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货币机制是邪恶的

2017-12-01 10:38:12 +08:00
 aijam
这不是奇思妙想。最近几年从多个 source 看到讨论货币是如何产生。
很多人错误地觉得是印钞机印的。实际大部份货币是通过“贷款”产生的。
银行有一个叫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只需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存款,剩余存款可以放贷款。
举个例子,存款准备金率是 20%。
你在银行存 100 元,银行可以贷款给小明 80 元,而你的账号不会变成 20,而仍然有 100 元。所以 80 是凭空生出来的。
小明拿 80 元向小红买了东西,小红又把 80 元存入银行。银行这时候多出了 80 元,于是又可以凭空多贷款 64 元给别人。。。
如此循环,货币总量指数增长。而你当初存的 100 元,最后购买力大打折扣。
作为佐证,M2 供应的实际数据有很多图显示长期指数增长的趋势,网上很容易搜到。

实际获得好处的,是小明这样通过贷款买到东西的人,他相当于变相从最初的 100 元财富中瓜分了一笔。
甚至,小明购得的 80 元东西,就成了固定 /流动资产,成为下一次贷更多款的依据。
这也解释了国民岳父如何通过早期银行的关系贷到款滚雪球成功的过程。

越是有能力的人或者公司,越容易能贷到款;越是穷人则越难。
最后导致,富人向穷人变相剥削财富的过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国家贫富差距持续加大无法根治。

从整体角度来说,这样的机制是对发展有好处的。
这能保证普通人手头货币永远不够,成为他们努力工作的直接动力,生产力因此的到巨大发展。

从个人角度,我们显然不希望自己创造的财富被富人偷偷剥削走。
观察社会,中下产阶级基本是处于对货币的长期饥饿。
房产这种很难通货膨胀又极好流通的商品,最后成了常规投资手段中长期保值的救命稻草。
而房地产承担这样的经济责任的弊端已经非常的明显。
作为个体,我们必须学会投资,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至流失。

这些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常识,而我是年近三十才认识到的社会游戏规则,希望对指望着只通过努力工作就能获得美好稳定生活的程序员同胞们一点启示。
我们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历来政府和央行的出发点,从来就不是保护人民和其财富。

最后说一些私货衍生,不信可以当我是洗地:
对那些嘲笑比特币的人,可能你们更应该嘲笑的是你们手头的 RMB。
除了你们口中的国家信用背书,不过是银行电脑里的一个数字或是一张印了花的纸片,本质上不会比庞氏骗局和虚拟货币好到哪里去。
只不过“大家都在用”这个简单的常识,让你们有了虚假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如果你们没有想过现有货币和金融机制的邪恶,当然也不太会去思考比特币背后的可能性。
还原政府的本质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而现在他们反而却成了人民的主人,支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在哪个国家。
政府何以如此强力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又为何能如此轻易地发动战争?在这背后这些货币机制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民主之所以比专制进步,是因为给了人们选择。
虚拟货币的出现,在我看来可能是一个经济和货币的民主化过程。
1438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奇思妙想
183 条回复
paulagent
2017-12-02 01:31:55 +08:00
@takato 通胀和通缩都不是人类追求的,但是两害相比取其轻, 如果硬要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通胀,也就是技术上解决通胀比通缩容易。

你的问题就很明显,人人都知道自己的钱放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干,就会增值,那么整个社会就不会有人消费,因为你花钱了意味着你损失了。 对经济很不利。 所以大多数国家都视通缩为洪水猛兽,而通胀却是大家追求的。 比如日本央行就认为制造通胀。
takato
2017-12-02 01:41:30 +08:00
@paulagent 第一条,是否有证据或数据可以证明,在可选择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通胀。
第二条,事实不是这样,人总有一些交换需求,如果你的劳动可以获得一定的通缩货币,你是否愿意劳动换取?这是个博弈问题,请不要将此问题简化,谢谢。
此处存在纳什均衡。您是否知道均衡点在哪?如果知道,为什么知道?你又如何获取大家的博弈策略信息呢?
BlueFly
2017-12-02 01:42:36 +08:00
我去,整个 100 就是银行的负债,扣除必须的准备金,可以运用的 80 仍然还是银行负债,这是第一笔的会记分录,而当这 80 块不再躺在银行账户,被贷款出去时候,则是另外的会记的记录,两者并不冲突。本来就是流动的,这大约就等于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然后到原材料被加工成商品出售的过程,两者也是分别的两种形态,没有什么是凭空多出来的事情。

只有当贷款出去的 80 块,到期后连同利息回收到银行,银行的账面才是平的。如果贷款出去的 80 块收不回来,银行账面永远都不平,最终只能以坏账处理,用另外的真金白银填补这 80 块缺口(莫非你想把那个存 100 块的储户干掉,让他永远不提走这 100 块钱?),你真当风险是看不见。我晕,你非要认为你那一套是对,那你直接开小贷公司就行了,反正你账面永远都是平的,那你也就是无敌的,永远不会亏的……
aijam
2017-12-02 01:50:21 +08:00
@BlueFly 我已经在原帖后面补充了副司长的文章,你可以看看和我说的“贷款创造货币”的理论是否一致。
paulagent
2017-12-02 01:53:59 +08:00
@takato

如果你有期刊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搜一搜以前几百年各个时期经济学家写的论文,很多都是论证通缩的危害。讲的很明白。 人类现在宁要通胀不要通缩,那是以前几百年的惨痛经验学来的。这个问题的确不简单,也并不是一定说通缩就是坏的,在这么个计算机论坛想讲明白这些也没有可能,很多经济系 phd 花了 5 年也就搞明白一点点。

https://socratic.org/questions/why-is-inflation-a-good-thing-or-bad-thing-in-an-economy

Answer:
Most economists argue that low and stable inf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economic growth but that high or unstable inflation (and especially unexpected inflation) is harmful.
当然如果你要是说你比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厉害,那就没法讨论了

人总要交换需求,这话不假,但是刺激经济的是大规模基建,投资等等行为,如果你是亿万富翁,在通缩的情况下你肯定不会投资,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会迅速降低,这是已经被证实的事情,单靠小老百姓买的那点日常用品,是不会对国家经济层面有什么影响的。

的确是没人知道均衡点在哪里,所以说经济学家预测很多时候都是错的。 有很多笑话讲经济学家的轶事
johnnie502
2017-12-02 01:55:36 +08:00
看了半天,如楼上所说,从一开始的概念就是错的,也没有看下去的必要。
takato
2017-12-02 02:04:09 +08:00
@paulagent 敬重权威一向是现实世界的区块链,这不假,可如何证明没有更好的呢?我们不能止足不前。是的,即使是个环又何妨。
之前是因为没有第二条选择,所以我们采用了权威式的社会结构,但这不一定能在未来的时间里行得通。止于此,为各自的目标而战是一件荣耀的事情,阁下请各行前程吧。

另外,时间是最大的变量,请控制自变量范围,谢谢。这也是人类经验的局限。
paulagent
2017-12-02 02:13:41 +08:00
@takato 当然,一起共勉。
我的理解是质疑任何人都可以,但是想说明自己的方案更好就需要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而不是说上网发个帖子说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推翻了广义相对论。这个我是不信的
BlueFly
2017-12-02 02:15:16 +08:00
@takato 很常识的,你仔细想想。 @paulagent 已经说得很明确了,的确通缩、通胀事实上都不好,但是适度的通胀显然利大于弊(过度的通胀不是)。
一个社会,如果是经济繁荣时期,那么很容易就是:经济好,人们更愿意生孩子(人口会增长)------- 人口在增长推动需求的增长,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生产企业更愿意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愿意给工人更高的工资并且愿意招聘更多的人手投入生产 --------生产量的提高又会推动上游原材料的供应的紧张----------原材料会涨价---------最终产品也会有所涨价,而这些往往就很容易就是通胀结果:物价会上升、钞票会贬值。(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社会模型。实质当中会复杂得多)

而通缩往往就是以上的相反一面,经济转坏------人们不敢生孩子 ------- 劳动人口减少 ------ 而青壮年就是消费的主力-----产品没需求-------企业不愿意生产,投资减少------产品积压-----企业倒闭裁员-----进一步经济转坏。
BlueFly
2017-12-02 02:25:56 +08:00
我去,你把储户放进银行的 100 块,看成银行永远只有 100 块。银行不是这样封闭性,商业银行往下对接储户,借普通用户的存钱,往上是要对接中央银行,接受中央的指导和相关货币操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借出给商业银行的钱。银行可以运用的钱,不止储户放进银行的那 100 块。你那些所谓凭空多出来的钱是央行借出给银行的。
takato
2017-12-02 02:27:30 +08:00
@BlueFly 关于通胀,ETH 也是通胀货币。。。但是,很显然不是现在每年 10%+增长。正是因为过了度,所以才会有人愿意投入通缩货币。
其实大家的目标很明显,使货币增长回归合理。回归之后,BTC 自然会慢慢淡出视野的。社会就像人体,我还是很相信反馈调节的。
johnnie502
2017-12-02 02:36:19 +08:00
所谓凭空多出来的钱,是你只算了贷(credit)但没有算借(debit),总共的贷款量是从 100 变成了很多倍,但对应的 debt 也一分不少,并没有凭空多出来的货币。

先去补补基础的会计知识吧
takato
2017-12-02 02:37:11 +08:00
@BlueFly 修正楼上表述,ETH 并不是通胀,而是 POW 转 POS 之后通缩,对此勘误表示抱歉。
@paulagent 我目前更倾向于用牛顿法先解决第一步问题:)希望能理解。
takato
2017-12-02 02:42:40 +08:00
@johnnie502 那就执行一次大规模回购试试吧。。。保证还是会很惨的。不然每次逆回购,然后社会不仅没调教好,窟窿还越来越大了,之后再来次逆回购。。?
简直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BlueFly
2017-12-02 03:01:41 +08:00
@takato 上面只能很简单说一下,往深说,理论化去说,我也写不出,因为涉及面很深。
没有人愿意你说今天能买一个汉堡,明年只能买 0.9 个(-10%),但是通胀往往也是经济繁荣增长的时期,那么只要明年你的收入增加超过 10%,那么就不是问题,即使今年只能买 0.9 个汉堡也会“视而不见”。所以经济很大程度与人们乐观、积极的因素有关。
BlueFly
2017-12-02 03:14:24 +08:00
@aijam 再拿 BTC 说,我上面说,区块链是真的,是新技术是创新,至于那些去中心化什么的,其实就是老掉牙的概念,黄金就是,黄金总量也是固定,地球的储量是多少就是多少,有减无增。黄金也是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黄金也是需要挖矿生产实现…… 但是金本位早就失败了,为什么,就是难以持续。
黄金总量固定,有减无增,也就不能产生利息,一公斤黄金放一年放十年,不会增加一克黄金仔,相反,还会可能保管不好,自然损耗掉好多克。BTC 也是一样,不能产生利息,也就没法实现现代意义的金融、银行制度,货币属性就少了一项。既然不能产生利息,那么必然寄望于币值升值实现增值的“利息”需求。黄金也是一样,长期的趋势是上升的(原因更多是因为通胀--钞票贬值造成的升值)。如果币值升值是明显的预期,必然阻碍人们的消费,消费不活跃很显然就是通缩了……
既然只会制造通缩,这本身就没有成为货币的价值,试想今天假如大家的工资都真的是发 BTC,你会把 BTC 花出来?不会,谁花谁傻子,一年升值好几倍,除非你能保证你明年加薪超十倍以上,超过 BTC 的升幅。可能吗? 都不愿意花,都打算存起来等升值,都不愿意花钱(只愿意花最少的钱吃饭保命),那社会就只剩下食品厂、比如面包店师傅是有用的,有工作,其他工作都没必要的,那社会哪来繁荣向上?
takato
2017-12-02 03:35:57 +08:00
@BlueFly 建议您可以先修《博弈论》,而且你确定现实是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吗?
aijam
2017-12-02 04:00:49 +08:00
@BlueFly 说了一堆论证通缩不好,你这套朴素的说法其实才是老掉牙的。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同样的收入,瞬间回到 90 年代的房价,你会不会到北上广买几套房?那会不会促进消费了?你这种片面的论调是说不通的,通缩好不好本来就没有定论。
msg7086
2017-12-02 04:04:14 +08:00
作为一个经济学小白,我就随便吐槽两句。

> 金属货币和金本位的货币用了几千年,经济照样转,直到近几十年金本位脱离以后才有了无限超发的超级货币。

过去几千年的经济发展有这近几十年的快么……
aijam
2017-12-02 04:53:31 +08:00
@msg7086 那还真不好说,你看看 70 年代的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和现在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车子差不多的家具,无非是这些年中国崛起而已。怎么和白千年的进步同日而语?

现代金融体系也是伴随工业革命、大航海时代起来的,信息人员经济活动发生质变,公司制度、股票制度、银行体系等。
脱离金本位历史短,问题也慢慢出来,大家信誓旦旦认为这理所当然我觉得至少可以打个问号。
如果现在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过程中,科技成为生产力的最大增长点,带来的社会变革是信息人员经济活动都更活跃,国家边界更加模糊(全球化、欧盟、一带一路),世界性货币出现成为必要,08 年后各国政府财政的问题又显著化,恰巧这个时间点虚拟货币的出现,中国电子支付普遍化,直到最近日本全面拥抱 BTC 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美国主流金融机构也为 BTC 期货推出开绿灯,总总迹象为什么就不会出现催生出一种新体系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110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