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普:现在手机窃听隐私,智能推荐析这么厉害了?

2019-11-27 18:47:48 +08:00
 dengbt

case 1

用手机 UC 查看了几次汽车信息,微信 就给我推荐各种汽车广告。

** 微信是怎么知道的?**

猜测:

case 2

和朋友聊天(面对面)说了几次脱发的问题,UC 浏览器就推荐相关的广告了。

** 难道连说话都被语音监控?!!**

1188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11 条回复
zhzyif
2019-11-28 10:06:32 +08:00
蹲一个做了测试的回答
wolfie
2019-11-28 10:19:10 +08:00
外行觉得是是监听就算了, 连内行自己都这样想 + 1
expy
2019-11-28 10:25:17 +08:00
监听的自己写个试试?不用做到分析语音获取关键字,只要做到无授权的情况下后台录音。
teasick
2019-11-28 10:41:58 +08:00
为啥会觉得监听语音成本高呢?语音监听过后,本地直接用引擎识别成文本拆字上传服务器,流量也没多少。虽然有个识别率,但也挺不错的了。
nnnToTnnn
2019-11-28 10:43:29 +08:00
@bolide2005 你说的这个实际上就存在,包括大厂。

我问一个一个问题,贴吧,等等应用非要采用强制使用手机 APK 进行下载? 我用 linux 系统就不强制,如果用 android 手机就必须强制你下载 apk。

就单单从贴吧来说 WEB 基本上能够做到所有事情,为什么要强制让你下载 APK,那么理由只有一个,有些东西是 WEB 没办法做到的。

哪些是 web 没有办法做到

1. 获取手机基站信息
2. 获取手机通讯录
3. 获取手机定位信息,包括基站定位,以及 wifi 的 mac 地址定位。
4. 获取手机三方应用程序信息
........

以上是我举例出来的。光 1-3 的信息就可以组成高效的定位查询服务,然后开发 API 给开发人员进行收费调用,说句不好听的,对于有些厂家而言,这些灰色地带的钱,可能比本身产品都赚钱。


让我想起来,Google 用小车收集公开的 WIFI 的 MAC 地址被国人喷做恶,收集个人隐私。而国内大部分 APP 肆无忌惮在你的手机植入“木马”而没有任何人发表过相关的报道,吭都不敢吭一下。
areless
2019-11-28 11:01:43 +08:00
case2 是实际存在的。现在大部分设备都有麦克风~~~包括公共摄像头都有拾音器,甚至一个小蓝牙耳机都会有数个 mic。你检查一下附近有没有待机的电视机~笔记本~智能音箱~回传并不是传语音上终端,而是在设备本身就转换成文字了。就像唤醒 siri 一样,善良的是反向获取~~~不善良的分时上传语音转文字的数据,就是窃听。
InkStone
2019-11-28 11:02:53 +08:00
@nnnToTnnn 这些数据并不是用来针对个人做定位查询的。更多的是用来做设备指纹(用来做广告和防薅羊毛)和风控。

另外,获取通讯录?大多数厂商不会去读这个的。
fladdy
2019-11-28 11:03:52 +08:00
关于第 2 点,我碰到过几次,特别是回老家的时候感受特别明显,和爸妈聊天,爸妈用的都是老人机,他们不会上网,家里也没有 wifi,和老人家聊的话题也和平日截然不同,我也绝对没有在手机上搜索过和老人家聊过的话题,但是很快,不到 1 个小时,我手机里的今日头条就已经开始推送我和老人家刚刚聊过的话题相关的内容,我想除了语音分析,实在是想不通怎么办到的。
augustheart
2019-11-28 11:04:34 +08:00
监听对 fbi 来说可行,但是对广告系统来说并不是个合理方案。因为噪音太多(关键字)。对于一个广告系统来说,你说的每句话可能都带有能卖钱的关键字。你觉得你说了个考研然后别人就给你推考研广告,但是你之前还说了飞机杯呢,那个关键字更值钱……
换个例子,你被假基站发了条短信,然后你觉得假基站针对你发了条短信。
christin
2019-11-28 11:07:15 +08:00
可以看一下回形针做的这期视频
你的 APP 为什么知道你想买什么
https://b23.tv/av40891962
ipwx
2019-11-28 11:08:16 +08:00
幸存者效应,case2 他只是一如既往地给你推送广告(当然可能分析了你的浏览器日志)。只不过时间恰好,被你注意到了,你才觉得他在窃听
weipt
2019-11-28 11:12:52 +08:00
已经发现好几次了,抖音绝对通过不同确定获取到你正在谈论的话题
比如我们谈论太空问题打开抖音第一就是,
还有几次我们谈历史,打开抖音就是历史的
谈论盖房就是盖房的话题,
说是巧合,你说说巧合了多次了,概率太高了吧,我也坚信他们有这个技术
nnnToTnnn
2019-11-28 11:13:38 +08:00
@InkStone 这个是我生活中发现的,在做物流运输手机轨迹的时候发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个人定位,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斗音著名的国内外区别对待。

如今确实没有通讯录,因为太敏感了,以前确实有,这个无法否认
nnnToTnnn
2019-11-28 11:17:23 +08:00
@InkStone 其次,基站信息,和周围的 WIFI 信息,这个真正意义上属于个人隐私。 当然包括最近的人脸识别
docx
2019-11-28 11:18:53 +08:00
搜索肯定会有,这个在各种广告联盟很容易看到踪迹,应该是通过 cookies 去记录。

监听的话,只记得有些玄乎的知乎帖(搜索关键词:x 宝监听)
类似的帖很多,看回答似乎这种情况挺常见,但是我还是不太信。
imn1
2019-11-28 11:37:19 +08:00
@nnnToTnnn
你这就说得不对了,肯定有人吭过声
只是这个世界,有时候说 google 会被滤掉,其他保留;但也有时候是 google 被保留,其他滤掉的
nnnToTnnn
2019-11-28 11:38:29 +08:00
@imn1 确实是这样,唉。叹气
rodneya
2019-11-28 11:43:37 +08:00
绝对有监听 就跟我同事随便聊聊 看 csdn 的时候 旁边就有相关的广告( pc 端) 还有贴吧里 老给我推荐什么相亲、交友的平台 而且都有推荐的女性 关键年龄、地址永远和我一样!! 去年就有 今年在看就加了一岁,,
Kiriya
2019-11-28 11:45:58 +08:00
语音助手关一下
zhuosheng
2019-11-28 11:47:34 +08:00
关键词监听,技术早就成熟了,之前大量运用的地方是,广告推销。。。

现在被运用在了手机上。。。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2371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