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狼性文化?别再让员工为管理人员的无能而浪费时间了。

2020-03-06 11:30:45 +08:00
 exploreXin

刚才看了一个帖子,大家在讨论工作环境,最后说到了 996,狼性文化上面,看了题主和评论的内容,有感而发,内容如下。

现在全国的 IT 企业都在跟风什么狼性文化,996,说什么年轻就要奋斗,要有血性,巴拉巴拉 。。。。。。狼性文化 996,我就想问一句,哪个人看过任何一匹狼打了鸡血一样每周 996 在外面捕食猎物?这样的话怕是狼还没有找到吃的,就累死在野外了。可为什么连互联网的大佬也在强调狼性文化和 996,今天咱们就开个帖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个事情。

先说狼性文化,狼最重要的生存本领不是多么勤劳,日夜不歇的捕猎,而是与同类的团结协作,看过 BBC 自然记录片的话你会发现,狼群的合作分工极其明确,在猎捕大型猎物时,会有一部分狼在前面做前头兵,用快速奔跑走位驱赶猎物,让猎物的跑动路线被自己掌控,排头兵后面会有一部分狼群低速奔跑,随时替换前面同伴,以便同伴恢复体力,在猎物跑动的前方会有一部分狼群,形成一个包围网,等待猎物走进自己的包围当中,最后当大型猎物体力被耗尽,没有力气做挣扎的时候,这时候对于狼来说危险是最低的,群狼会群起攻之,直到猎物断气为止,整个过程会持续数小时。在纪录片里看的时候,如果当做简单的动物在跑,在追自己想吃的动物,那完全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仔细看过群狼的策略,阵型之后,你会发现真是太震撼了,这是自然界天然的分工合作,持续了数千年的合作模式,堪称完美。

所以狼性文化我们用错了它的意思,让人们一想到狼就会觉得,狼很凶猛,我们员工也要像狼一样工作凶猛,蓝 BUFF 加持,凶性毕露般的满负荷工作,最终狼性文化的实施总结成两个字,就是 “加班”。

加班再说的简单一点,无非就是 “堆时间”,可以看到,从 “狼性文化” -> "加班" -> "堆时间",这三个词汇的转换伴随着内涵的递减,从一种文化,到一种工作方式,最后变成了一种手段。咱们逐个来分析一下三个名词。

“狼性文化”,大佬口中的这个名词,我相信是发自自身经历的一种总结,这种强调个人好勇斗狠的工作方式用来鼓励个人有远大的目标和强劲的动力,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放到整个组织,整个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是欠妥当的,并且当这种文化变成一种强制措施在组织内施行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桎梏,因为周围的大伙都在效仿大佬的玩命工作的方式,你就算不想当英雄,不想 500%去工作,也得跟随大家的步调,满负荷工作,但作为小员工来说,我的工作只需要 100%的精力就能很好的完成,另外付出的精力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花架势,而且最终自己累的要死,得不到任何收获,那这种强迫来的狼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狼性文化的正确推行方式,是在高管层面,他们掌握巨大的公司资源与决策权,他们的马力全开,投入产出比例是最高的,把公司未来前景,流程规范都搞好了,手下员工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加班”,再来说说加班,我们 IT 行业什么时候会加班呢,如果说偶尔有做不完的事情,加个班,这就是正常的加班,如果说天天事情做不完,天天需要加班,那这就是团队组织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白天有什么事情找领导,领导都在开会,没时间沟通,是不是每天一到下班的时间,产品过来让你加个需求,你说明天搞行不行,对方说这个很急,明天赶着上线,然后领导现在也有空了,过来吩咐了一些事情之后,飘然离去,自己下班了,最后就剩自己在办公室默默的做着这些事情,在凌晨漫漫的长夜里敲着键盘。是自己效率不够高吗? No,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产品临时加需求,很急?明天上线?这么重要的需求之前没有排期?需求分析怎么做的?领导临下班吩咐了事情就下班了,白天开会开了一天?其实产品也很无辜,公司老总说一定要加的需求,自己没办法拒绝,领导开会开了一天也很无辜,董事会找你沟通,不想去也没办法。所以可以看出,追究个人的原因,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是无解的,问题出在组织方式上,高层不放权,效率低,流到工作下游的岗位,时间付出就会指数倍的增长。最后可以看出,对于加班,如果组织架构比较正规,白天效率也较高,偶尔需要高负荷加一下班,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白天高层领导翘着二郎腿在办公室刷抖音,吃水果,快下班了临时脑袋一拍叫员工加个需求,那这样的加班,只能说是无效加班,别以为这样的领导是我杜撰的,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有些国内 IT 企业的管理素质水平低到你难以想象。

“堆时间”,最后说一下堆时间,这个词汇是内涵最低的,因为它抛开了工作内容,组织架构,个人奋斗等等这些,只强调长时间的工作这一点上,这个词汇的“时间”属性盖过了现实中所有的工作因素,简单粗暴的对待做不完的工作,加班尚且分为有效和无效加班,但是堆时间就只有长时间工作这一种,这种抛开具体问题脑残式的管理方式,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从上面三个词汇的分析可以看出,从一种文化,到一种工作方式,再到一种手段,内涵是递减的,但是施行的简单程度却是递增的,让你推行一种文化,不如大家一起加班来的容易,让大家坐在工位上耗时间又比加班轻松多了,所以最终不规范的 IT 企业大多沦为了耗时间,这种方式除了给管理人员减轻了工作难度,对公司最高层和最底层的普通员工,都是极大的损耗。这也透露出国内企业中层管理精英人员的稀缺,有钱的大老板不缺,底层员工也大把,但是懂管理,会组织,有领导力衔接上下层的中层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太稀缺了,这样的人才只能从管理实践中慢慢产出,没有办法量产,目前的情况又是中小企业大多管理不规范,没有金鸡,哪能有金蛋?最后得到的大多是想混口饭吃的人员,在看到大佬提出的狼性文化以后,拿来己用,显示自己紧跟潮流,管理能力一流,这就是一个好的概念推行下来,慢慢就变了味道的原因。

再说一下 996,996 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一周工作 6 天,这个解释通篇在说什么?是的,就是在强调时间!这就是“堆时间”无疑了,996 就是管理缺失的一个变种,只不过换了一身漂亮衣服,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在公司堆时间而已,但是内在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狼性文化”还是可以量体裁衣去推行的,只是如果更加强调合作,而不是比个人英雄主义,那么最终效果要见效的多,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把自己的身体累吐血,最后得到外界的一致赞扬。最后对于加班,堆时间表达一下我对公司管理质量的分级方式,如下:

  1. 上等公司不加班,运用高超的管理与运作方式,高效工作,所以不用加班也能完成工作。
  2. 中等公司员工主动加班,公司管理制度大方向没问题,公司前景发展良好,员工愿意为了公司主动加班,没有怨言。
  3. 下等公司强制加班,公司没有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白天工作效率极低,并且有人故意拖延时间,下班工作完不成,领导就要求员工强制加班,此等公司,没有发展前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员工忠诚度,所有人都在想着有机会就跳槽走人。

以上就是“狼性文化”,“996” 和公司管理的思考内容,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1331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119 条回复
encro
2020-03-06 15:03:16 +08:00
所以:

公司业务好 * 大家努力赚钱 * 能赚到钱 * 老板愿意分钱 * 有合理的分配规则 == 大家自愿为自己做得更多获得更多报酬

任何一条不存在,都是耍流氓。

做企业如果以上逻辑都想不通,
要么是能力不行,
要么是故意装不懂好让自己做狼别人做羊,期望羊快长好喝羊奶吃羊血羊肉。
geektony
2020-03-06 15:04:18 +08:00
资本永不眠
yingyueliuhen
2020-03-06 15:14:07 +08:00
年轻谁伴我闯荡日夜加班,几年后宠辱不惊激流勇进,30 而立闲庭信步稳如狗。。。。
AilF
2020-03-06 15:16:47 +08:00
大环境使然,难改
encro
2020-03-06 15:23:05 +08:00
狼性文化的坏根源就是“以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
问题在于究竟要多少战术的勤奋才能补足战略上的懒惰呢,
要知道方向错了往往就都错了。

值得思考的是,企业如同个人一样,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也会犯错,人在公司奋斗如同投资,如果做好这笔投资?
当公司提出狼性文化时,其实想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
大多数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也不知道究竟客户要什么,
所以需要没有方向的快速试错,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和顾客最终需要什么,
那么变成了有方向的试错,
既然我们方向确定了,
就知道事情始终能做成,
变得没有那么焦虑了,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需要“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快速试错”。
exploreXin
2020-03-06 15:27:43 +08:00
@mumbler 比较典型的,ThoughtWorks,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内部又有管理,技术等等各方面的大神加持,可以称得上等公司,其他上等公司肯定还有,只是在下见世面不广,就不知道还有哪一个了。
exploreXin
2020-03-06 15:29:58 +08:00
@encro 说的太对了。
Fu4ng
2020-03-06 15:35:54 +08:00
@exploreXin 对的,校招投了 TW,可惜补位了
Fu4ng
2020-03-06 15:36:06 +08:00
海康威视了解一下,除了工资,就是华为 PLUS,HR 天天喊着向华为学习
MarginK
2020-03-06 15:43:42 +08:00
一个员工天天加班,说明那个员工能力不到位,所有员工天天加班,当然是那公司领导的无能。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总有人无视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人觉得钱给够住公司都没问题,总有领导觉得出钱就是买你的时间。这也不怪他们,说 996 是福报的还有人相信。

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注重真实效率的国家,你多看看各个行业,有几个不是靠僵硬的方式在运转着,再看看我们的教育,到处都弥漫着“把人机械化”的僵硬气息,动弹不得,人性和人 quan 有真正的被重视过吗?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啊。

那个什么不改,一切都不会变的。没错,我就是这么悲观
google54321
2020-03-06 15:47:25 +08:00
在这发有用? 发给你老板看啊!
a54552239
2020-03-06 15:51:22 +08:00
@google54321 老板说:要不你来当老板?
hxse
2020-03-06 16:06:25 +08:00
资本家最坏的地方在于, 明明在把你当驴用, 却要告诉你:你是一头狼
而脑子不好的韭菜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头狼
狼性文化是驴性文化的遮羞布, 是对人权践踏的粉饰
xuanbg
2020-03-06 16:18:51 +08:00
狼性挺好的,佛性也挺好的。996 就不好了,这个不能有!
codermagefox
2020-03-06 16:20:23 +08:00
(转自耗子叔博客)
“努力就会成功”,“加班就会有成就”,“勤劳就会致富”……是这样吗?仔细思考一些,这些话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学过“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努力就会成功”这句话,把“努力”说成了“成功”的充要条件,这不就是错的吗?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你在错误的方向或是格局很小的方向上努力,能有用么?你努力地要饭,你努力地当搬运工,你努力地打骚扰电话销卖保险…… 在错误和小格局的方向上努力,你还觉得努力还有用吗?

但是很多人是很喜欢“努力就会成功”这句话,这类人也很喜欢看很多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成功人士的励志的故事,为什么这种故事会被很多人喜欢甚至感动。因为这很符合大众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其实就是一种只要使力只要拼命了就可以成功的心理诉求,因为这类人基本上都是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人,当他们看到只要拼命使力就可以成功的观点时,他们就会有共鸣,就会感到,不用学习那些晦涩难懂高级的知识,不用掌握和练习哪些高级技能,自己只需要在低级的事情上拼命和努力,加更多的班和干更多活,自己就会像电影中的那些小人物一样,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努力就会成功,勤劳就会致富”,不但符合那些低级管理者的利益诉求,同样符合那些能力不足不愿意学习和成长的人的诉求。因为,他们混淆了行动与进展,忙碌与多产,他们以为能靠蛮力可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靠拼命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喜欢或认同这句话的人基本是能力上有问题的人,这类适合做劳动密集型的事。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当一件事的难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些聪明的人会找到更省力的方法,而能力上有问题的,还是在那使蛮力。
nekoneko
2020-03-06 16:25:11 +08:00
狼性文化真是太抬高他们了,驴性文化差不多
amdhcwte
2020-03-06 16:25:44 +08:00
钱先到位,我愿意为任何人浪费时间
encro
2020-03-06 16:35:39 +08:00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不是身体,
我们身体比起来肯定不如老虎狮子狼等野兽,
最宝贵是我们的脑子,
所以,
用员工的身体,
不如用员工的脑子。

可惜的是
绝大多数很多公司,
不知道怎么用更好的利用员工的脑子。
他们将有创意的人,当作田里的牛,工厂的机械用。
这是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的根本区别所在,
当人口红利不再,
这样的公司不倒闭谁倒闭呢?
企图让牛耕作更多的地,
可以选择延长牛的工作时间,
也可以选择让牛吃好点,合理的劳作,可以让牛生命更长一点,干的质量更高一点,
在后者看来,前者就是不顾人权的行为。
visitantzj
2020-03-06 16:38:31 +08:00
@Fu4ng LOL 学华为不学工资……
sm0king
2020-03-06 16:38:33 +08:00
有一类公司: 千方百计给员工提高福利,尽量站着员工面思考,尽量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让员工把公司当家、感恩,让员工为公司做贡献、拼命,为公司奋斗终生,创造价值;
有些公司:不相信员工,给员工洗脑,威逼利诱让员工为公司拼命;
更有甚的公司: 员工就是公司的长工。

最后:这几类公司哪个公司会长久些呢,优秀的员工有选择的话会选择哪个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5033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