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后端开发 32GB 内存迫在眉睫

2020-04-02 10:45:35 +08:00
 jzmws

2020 公司后端架构全面转到微服务, 本来就是一坨大 S 现在拆成很多小 s , 要开发知识起四五个工程 , 24GB 内存直接彪到 80% ,要是再开一个就 GG 了

本人 2019 年入手新本本, 到手直接上一条 16GB 内存, 刚刚开始用还都够, 结果半年后就捉襟见肘了

对了,因为要做好随时准备明天无法到公司办公的准备 所有的服务都在本地起 .

1586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硬件
105 条回复
stormpeach
2020-04-03 10:24:10 +08:00
vscode 远程开发套件了解下,下班回家打开就写,不需要在本地开那么多 ide
xuzhzzz
2020-04-03 10:31:23 +08:00
我直接 1T 内存,东西都存内存里,什么 SSD 、机械硬盘都拔了
Uyuhz
2020-04-03 10:34:45 +08:00
可能这就是菜鸡如我和大佬的差距吧...16G 后端开发,再开几个游戏挂着内存都用不完...
qW7bo2FbzbC0
2020-04-03 10:47:30 +08:00
@stormpeach 你说的是类似 jetbrain 的远程解释器和自动同步代码文件变更到远程的那种吗,我觉得还是不如及时提交到代码库,回家拉下来
JuSH
2020-04-03 11:13:25 +08:00
前几天在公司库房找到了一台 2015 年左右退役的开发用设备,E3200+4G 内存。2012 年-2014 年公司用这一批设备开发出了基于 silverlight 的业务系统。
UnknownR
2020-04-03 11:36:46 +08:00
你应该在本机克隆一个 test 环境
nereus
2020-04-03 12:07:22 +08:00
我们公司都用自己的云主机,远程无鸭梨。话说这么多的工程你们公司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只要一个文本编辑器和一个 gdb
shellic
2020-04-03 12:31:38 +08:00
与 V 站推荐买 15 年 MBP 的人形成鲜明对比←_←
Aprilming
2020-04-03 12:54:15 +08:00
mac 的 16G 瑟瑟发抖
alexkkaa
2020-04-03 13:22:23 +08:00
chrome 就用 8 个 g 再开几个 ide 至少得 32g
HashV2
2020-04-03 16:39:38 +08:00
基本都是在服务器开发环境写,撑死了本地 git 拉下来写,本地起服务断点调试?不存在的
realfex
2020-04-03 17:08:32 +08:00
我玩单机都是安装在内存条里玩的
vevlins
2020-04-03 18:40:22 +08:00
为什么要本地开发,到开发机
wangkun025
2020-04-03 18:41:45 +08:00
8G 内存,努力活着。
tourist2018
2020-04-03 19:27:30 +08:00
@casillasyi 一样不理解 为啥要在个人电脑上部署所有的服务 按楼主这么说微软那些大项目咋办?
chihiro2014
2020-04-03 22:19:24 +08:00
64G 笔记本表示不慌
linxl
2020-04-03 22:22:34 +08:00
"本来就是一坨大 S 现在拆成很多小 s" 哈哈哈, 突然觉得好形象.
noparking188
2020-04-04 07:24:46 +08:00
@hjahgdthab750 大哥你这话说的我怎么看都难以理解,是语序打错了吗
gamexg
2020-04-04 10:00:36 +08:00
看了眼,目前是 15.1G/32G,这是没开虚拟机的内存使用量。
一些时候会有虚拟机需求,而且需要同时开多个,内存很容易不够用。
casillasyi
2020-04-04 12:30:04 +08:00
@tourist2018 最新版的 Mac pro 顶配吧,或许能扛住。还有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本地开虚拟机做开发,如果需要开一个足矣,有开多个需求的,公司不有 test 环境吗?难道大家都是独立开发者?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5856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