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 新老用户条款比对

2018-01-10 10:58:21 +08:00
 JohnChu

苹果 1 月 9 日在支持网站发表了一份声明一份声明,宣布从 2018 年 2 月 28 日起 iCloud (中国)将由中国公司云上贵州运营。中国去年生效的网络安全法要求将中国用户数据储存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

国家或地区设置为 “中国” 的 Apple ID,其关联的 iCloud 服务的运营将被转移,此后用户使用这些服务及通过 iCloud 存储的所有数据(包括照片、视频、文稿和备份等)都将受到新的 iCloud (由云上贵州运营)条款与条件的约束。

用户将需要同意 iCloud (由云上贵州运营)条款与条件,方可继续使用 iCloud (中国)。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55160

我逐行比对了两份条款,发现除了“ iBooks ”、“教堂'的字眼被删除以外,多出来这句话:

您理解并同意,苹果公司和云上贵州有权访问您在此服务中存储的所有数据,包括根据适用法律向对方和在彼此之间共享、交换和披露所有用户数据(包括内容)的权利。

1454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92 条回复
robinlovemaggie
2018-01-10 14:57:26 +08:00
谁能给解释下,现在 Apple ID 是美区,为什么也被邮件通知了?就因为之前改过国区?
lisonfan
2018-01-10 15:00:11 +08:00
我国区 ID 还没给我发邮件。。。
WildCat
2018-01-10 15:02:58 +08:00
@chengzhoukun 想多了 你的 safari 浏览记录也是上 iCloud 的
ITOutsider
2018-01-10 15:05:44 +08:00
chengzhoukun
2018-01-10 15:09:25 +08:00
@WildCat #43 只用 Chrome,safari 一年用不到几次
Halry
2018-01-10 15:26:13 +08:00
@ITOutsider 这本书没有经过数字签名,不知道正不正:)
xvx
2018-01-10 15:56:36 +08:00
@Qlccks2 直接秒退,更换不了国家地区。
varint
2018-01-10 16:26:07 +08:00
@wpaygp
@leiyoku
所以这种不会被转移到贵州去?
wpaygp
2018-01-10 16:36:46 +08:00
@varint #48 看你 ID 是不是美区的··关关设置地区是没用·
2owe
2018-01-10 17:03:52 +08:00
@varint 查看一下 iCloud 设置,如果出现弹窗就是被 f*ck 了,如果不想被 f*ck 到底,就别点它的确认。
varint
2018-01-10 17:19:11 +08:00
@wpaygp
@2owe 果然被弹窗了,吓得我赶紧改成米国。。不知道还能不能亡羊补牢。。
viosey
2018-01-10 18:00:16 +08:00

@2owe @wpaygp
美区 ID 为什么也是云上贵州?
billytom
2018-01-10 18:15:30 +08:00
@viosey 为什么我 mac 里点开 iCloud 没有出现你这个通知,但我很明确自己是 ChinaID
TheKiller
2018-01-10 18:17:03 +08:00
@viosey 确认是美区 ID 吗?申请的时候是不是国区后面转的美区?
TheKiller
2018-01-10 18:17:45 +08:00
@billytom 通知有先后...
viosey
2018-01-10 18:30:54 +08:00
viosey
2018-01-10 18:31:33 +08:00
@billytom 你退出账号再重新登录看看 ?
dejavu
2018-01-10 18:37:49 +08:00
请问大佬怎么免填写信用卡信息等转美区啊?
l1093178
2018-01-10 18:55:24 +08:00
@viosey 我也被提示了
KNOX
2018-01-10 18:58:02 +08:00
是不是要把东西清掉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216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