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在家上班,请教下 V 友,笔记本电脑是应该一直插电使用吗?

2020-02-18 18:01:55 +08:00
 whattheh3ll
刚买的笔记本,续航大约 5 小时左。一天下来要充电两次。

好多年没使用过笔记本了。
680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78 条回复
Takuron
2020-02-19 10:30:57 +08:00
高性能一定要插着电啊,不然电池不够用。
从未用过高性能 MacBook 不评价,但目前的其他厂商高性能本插电就对了,都有电路保护的电池满电根本没电池事情。而且一般会保护电池 95 以上就不充电了。
fengtons
2020-02-19 10:32:00 +08:00
我设置充电阈值,到 80%充满,低于开始 60%充电,应该可以长期插电
jamme
2020-02-19 10:46:27 +08:00
之前去天才吧问过,天才吧工程师说电池满电时插电使用是走电源适配器,不走电池。但是电池循环次数好像也会增加,只是加的慢一些。锂电我觉得适当的充放电就没啥大问题,不过锂电最忌讳一次性放空。
Vhc001
2020-02-19 10:49:39 +08:00
华硕笔记本使用说明书上写的建议用户摘掉电池插电使用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nmap
2020-02-19 11:16:15 +08:00
没有移动需求的话,可以取掉电池,一直插电
cmdOptionKana
2020-02-19 11:38:49 +08:00
以前用过一款索尼笔记本,有电池保护功能,现在用的是小新 pro,也有电池保护功能,可设置即使一直插电也只维持电池电量 50%-60%,不会充满。
myfei
2020-02-19 11:47:32 +08:00
就 mac book 来说,插电使用的话,电池是处于休息状态,电脑直接用的线缆的电,不会经过电池转换。建议一直插电使用。
kitebear
2020-02-19 12:10:50 +08:00
大部分时间都插着电,就当台式机用的
Windn0
2020-02-19 12:19:11 +08:00
MacBookpro 跑 win 的时候,持续插电使用有损害吗?
terence4444
2020-02-19 12:22:09 +08:00
联想和 Dell 的笔记本可以设置 50% 开始充,最多充到 89-90% 之类的。挺有用的。
karnaugh
2020-02-19 12:26:26 +08:00
@NonClockworkChen 鼓包那是电池自己的问题吧,我 2015 款 mbp,苹果刚发布召回的信息没过几个月,我就发现我的也鼓了,直接把键盘那一半电脑全免费换了
Suaxi
2020-02-19 12:42:10 +08:00
从大一到现在一直插电,偶尔会看到插电状态下充电的红灯亮,可能就跟楼上有位老哥说的一段时间它自己会放下电一样,不过 u1s1,我的那台破电脑不插电用我感觉它不是一台电脑😂
puilu
2020-02-19 13:48:54 +08:00
一直插电,其实差不多的寿命,不要纠结这些问题
DarinJi
2020-02-19 14:24:41 +08:00
不能 要形成保养循环
thfurior
2020-02-19 14:48:16 +08:00
我电脑一直插电,才用了三年半就坏了两个电池
wangsd
2020-02-19 15:20:11 +08:00
不要过充过放就行,保持在 40%-70%之间,有的电脑设疑设置成最多充电 70%之类的.
HankAviator
2020-02-19 15:27:46 +08:00
电池充满后会自动转成从电源供电,貌似比手机控制要高级一些。
买不可拆卸电池的笔记本就没这顾虑了。
beanrobbie
2020-02-19 15:32:25 +08:00
一直插着。因为电池满电后就会跳过,直接直流,不走电池,所以不会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切不可拔下电池直接插电源,尤其是家里有熊孩子的时候。
raptor
2020-02-19 15:35:52 +08:00
@NonClockworkChen 我的 2015MBP 一直插电用到现在也没鼓
storypanda
2020-02-19 15:36:49 +08:00
在我印象里都是电池废了不插电看不起来才插电用(dell 给我留下了这个印象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4559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