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好多人对 IPv6 还比较陌生,那就来普及一些基础知识吧~

2018-07-28 17:18:28 +08:00
 raysonx

天朝的 IPv6 起步是非常早的。2003 年开始就从教育网开始部署试验网络,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均部署了 IPv6 网络。当时从全世界来看,我国部署 IPv6 的进度都是遥遥领先的。不过奇怪的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IPv6 向民用的普及似乎受到某神秘力量的阻拦,再无音讯,三大运营商、主流机房、云服务商都不提供 IPv6 支持,反而被国外的机房和运营商“弯道超车”了。

直到 2017 年底,中办国办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 )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发文对运营商、主流机房和云服务商、主流网站对 IPv6 的支持都作了时间上的要求。今年 7 月份,全国各地的移动 4G 网络纷纷开始分配 IPv6 地址,提供 IPv6 网络接入,普及速度令人咋舌。

鉴于很多朋友对 IPv6 还比较陌生,那么就在此开个科普帖吧,内容持续更新。如果大家有其他的问题,或者发现我文中的错误,都可以在此提出。当然这里不讨论类似“什么是 IPv6 ”这种最基本的伸手党问题。

先来几个常见问题:

IPv6 分不分公网内网?

公网内网只是人为划分,技术上当然支持划分公网内网,这和 IPv4 或者 IPv6 并没有关系。你把公网地址用在内网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参见某些地区的二级运营商宽带分配假公网 IPv4 地址的情况)。 只是由于 IPv6 的地址资源丰富,运营商没有必要加装 NAT 设备(而且 NAT 设备成本很高)。目前所以已知的运营商给客户分配的都公网 IPv6 地址,部分运营商甚至支持分配一个独立的地址块(/64,/56 或者 /48 前缀)给你。

IPv6 下怎么判断公网 IP 还是内网 IP ?

目前已分配 IPv6 的公网地址都是 2XXX: 开头的,非常好辨别。

其中 2002: 开头的是 6to4 地址,由用户端设备自动建立,通过隧道技术连接至 IPv6 互联网,不是运营商管理和分配的,服务质量与运营商无关。只要有 IPv4 公网地址,设备支持 6to4 协议,且没有被运营商封锁就能建立。

2001:开头的是 6in4 地址,是另一种隧道协议。he.net 提供的 IPv6 Tunnel Broker 服务就是采用这种协议。

通过以上两种隧道技术获得的地址也是公网 IPv6 地址,只不过他们不是由运营商提供的,而是用户端设备把 IPv6 数据包封装到 IPv4 的数据包中,再通过第三方 Broker 服务器中转来访问 IPv6 互联网,速度通常比较慢。

如果你的 IPv6 地址形似以2XXX:开头且不是2001:或者2002,那恭喜你,你的运营商已经提供原生 IPv6 网络的接入服务了。

下面说一说常见的非公网地址段:

现有软件对 IPv6 的支持如何?

以操作系统来讲,主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OS X, Linux, Android, iOS,Windows Phone )早已全部支持 IPv6 协议。Windows XP 没有默认开启,需要手动执行ipv6 install命令。

家用路由器中我只知道 Netgear 和 Asus 的路由器原生支持 IPv6,其他可以刷 OpenWrt/LEDE 固件的路由器也可以通过刷第三方固件解决。

应用软件中,IE、Chrome、Firefox 等主流浏览器大概很久很久以前就支持 IPv6 了(是的,IE6 都支持),国产“浏览器”没用过不了解。BT 软件中,uTorrent 完美支持 IPv6,当年在大学里很多人用 uTorrent 在教育网 IPv6 网络挂 BT。迅雷据我所知一如既往地不支持(十几年前就有很多用户反馈了,然而。。。)。

3132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54 条回复
zhangqx
2018-07-31 09:50:05 +08:00
@sunsh2017 ipv6 以后就是主流
EdwardSherlock
2018-07-31 10:51:11 +08:00
其实目前还是没什么用的。。像江苏电信这种无 PD,单个 /64 地址 的。路由器拨号部署都有点麻烦还不是太稳定。
raysonx
2018-07-31 16:11:28 +08:00
@edwardhua1996 印象中运营商都是用 SLAAC 无状态分配地址的。即使没有 pd,也可以用 ndp (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proxy)向下面的设备继续分配地址
meinjoy
2018-07-31 20:25:48 +08:00
那以后就用不着内网穿透软件了?
wonathan
2018-08-01 17:01:53 +08:00
不知道移动固网会不会给 ipv6 的地址。。。。
cwek
2018-08-02 20:43:22 +08:00
6in4 是手工隧道,不限定地址的。
2001::/32 是 Teredo 隧道前缀。
cwek
2018-08-02 20:48:02 +08:00
换 IPv6 的好处就是地址分配重洗(因为可用于公网的地址量大幅增加,美国不再独占大头),家用“路由器”真正地成为了路由器。除此之外,除了增加 ICMPv6 的应对之外,扫描地址效率可能大减之外,其他变化不大。
ysc3839
2018-08-12 01:37:56 +08:00
@raysonx 现在很多运营商是通过 PPPoE 连接上网的,PPPoE 本身有分配地址的功能。
用 SLAAC 的应该是直接插网线就能使用的情况。
vagranth
2018-10-09 15:08:38 +08:00
奇怪了,之前我用 he.net 的 6in4,上 google 毫无压力。其他的比如 bt.byr.cn 也可以打开。
现在同样是 he.net 的 6in4,已经无法上 google 了。
raphael
2018-11-21 22:25:56 +08:00
@vagranth v6 现在有墙了
acess
2019-04-06 17:52:41 +08:00
我只记得当年折腾 OpenWrt 折腾半天也没成功搞定 IPv6 ……

网上有很多教程说直接桥接,然而这不就是路由器退化成交换机……

电信只给了一个 /64 的块,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分,或者说,到底能不能继续往下分(没记错的话好像 lowendspirit 的 VPS 就是继续往下分了)?该不该继续往下分?
acess
2019-04-06 17:55:41 +08:00
前一阵子,我在微博上看到了这则吐槽,感觉貌似有点懂了,但是还是没懂:
https://weibo.com/1219205751/HdUdQ5O5G

原博:“当年人们认为几年就能完成部署,一旦完成,人们就可以开始消灭 Layer-2 的功能膨胀和分层破坏,将重心完全转移到 Layer 3,从而消灭 MAC 地址、DHCP、ARP,连带直接消灭广播,并且在许多场景下,消灭交换机。然后还能部署刚刚为 IPv6 研发的 IPSec,实现全互联网加密。”

评论:“我觉得应该先废掉 DHCPv6,只留 SLAAC ”

博主回复:“当时 IPv6 就是要废除 ARP 和 DHCP 的,但是因为长期的开发和部署时间远远超过预期,而且期间没有统一的过渡方案,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获取 IP 有至少三个方案。如今的 IPv6 就是一个退化到只剩下 128 位 IP 地址的系统了,当年的那些设想都没有实现。而 NDP 则变成了一个更复杂的 ARP。”
acess
2019-04-06 18:17:35 +08:00
刚刚又搜到了这贴:
https://www.v2ex.com/t/332901
有种特别奇怪的感觉……/64 地址块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存在的?难道 2^64 个地址全部都只能一个设备自己用,不能分给其他设备用?
violente
2019-04-08 23:04:56 +08:00
ipv4 和 ipv6 共存没必要啊,是我就二选一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7495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