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y2me #32
@
smartdone #38
@
xzh654321 #40
我可以代答,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1、一女性朋友想从成都去上海闯闯,她的时任男友坚决反对,理由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女的除了做鸡,没有办法生存。
我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条件反射是:即便是在成都,他这种人估计也只有做鸭,要不然不可能生存。
2、只能听好话,即便描述的事实。前面和几个深受小偷之痛的人在豆瓣陈述成都小偷比较多这样的事实,然后就被一些很爱成都的人攻击,说我们是在污蔑成都,不能以一个人的遭遇来概括整体印象,要我们外地人滚出去云云。
3、你知道吗?我还是在成都的地铁第一次见到有人不要脸地插队哦。有男有女,不是那种在公交车上袒胸露怀的油腻大叔,而是很光鲜的年轻人。
4、在我老家的小城,公交车都接入了银联支付之类第三方支付,在成都,却唯独推天府通。去年有一次外出掉了卡,身上又没有零钱。刚好看到车上推广天府通 app 的广告,于是就下载准备试试看。结果呢?竟然要身份证、要银行卡信息,而不是像很多其他地方的类似 APP 那样支持直接接入第三方支付。我当即就卸载,直接投了 5 块钱进去。今年天府通 app 正式全面推广应用之后,连续出了两次没办法正常扫码进展的运营事故。这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什么都想吃到嘴里,但是能力又不足以支撑的例子。
5、如果你愿意,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我其实蛮担心你们看了后也要我滚出成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