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 VSCode 的人,喜欢在 Sublime Text 的贴子里刷存在感?

2017-09-14 13:50:47 +08:00
 LokiSharp
1346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2 条回复
yangff
2017-09-14 14:51:25 +08:00
说实话 vscode 真的没有 sublime 那种奶油一般顺滑的感觉
要说区别可能就是更新前的 iOS 和更新后的 Android 来对比那种感觉吧。
edwardpro
2017-09-14 14:58:41 +08:00
@makefilegentoo emcas 表示你们都是垃圾!
Sanko
2017-09-14 15:03:24 +08:00
转 atom 了
AngelCriss
2017-09-14 15:04:05 +08:00
你们说的都对,我用 vim
SuperMild
2017-09-14 15:15:24 +08:00
@msg7086 最近玩 ruby,请问一下 sublime 那边有什么好的插件推荐一下~
xomix
2017-09-14 15:20:24 +08:00
editor 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了。
后来发现了神器 winhex 简直欣喜若狂。
编辑器够用就好,那些在 Sublime 的帖子里面说 VSCode 的人,无非就是觉得 VSCode 在他们的使用情景中比 Sublime 更适用,一是推荐,一是找认同感,没什么错误。
你单开一个帖说这事儿倒是有点应激反应过度了。
Osk
2017-09-14 15:21:58 +08:00
各有优势,都在用。vs code 慢可不止一秒。。。
st 的多行操作爽翻天。
LokiSharp
2017-09-14 15:23:32 +08:00
@xomix #26 我只是觉得 他们 https://www.v2ex.com/t/390556?p=1 在这里刷一排 “虽然现在转投 vscode 了” 很烦人

还有那种什么理由是可以省 80 刀的,更烦人了
TangMonk
2017-09-14 15:25:31 +08:00
vscode 的 snippets 不太好用,多行的 snippet 要加,

还是 vim 好用点
gclove
2017-09-14 15:26:03 +08:00
因为都用过 +1

大部分人都是从 sublime text 转到 code 的, 肯定怀念啊
顺便看看在说什么

@Osk 现在的 code 跟前面不一样了, 完全不慢

@LokiSharp sublime text 到现在都不支持 Sidebar 高亮 git status 文件, 甚至连这样的 Api 都没有提供

这对大型项目来说, 简直就是噩梦
66beta
2017-09-14 15:29:03 +08:00
因为大家都是从 sublime 转到 vscode 的,这么多人被吸引过去,不是没有道理的
微软手机做不好,但是做做编辑器还是很认真的
laxenade
2017-09-14 15:29:31 +08:00
@msg7086 上一次装怕不是去年的事了
xomix
2017-09-14 15:33:32 +08:00
@LokiSharp 你觉得一些人回帖烦人,你就单发一个帖子出来………………这个逻辑我有些看不懂
SilentDepth
2017-09-14 15:37:07 +08:00
抖机灵是一些人的乐趣,不用太较真。往好的方面想一想,也许他们是恨铁不成钢
LokiSharp
2017-09-14 15:44:05 +08:00
@xomix #33 在那个贴子回帖的话和主题无关。然后另外开一个有啥问题?
hjc4869
2017-09-14 15:44:36 +08:00
因为很多人确实是从 sublime 转的啊(
llhhss
2017-09-14 16:12:18 +08:00
因为在等 vscode 启动吧
meepo3927
2017-09-14 16:15:29 +08:00
目测没有用记事本的
king2014
2017-09-14 16:30:38 +08:00
不就是是工具么.还是看用的人的!
noNOno
2017-09-14 16:40:47 +08:00
emacs 用户路过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9064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