XX 互联 /XX 网志 /XX 博客",然后你会发现,没结果了
ob
2017-03-09 08:29:02 +08:00
先马克
Gran1987
2017-03-09 08:34:56 +08:00
之前看一个报道,谷歌停止维护中文搜索词了,还是用英文搜吧,还能提升英文阅读能力。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4592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