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v2ex
2017-08-11 14:57:54 +08:00
第 1 次见到 linux 是 Redhat 6,但盘有问题,没有装成功。
后来不死心为了学习 linux Shell,买了本书里带了正版的 BluePoint(蓝点) Linux(后来才知道当时市面上唯一一个内核中文化的 linux),安装成功,通过当时的多引导器 LILO 完成与 win 的多系统引导,并调整好显示效果,修改地址参数把自己的一块创新 ES1371 声卡整出声音来,当时感觉 linux 下听 MP3 的效果格外的好,学好 Shell,各种指令,管道,熟悉 vi 使用,了解了很多 linux 与 win 不同的设计概念和思想,后来也装过 redhat,但感觉中文效果和 GUI 运行效果总是差那么一点,而且运行速度并不快,而且不管是 Gnome 还是 KDE 环境时不时的就崩溃,那是对 redhat 一系刚开始感觉就不好,后来就沉迷游戏了,转移精力到 Sony 主机系统上了(其实 PS 操作系统也是类 unix 系统),后来工作了就要用 XP,总体来说还是当个游戏操作系统对待,基本就是开机,单机游戏,游戏结束关机,没啥好印象,虽然那时也知道有 Fedora(因为做开发,应用还是要部署在 linux 上,比如 redhat 上,scoUnix 上,还是知道 redhat 那一系产品在发展的),但最初的 Redhat 桌面端的坏印象就没有去尝试。后来工作关系曾见过海外开发团队开发的保险公司 linux 终端行业务系统,只能在电影上看到的黑底炫酷应用,看见作为业务人员的阿三哥开挂般的全键盘高效率业务操作,我震惊了,其实都是真的呀(其实早期银行邮局中的很多终端系统都是这样的,但配色基本黑底白字),自己做的什么所谓的浏览器 Ajax 好看的页面还要替代人家那个终端系统,简直 tm 弱爆了,直到今天我还是这么认为的(也确实那个项目木有成功),自那时就对浏览器开发不再感冒,转去做 IDE 插件开发了,后来 WIN7 出来了,新鲜了两天后,同事从 Ubuntu 官网上申请到个 6.0 的 live CD 安装光盘,试用了下 live,流畅的界面操作还不错哦,然后把自己机器上腾出地方装之,在后来的日子里,期间为了尝试 Bumblebee 装 Feroda,为破解 WEP 无线网络玩 BT(当然 Ar9285 的卡要有一块的),为尝试 Mono 装 OpenSuse,为工作上需要运行仿真模型装 CentOS,Arch 需要费神去悉心构建的系统没有尝试过,最后 Ubuntu 作为平时主力开发系统一直在使用,娱乐 Steam 上的游戏和 Sony 主机游戏已够自己玩到挂了(XBox 排除在外,手柄可以有,其实还是装了 win2000 的主机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