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隐私换芝麻高分,值吗?

2019-03-16 20:50:22 +08:00
 IDCFAN
毫无疑问,芝麻分数高了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但是芝麻分数越高意味着分享给阿里的个人隐私越多,700 分以上的估计阿里能够完全掌握你的性别,年龄,肖像,身体状态,资产状况,生活圈子,衣食住行习惯和周期等等,你在阿里眼里估计就是裸体的,你每天做啥,今天做了啥,现在在哪里在干啥,应该想查分分钟就能查到。


牺牲隐私换取便利,在没有 GDPR 的国家是无耐之举,大多数人选择了妥协,然而也有人坚持自我,认为个人隐私很重要,宁可放弃享受一些更高效的服务的机会,比如我。

想听一下你是怎么认为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785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96 条回复
twitch
2019-03-17 08:12:30 +08:00
一直没有开通芝麻信用
Chingim
2019-03-17 08:16:07 +08:00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是——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PP
2019-03-17 08:23:10 +08:00
@Chingim 嘲讽勇敢,攻击正确,这些人以此安慰和麻痹自己的扭曲。
razios
2019-03-17 08:32:09 +08:00
@davidyin 一般银行贷款不会查芝麻,不过有些银行网申信用卡是有涉及到芝麻分,还有一些小贷公司贷款是参考芝麻分的
huclengyue
2019-03-17 08:36:34 +08:00
本来就已经实名认证过了,然后你多用用花呗,支付宝。信用分就可以很高,不需要其他认证就可以 700 多
everwanna
2019-03-17 08:36:46 +08:00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自己的隐私和数据不值钱,但实际上数据的价值是由利用数据的一方决定的,而不是所有者。就像石油,如果没有冶炼技术,并没有多少用处。
数据有哪些价值,完全取决于利用方的使用方法,常见的有广告营销和诈骗。很多时候人的行为是由我们接触的信息决定的,并非自己的主见。这也是营销和诈骗可以实施的心理基础。
到底应不应该用隐私换效率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控制自己数据的传播范围无疑是应该的。由于数字技术带来的隐蔽性和不易销毁性,我们分享出去的任何数据都有可能被灰产和黑产利用,我们控制得越严格,传播到黑产的效率就越低,就越可能保护我们。在一切互联的时代,最宝贵的是断开连接的能力。
至于那些放弃治疗的人们,越不在意自己的数据安全,在互联网上也越容易被影响,丧失自我,最终带来不可挽回的结果。
reymond3
2019-03-17 08:40:22 +08:00
很难避免 前几天 QQ 号无法登陆 不想出卖个人信息可以,找三个 QQ 好友上传他们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感觉吃了苍蝇
catalina
2019-03-17 09:05:22 +08:00
你还以为你有隐私?
suzic
2019-03-17 09:18:42 +08:00
我同意隐私效益最大化的观点,在已经无法保障自己个人信息的情况下,我认为尽量交给支付宝还是比较靠谱的
houlin
2019-03-17 09:18:53 +08:00
不清楚,我芝麻初始分六百多,就因为我填了学历,后来删除了,可是分还在涨,三年了才涨到 728,其中一年只涨了一分。难道在我没填写的信息里,芝麻已经获取到了?
suzic
2019-03-17 09:21:27 +08:00
@suzic 最起码芝麻信用是实打实给了便利,而银行那些每次办卡一段时间内手机号都要被垃圾信息和推销攻陷
everwanna
2019-03-17 09:23:33 +08:00
很多人上来就是你还有隐私?在天朝还能有隐私?这不是探索问题的正确方法。
虽然在今天连接一切的时代,每个人的数据或多或少的都被不合理的收集,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对全世界都是完全透明的。数据越来越不安全,但是媒体,法制仍然在努力做些事情,尽管没有能够完全阻止,但显然大幅减缓了黑产的发展。
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并非我某些数据被非法获取,就立即传播到了全世界每个人那里,也不意味着我所有的数据都泄露了,而且不意味着我采取措施,以后还会一样的泄露。甚至很有可能若干年以后,我曾经泄露的数据失去了时效价值。
即使所有人都有数据泄露,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面临的风险是一样的。要知道黑产也会衡量投入产出比。黑产在运作时都是先攻击价值高且易于攻击的目标。显然掌握的数据越多,就越容易攻击。而黑产的软件往往开发到一定阶段能够达成既定目标就不会继续了。也就意味着一定时期内,泄露数据比较少的人,得益于泄露多的人帮助黑产早日达成目标,而得以免除被攻击。
总之,重视自己的数据安全,尽力保护,越早越好。
catalina
2019-03-17 09:31:53 +08:00
@everwanna 我一直都在致力于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可是这似乎不起作用
everwanna
2019-03-17 09:36:29 +08:00
@catalina 做了和不做差别非常大。你的努力减少自己的数据泄露,会显著降低你的数据传播速度和范围。对黑产来说,某个目标少一个关键数据,研发成本就可能大幅提升,从而放弃
PP
2019-03-17 09:39:51 +08:00
@catalina 如果您一直在保护自己的数据,那么您的努力便一直在起作用。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新数据持续产生,所以自我保护不能停。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在为此努力的抗争。
inrenping
2019-03-17 09:41:58 +08:00
只能说这是大势所趋,我只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小齿轮,我的隐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数字,一文不值。

但我最担心的还是这些厂家把我的个人数据没有管理好我的隐私数据使其落入诈骗分子之手,那就瞎了。
hirasawayui
2019-03-17 10:16:26 +08:00
为何我芝麻信用分 700 多,蚂蚁花呗却只有不到 2000 的额度?
x86
2019-03-17 10:30:21 +08:00
芝麻分有啥用,贷款银行又不认,分高只是你使用多而已
skyeycirno
2019-03-17 10:31:53 +08:00
芝麻分有啥用??至今没找到用途,银行申请信用卡也不看你芝麻分
xianxiaobo
2019-03-17 10:39:38 +08:00
大街小巷都是摄像头,一天到晚都用手机,都在上网,手机号实名认证,基本上所有网站都要登录,绑定手机号,邮箱,根本就没办法保护隐私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4533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