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岁大龄剩女日常吐槽

2019-06-16 14:06:12 +08:00
 fyy5520

最近看到好多关于抨击大龄剩女的问题,简直要生食其肉一般,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种群体有这么大恶意。

我大龄我单身,我也日常反思呀,基本我觉得不好的点都想办法修正或者改变,奈何能力有高有低,觉悟力有强有弱,能做的都做了(不过倒也不是特别努力的那种),有人说可以试试扩大交际圈子,我也试过,但我本身就不是外向的人,强行外向也是让自己非常别扭,但这些都理解,本身交际圈小就挡住了一部分脱单的可能。也有朋友介绍的,但基本上可以以三类情况分析一下 1、比我好的,那我真的是攀不上,低 level 的人也真是玩不了高 level 的游戏 2、和我差不多的,还要嫌弃我各种,还有的说和我没有恋爱的感觉 3、比我差的,好像真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都没有(大冬天又大风的拉着我爬山,我的脑袋都被吹懵了等等这种情况)

所以,我觉得大龄单身确实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很大一部分的都不至于这么抨击啊,时不时的要拿出来鞭尸一般,整的我觉得我这种人都不应该活着。

3038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246 条回复
elfive
2019-06-16 18:26:09 +08:00
@fyy5520 #80 他说嗯,只能说明他不适合你,直接考虑下家嘛,总不可能你们一方明说了不合适才算有个答案了不。如果交流过程中他的某些想法你完全不能接受,那就好聚好散,如果都能接受,不至于是那种很委屈的接受,那就可以继续下一次的见面,对不?直到双方都觉得没啥问题或者可以终止了,答案自然就出来啦
loveour
2019-06-16 18:27:06 +08:00
其实我觉得,看到什么言论,和那个言论多少有关,也和自己的敏感度有关。因为心里有点在意,所以看到的时候都会比较有印象。不管这种在意是赞同,是反对,是厌恶,是喜欢。
很多人“剩下”,其实都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愿意将就,一个是给自己的机会不够多。真要想结婚,不管什么人,怎么会找不到对象呢?但是如果结婚以后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还不如不结。那么找到合适的人就很重要。如果干脆都不认识几个人,还怎么去遇到合适的人呢?
Bardon
2019-06-16 18:30:52 +08:00
事实就是,想的越多,结婚越难,最后就剩了,围观一圈大龄男女青年,莫不如是

最具有误导性的是,用负面情绪吹眠自己,譬如长期谈朋友失败后,看到个异性就用有色眼镜对待,动则心底以渣 x 称呼

责任心是分对象的,一般人都是先对自己 /家人负责,其次才是对其他人 /社会负责,换句话说,责任心是有边界的

说句不爱听的,这个社会对女性择偶有优先权
大龄剩男没结婚,就两种情况,“自由”惯了,或穷
大龄剩女没结婚,就一种情况,要求高拖累了自己

当然,如果明确不想结婚,就另说,过好自己就好
x7395759
2019-06-16 18:38:06 +08:00
不用管外界的言论啦,正常活下去就好了
uptime
2019-06-16 18:38:38 +08:00
没有谁是谁的肚子里的蛔虫,不直接表达出来,没有人能 100% 猜中对方真正的想法。
现在宅的多,好多人社交退化、不善言辞也是事实,更何况才第一次见面又不熟悉,你说对方不会观察不会沟通的同时,不也是你一样的?

就爬山说吧,
1、可能这就是男方的爱好;
2、爬山为了要突出自己身体很棒、还很年轻活力的;
3、当地没有什么可选的,游乐园、公园什么的,太普通了,而爬山比较小众,不那么普通;不然太普通又能被人说不是
4、也可能本身男方就想拒绝你,但又不想直接说,就来个有点难度的爬山来婉拒;

所以,你说别人不理解,那么你又能理解对方了?有考虑过这居然都几种可能性的?
commonsstring
2019-06-16 18:39:13 +08:00
是游戏不好玩吗?
steam 上的游戏,可以玩一辈子。
itabas016
2019-06-16 18:39:41 +08:00
@ryan18 #77 哎,青春时代的爱情,分手后真的会留下阴影,即便现在遇到再怎么好的人,总觉得还是少点什么。这就是初恋留下里的,青涩又难以忘却。

修仙成佛这种,我个人感觉就是在逃避自己。
PP
2019-06-16 18:52:14 +08:00
@fyy5520 想要什么,尽快去追求啦!祝你幸福!:)
sangsang654321
2019-06-16 19:07:17 +08:00
@kindle958 嗯呢(・ω・)ノ但是思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很难的,我觉得纸上谈兵是不太行的,还是要去试。
在试的过程中可以重新对自己进行认知。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对感情有什么期待,我的需求有得到满足吗,我能满足对方的需求吗,我要坚持的是什么需求,我可以放弃哪些需求,对方能带给我什么,我能带给对方什么,各种各种。
但是除了认真去想更要勇敢去做吧(・ω・)ノ
喜欢什么样的人,或者觉得自己合适什么样的人,就去试。比如觉得,对于会照顾自己爬山时候是不是冷的体贴是刚需,那可以先找个性特质里有体贴的人,筛掉不体贴的人。
uptime
2019-06-16 19:26:37 +08:00
再继续 #85 的爬山分析

同样爬山一件事情,对于其他女孩子也可能会是以下几种反应:
1、哗,这男的居然和我一样,喜欢运动喜欢爬山,太好了;
2、嗯,这男的身体不错,年轻有活力,以后有个陪我逛一整天街也不会喊累的了;
3、虽然爬山挺累人,山上大风不怎样好,但偶尔运动挺有意义的,总比约饭、电影,什么博物馆的老掉牙的有新意;
4、唉,这男是不是想通过爬山考验我来拒绝我吧,我应该怎么做;

很多时候,其实更取决于第一印象,别以为上面是开玩笑,同样爬山一件事,同样山上风很大,要是这个男的一表人才,或者就小有名声的,以上好感都成立;要是男生太普通,以上好感都不存在。
所以,不要急着下结论,每一种情况都有很多可能性,我更觉得你是想要一见钟情的……
zbinlin
2019-06-16 19:28:56 +08:00
最近看到好多关于抨击大龄剩女的问题,简直要生食其肉一般,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种群体有这么大恶意。
======================================================
现在的网络已经不是以前的网络了
zdkmygod
2019-06-16 19:45:55 +08:00
关于 lz 对知乎的批判,我想解释一下。虽然我现在觉得知乎越来越 Low 了,但是你形容的知乎那应该叫做矫枉过正。作为知乎的一个老用户,曾经经历过知乎那个女性在两性话题中掌握话语权,还处于“女权”政治正确的时代,那时候简直对于正常的直男来说恶意满满。现在的知乎虽然三观不正,但是这个不正是逼出来了,因为你根本没办法跟田园女权讲道理,中间派两边不是人,只有靠边站,此外混水摸鱼的人也很多。你屁股坐在女性那边,你就只能看到极端男权,却一点也看不到极端女权(就算是现在,自带点赞大军的田园女权也有很多,有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赞,还真有点绝望)。
nosky
2019-06-16 19:47:40 +08:00
关于抨击文章,我觉得倒是大数据推荐
Rovenwell
2019-06-16 19:53:52 +08:00
网上的话笑笑就好,别较真,还没到时机。
zdkmygod
2019-06-16 19:55:54 +08:00
另外,给 lz 提供一点建议:门当户对且不讨厌的男性你就可以多处处。
你的这句“和我差不多的,还要嫌弃我各种,还有的说和我没有恋爱的感觉”,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 16-26 之间的男性再好不过了。男生都是一直被嫌弃,一直在努力,放弃了还要被嘲笑“为什么追自己的男生追一半就不追了?“。
高龄女性已经从被追求进入互相追求的阶段了,互相之间相互嫌弃是正常的,不是太嫌弃的话就可以试着处处啊。另外,物质极度发达的现在,婚姻已经不是一个必然选择,如果不是想生孩子的话,单身一辈子也挺好的!
conwey
2019-06-16 20:22:55 +08:00
这个社会不只是你单身,现在普遍现象就是女的找不到男朋友,男的找不到女朋友。~也许是现代娱乐太多了,情感交流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hanxiaomeng
2019-06-16 20:28:25 +08:00
弱鸡才会成天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kindle958
2019-06-16 20:29:30 +08:00
@nicevar 嗯,就怕那种:我知道我 xxxx,但是 xxxx。
SunnyFeng
2019-06-16 20:32:20 +08:00
大家都是普通人,觉得不讨厌就多处处,普通人身上也有他的闪光点的,互联网上的吐槽看了没什么用只会让人更焦虑。
sgissb1
2019-06-16 20:38:58 +08:00
少看网上的一些言论,娱乐至死的年代,有些人是盼着把搞点对方的笑话做消遣的事情。
更何况网上发表言论又不是人人都要负责的,当然能乱说的也乱说。
还有一些在相亲市场(线上 /线下)的言论,也是看看就好,舔狗、精致利己(包括田园女权、田园男权),压根没打算认真找对象刷存在感的、秀优越的,当然也存在不少公主病和王子病的。


亲身经历,找对象的过程中(含进入相亲市场),但凡年龄合适(对方认可对方的年纪差)的情况下,只要三观和品行稍微正常点(没有被扭曲的很奇怪),都很快就能脱单,我见到最快的一对,大概是一年就进入婚姻了,后续的婚后生活还行,当然面临着大量长辈和晚辈之间问题,但都很应付过去了。



从我身边(含工作和生活中)的主观经验,没做过任何定量分析哈。
我发现最难找对象的基本位于 80-92 出生的这个人群(因为我是 80 后尾巴的,工作还是生活接触的人,大部分是这个区间,70 后很少)。
要说原因的话,还真能找到一些。

比如,教育问题:
80 靠前的老铁门其实在教育上经历了精英化到商品教育化的最大转折期,我记得 98 年之后的高考就开始放大招生。那时候信息沟通还没这么即使,他们之前都是为了考大学忙着学习,对个人情感方面的教育其实是缺失的。同样也造就了这批人和之前的人在中国社会的成功可能性和根基。可以看看 3 年前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中,80-85 之前的人在 80 人群中占有比重其实挺多的。

因为我位于 85-89 之间出生的,那时候的人又要经历所谓的素质教育(减负教育)。虽说是素质教育,其实只要发达城市真正做到了,对于非发达城市来说,大家的目标依然还在考大学(那时候每年大学扩招也越来越多),接着学校也在围追堵截各种早恋行为。而这些人进入大学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库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消化问题。
因为在 80-85 这批人中扩招太猛,就业岗位没更上,所以后来就搞了很多促就业或缓就业的事情,比如,支教活动,考研逐渐放开。
这些都还不算最致命的,致命的是,80-85 这批人毕业那时,刚好进入了“下岗运动”的中后期即将进入“体制改革”,尽管这些工作站在现在来说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当时来说这些都是对就业岗位和家庭收入安全带来极大的问题。

所以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网上就有一种论调:“ 80 后是废掉的一代”。作为一名 80 后,也确实和父辈们经历了上述的一些政策变动,感受很深。


作为一个 80 后,为何会去评价 90-92 的小伙伴们呢?因为我接触到的这个年龄层的人太多了,他们其实和我们 80 后也同样尴尬,他们毕业时的时候刚好是房地产和股市最热闹的一个窗口期(原因不多说,按照人均本科就业,自己去算毕业年份)。
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传统,有好的,也有及其恶劣的,比如三从四德里面有一些都很过分。同样,我们对房子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我们赋予太多感情了,认为房价约等于家(这个论调有很多人提到过和“辩证”过)。

房价又那么高,而且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基本可以算刚需品。加上人心浮躁等等,自然这种社会因素就会影响到我们个人或父母,找对象的时候,也会“顺其自然”的把一些观点带入到找另一半来。

我不知道 lz 看了多少找对象的言论,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我所看到的论调给我的感觉不是在找终生伴侣,而是在做资本运作式的利益互换。
比如,要求车房,要求身高,要求学历,要求父母背景,要求彩礼多少多少等等。
当只要有人跳出来说这些要求不合理的时候,我看到最多的相关关键字(词 /句)是:“门当户对、基因、存在即合理、我也不差、宁缺勿滥、面包还是要有的、为了下一代”。

也不是说不能提要求,毕竟现在相比我们出生的年代来说,已经很自由了。问题在于“双标”是一件非常好用的利器,大家都善于使用它,而且是各种花式的。小到对一件商品的看法,大到找对象、找工作、招聘等。

所以站在我的经历和个人看法上来讲;心态比较重要(心态影响修养),毕竟有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自己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怎么找也只能遇到和自己心态差不多的人;换一个心态可能更容易达成理想的目标。
纯个人对找对象以找对象以外实践的一点点理解。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7442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