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博后 国内互联网怎么选 求分析

2018-03-17 10:38:38 +08:00
 kvenux

国内 985 渣博士,好不容易混到毕业 本身对博士毕业也没什么期许,就当混个经历。paper 都没好意思往简历放的那种 做的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国内工作机会不多,可能就华为在做,还没去面试 目前联系到几家互联网,做大数据方向,薪水算应届生偏高吧。找的几个工作都有些迷茫,因为背景不是很 match。都是凭这几年各种折腾积累的工程实力,再刷刷题拿到的 offer

这两年带我的小 boss 很器重我,想拉我去新加坡读博后,开的条件和国内互联网收入差不多,搞工程也可以 说了那边的几个方向,自己系统的工程能力能得以延续,多感兴趣倒不至于,只是不觉得浪费 去新加坡的话,感觉自己生活要大变了。这两年的个人大事可能要重新考量

现在有点纠结: 博后肯定是镀金,但以后我想搞工程不知道和互联网相比值不值,自己是很不想走学术这条路的,太痛苦了 还请各位大神分析一下 户口不算考虑因素,还求职业生涯之顺利发展

294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24 条回复
FindHao
2018-03-17 10:53:11 +08:00
新加坡哪个学校的博后
xianzixiang
2018-03-17 11:32:54 +08:00
大概开多少?
feverzsj
2018-03-17 11:40:17 +08:00
肯定是新加坡了,工作生活都舒服很多
nicktogo
2018-03-17 11:42:48 +08:00
自己 100%不喜欢的就不要做咯,看起来楼主对工作只是迷茫,那就先工作咯,万一喜欢上呢。-- 个人意见,以前填专业志愿,我就非常坚定不学物化生相关的东西,然后选了当时自己也没啥感觉的软工,结果最后也觉得自己选对了 XD
feather12315
2018-03-17 11:44:37 +08:00
新加坡吧。
计算机系统,阿里、网易、腾讯、百度等这些大厂都有。
上海有 Intel 虚拟化的研发,IBM 那边也可以看看。还有几个开源公司 RedHat、SUSE、Canonical。。。
annoygaga
2018-03-17 11:53:49 +08:00
新加坡。
不需要犹豫
cabing
2018-03-17 11:56:54 +08:00
留学背景妥妥的镀金~ 既可以学到东西,又不会做土鳖。
做工程实在不行找个南方的学校混学术圈,混日子也行啊~~
年轻要多出去转转啊~~~
yuewolf
2018-03-17 13:20:15 +08:00
出去转转吧
Andiry
2018-03-17 13:29:38 +08:00
不想走学术的人做什么博后。。
armoni
2018-03-17 14:02:30 +08:00
新加坡,然后可以跳美国
pathbox
2018-03-17 14:38:02 +08:00
据说新加坡 生活消费和上海差不多,但生活比上海舒适,房价比上海便宜,但租房高。 长久考虑,选新加坡
coffeecato
2018-03-17 15:19:59 +08:00
@pathbox 房价便宜的是组屋,针对的是公民和永久。其他公寓的话,就很贵了。
qiaobeier
2018-03-17 16:55:49 +08:00
去新加坡。想进公司随时可以进。
ZRS
2018-03-17 16:57:04 +08:00
新加坡 不用想
做个几年进工业界起点比现在高的多
kvenux
2018-03-17 17:18:02 +08:00
@FindHao 南阳理工
kvenux
2018-03-17 17:49:48 +08:00
@Andiry 扎心了老铁
kvenux
2018-03-17 17:50:20 +08:00
@nicktogo 那我尽快安排毕业的事儿都去实习看看
wyy
2018-03-17 18:59:11 +08:00
去了互联网,可能去不了新加坡了
从新加坡回来,还有机会去互联网
lazydog
2018-03-17 22:44:27 +08:00
@kvenux 那就更要去了啊!
tvallday
2018-03-18 08:42:04 +08:00
博后也是打工吧。只不过方向跟互联网不一样而已。你喜欢搞互联网就搞互联网。喜欢搞工程就去搞工程。国内工资涨得快,新加坡就未必了。看你追求的是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3884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