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搭个邮局,有什么推荐的吗?

2019-04-21 10:09:11 +08:00
 cpdyj0

主要是我可能多帐号多域名,腾讯的免费企业邮要绑定手机号了,别的企业邮看起来也不便宜,所以打算自己搭邮件服务器。

软件和 VPS 提供商大家有推荐的吗?

1001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67 条回复
uptime
2019-04-22 00:38:08 +08:00
回 LZ,自己搭,要注意下主机商的条款,问清楚有没有给你开通 25 端口,默认都是不开通 25 端口的,就是怕你群发邮件污染 IP,并且要马上测试下你拿到的 IP 是不是干净的,不然白搭 https://mxtoolbox.com/blacklists.aspx


@essethon #39 既然每月 5 刀,为什么不直接上 GSuite ??? https://gsuite.google.com/pricing.html
0x3f3f
2019-04-22 02:41:49 +08:00
2333 我就知道一定一大堆进来否定需求而非为主题实操提供帮助或者建议的。
chinesestudio
2019-04-22 07:29:54 +08:00
do linode 都是开放协议的 rdns 等设置完 mail-tester.com 10 分 同样的几率进垃圾邮件
即使大公司自建 一样也会进垃圾邮件。
自用建不建无所谓 国外免费的的企业邮箱一般 300 的限制 个人用基本都可以满足
企业买服务或者自建 肯定是核算成本
比如 某公司 15000 人 一个 叮功能 就要至少花 150 万一年 买还是自己开发 显而易见
essethon
2019-04-22 09:16:37 +08:00
@uptime #41 FastMail 3 年付的话每月 3.61 刀,G Suite 是每月 6 刀(最近涨的)。

从二者品牌特点和服务的对比上来说:就算都是每月 5 刀,可能我要纠结一下,但也不至于毫无疑问地「为什么不直接上 G Suite ???」。实际上我也确实纠结过,我没买 G Suite 但试用了 14 天,最后还是选了 FastMail. 算是个人喜好吧。

何况现在 G Suite 涨价,且网络访问不够方便(题外话:我其实经常对这种话有些不屑,觉得「科学上网难道不是必备技能吗」,怎么能因为这个因素限制自己对优秀产品的选择呢?但后来想想,如果有专业水平差不多的服务,全平台免翻还访问特别稳定,那就是真香了),加上有 Gmail 免费版(所以我喜欢的 Google 联系人、日历等都不是问题了),

综合考虑,我 [个人] 觉得 $6/mo 买「 Gmail 提升到 G Suite 的差值」,对我来说不如 $3.61/mo 买个喜欢而专业的老牌邮件服务 FastMail,所以就这么选择了。
icekingcy
2019-04-22 09:21:02 +08:00
前提找到能开 25 端口的服务器,再者推荐 mailcow,docker 一键部署
essethon
2019-04-22 09:21:47 +08:00
@essethon #44 当然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应该直接拿 3.61 刀的价格去比😂
xlui
2019-04-22 11:24:42 +08:00
同多账号多域名,自从疼讯企业邮添加新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号后已迁移到 Yandex。
SharkIng
2019-04-22 11:48:13 +08:00
Portonmail 的域名邮箱也还可以
iasuna
2019-04-22 12:28:27 +08:00
@uptime #40
目前就职于新加坡某研究机构

域名邮箱有人用 但是很少 只见过一两个
正式的话大部分人用单位邮箱 用 gmail 的也很多
iasuna
2019-04-22 12:31:19 +08:00
@msg7086
嗯 我工作确实不像你这么多
而且我也不是网管
公司的邮箱一般都是 gsuite office365
也是由专门的网管管理
msg7086
2019-04-22 12:39:06 +08:00
@iasuna #46 单位邮箱就是域名邮箱啊……
iasuna
2019-04-22 12:43:12 +08:00
@msg7086
不太一样吧
照你这么说 gmail.com outlook.com 不也是域名嘛……
yingyue
2019-04-22 12:45:09 +08:00
zoho 免费的可以无限添加别名,收费的最基础版一个账号一年 12$
msg7086
2019-04-22 12:59:12 +08:00
@iasuna 域名邮箱是说一个服务商去托管运营其他域名。gmail 是他自己的域名,g suite 才是别人的域名。

单位邮箱的话很多也是把邮件服务放在其他服务商,而且域名是用的单位的而不是服务商的。我觉得这些都算是域名邮箱吧
uptime
2019-04-22 14:20:50 +08:00
@essethon #44 因为 G Suite 本身也是做着代理模式,官网提价标 6 刀是让代理的能赚钱,其实满世界只要随便找个主机、域名类的网站,多半都有搭售 G Suite,也都是 5 刀或以下(各种促销),之前 NC 就是可以返 25 刀。
至于你这种价格比较也是可笑的,为了低价,既然拿三年付和月付的单价去比较……

就比如,某宝一包卷纸、纸巾 9 块钱包邮好便宜,你非要不服,说某东买一车更便宜似的……
essethon
2019-04-22 15:16:32 +08:00
@uptime 价格比较见 #46,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应该用 3 年付价格去比较。两者算平手吧,这个我承认,如果可笑的话就当没有这一点吧。

但即使不比较价格,重点是个人品牌偏好和 #39,#44 说的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在比较两个服务的时候没有产生你在 #41 说的「既然每月 5 刀,为什么不直接上 GSuite ???」这么强烈倾向 G Suite 的反问。反而最后我个人还是选择了 FastMail.
uptime
2019-04-22 15:44:10 +08:00
@essethon #56 这样比价当然就不客观不正确,当然这并非真要针对你,也不是嘲讽你,只是说这样比有种强行比价。

同样价钱,当然是选 G Suite,你问大家,也是这样。因为谷歌的品牌的辨识度、认知度不知要高哪里去。
essethon
2019-04-22 15:44:39 +08:00
@uptime #55
如果你看过 #39 的两个博客链接的话,对于 Gmail 系产品的疑虑主要在网络便利性和 IMAP 协议规范方面,毕竟有些人有时候是比较注重客户端访问大于 Webmail. 自然 Google 系做的邮件系统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两者各有优劣,看个人选择吧。其实我都很喜欢。

还是想多说两句价格比较的方式,「就比如」,对于 A,B 两个产品,
我找了各自 [国行官网] 的明码标价过来说:「 A 产品三年付的价格平摊下来比 B 官方统一月付价要便宜」,这种比法在经济学上是不合适的,在此我承认错误。
另一方面,此时你跟我说,在某宝上找个店然后去 xx 领个优惠券,在某些限制下( e.g. 「搭售」「促销」「 NC 」)来买 B 产品也很便宜。
我觉得比较两个产品,价格只是诸多要素之一;比较产品时「直接摆出官网价格,然后谈产品本身」和「提出各种非官网渠道+券+促销的优惠价」都有道理,不必过多地否定对方的方式。都是仅供消费者参考。
essethon
2019-04-22 15:53:56 +08:00
@uptime #57 不考虑价钱比较的话,那可能我脱离人民群众了,因为我确实没觉得「当然」是选 G Suite。
我也很喜欢 Google,从品牌辨识度、认知度方面,你要说 @gmail.com 比 @fastmail.com 不知要高哪里去,那我应该是赞同你的。
不过既然本帖讨论的(大概)是个人用的域名邮箱,那么后缀的辨识度应该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了; Google 的品牌在国内带来的可能是访问多一道工序、IMAP 对客户端不太友好、标准协议的实现比 Webmail 的体验有差距等等实际使用中的现实问题。我的观点还是购买一个东西时想细致比较理性选择吧,喜欢 Google 当然没错,我也反复说了 Google 的垃圾邮件过滤、Webmail 体验乃至品牌都是我非常喜欢的。
只是我在了解了另一个产品之后,没有觉得自己需要「当然」 100% 无条件选择 Google. 我觉得可以讨论。
uptime
2019-04-22 16:00:47 +08:00
@essethon #58 什么? Webmail ?现在好多邮箱 App 本身就是支持 Gmail 系的;
和域名一样,都会不定时有促销(变相降价)这其实就是官方的活动。你要明白,G Suite 其实是走代理路线,看官网是了解情况,不是购买,购买根本没有必要在官网买,哪里都是$5 月$50 年的价钱,遇到活动还有优惠。G Suite 亮点是一整套方案,不止是个域名邮箱。你要知道,早期保留下来的免费账户,二手交易价已经 1000 以上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5717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