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的芯片设计这么牛逼?我学个 Datasheet 都得想个半天。。。

2020-06-13 10:17:11 +08:00
 hello2019

因为我的工作与嵌入式行业相关,会用到很多的芯片。

作为一个驱动工程师,所作的工作就是如何“驱动”这些芯片工作。首先第一次就是学习芯片的 Datasheet(中文名称叫做数据手册),其实说的通俗点,芯片就好像一个冰箱,Datasheet 就好像冰箱的用户手册。

读“用户手册”之后,感受很多,每次觉得项目难做或搞不定的时候,我首先抛给自己一个问题:

芯片人家都能做得出来,你阅读手册连如何用都不会? (通俗点就是:冰箱人家做出来了,你连如何用遥控器都不会?)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感慨下做芯片的人太牛逼了。。。膜拜。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鞭策自己一把!!

1083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72 条回复
zhujinliang
2020-06-13 20:11:06 +08:00
ti 是最好的大学
gdt
2020-06-13 20:54:47 +08:00
起步早,而且美国的大学汇集了世界的人才。
mrcn
2020-06-13 21:03:34 +08:00
这玩意不就跟字典差不多吗,哪里要用查哪里
shijingshijing
2020-06-13 21:15:42 +08:00
@loading 数字器件的话,只能说勉强没掉队吧(其实 IP 基本上也是用的国外的,自己原生造的 IP 没几个,大部分也是接口这一块)。模拟器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TI,ADI 才是王者,别说忝朝,连欧洲日本能打的都没几个(欧洲的 STM,日本的瑞萨)

半导体还是先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一段时间吧,政策也要配合好,收入提上去,否则都是空谈。
sunfor3
2020-06-13 21:15:53 +08:00
我现在大三,datasheet 更多时候对于我来说是查的。如果要把这个芯片做主控或者有什么重要的用处,我会好好看一篇手册。但是如果只是拿来使用的,一般就是查一下,看一下最小系统什么的。不过 Ti,ST,Nrf 这几家我用过的,datasheet 写的都非常全面。
ungrown
2020-06-13 21:39:54 +08:00
Datasheet 不就是硬件的文档吗,和软件 API 的文档有啥区别?
chihiro2014
2020-06-13 21:53:45 +08:00
其实 intel 官方就提供了文档,但是估计没什么人看
shijingshijing
2020-06-13 21:56:15 +08:00
@ungrown 有很大区别,软件 API 文档一般只需要描述模块本身怎么用,传什么参数就 ok 。硬件的内容要多得多,首先一个芯片可能有多种变体(存储器大小不一样,时钟频率不一样等等),但是都基于同一个型号,这样就涉及到不同的地方都要描述清楚;其次,上面那位兄弟也说了,不仅仅是只需要描述一下怎么配寄存器,然后调用的问题,还涉及到管脚定义,时序图,电气性能,温度范围,物理封装等内容,复杂一点的器件还有多种工作模式(主从模式,正常 /低功耗模式等等),比软件 API 全面和复杂得多了。

其实还有几种文档:
Application Note - 这个一般是典型场景下面应用的例子,好点的大厂基本上都会有针对性的编写几份。国内寨厂最喜欢的也就是这种,相当于官方的方案。
User Reference - 这个只有大厂会出,相当于一本词典,基本上面面俱到,非常考验功底。
Hardware Specification - 跟 datasheet 某种意义上等价,但一般多少都会深入到半导体器件内部,介绍一下架构,内部模块等等,datasheet 侧重于暴露给外界的数据,specification 侧重于内部详细情况。

你说的软件 API 文档最接近的是 SDK,这种一般是把芯片做成了 module 了之后,与外界有 I2C,串口,CAN bus,PCI-E 等标准接口调用,这时候你可以把整个模块当作一个系统,接口就是那些函数,然后去调用。这个其实是比芯片厂更高一层的模块厂商做的事情。
qwertqwert12345
2020-06-13 21:56:37 +08:00
國內的 datasheet 一般都是抄的,看過的都懂

當然國外某些公司,不同型號的芯片也存在互相抄襲
alsas
2020-06-13 22:33:21 +08:00
人家在玩芯片的时候 国内还在搞文 ge
bitdepth
2020-06-13 22:34:13 +08:00
@Cipool Qualcomm 表示?
Intel modem 表示瑞典 DSP 好用嗎?
舉什麼大立光的塑膠鏡頭模組都比較好
hippies
2020-06-13 23:04:04 +08:00
其实不单单是大陆的芯片公司,台湾芯片公司的 datasheet 也写的一团糟,有人问了才慢慢的网上添,和上面一个兄弟说的一样,没人没时间去慢慢弄这些玩意,都是成本,有人有时间都立马搞去弄新芯片去了
shaopu
2020-06-14 00:05:36 +08:00
@so898 ESP32 的数据手册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国外也流行
realpg
2020-06-14 00:40:32 +08:00
@prenwang #38
结果就是 交换机的技术规格从来不写硬件信息,也不写软件限制,写长宽高……
IgniteWhite
2020-06-14 01:10:50 +08:00
我是学芯片器件工艺的,上一次看 datasheet 还是大三的时候,英特尔的 8051 原版 datasheet 和国内仿制的 datasheet 完全是两个观感。。。
hahaandyou001
2020-06-14 04:49:04 +08:00
有些事情你给中国人五千年都做不到,芯片这个东西不奇怪啦
spadger
2020-06-14 06:08:45 +08:00
这事情我们从 21 世纪才开始做,别人上个世纪就做了很久了,有差距正常。现在在慢慢追赶。
Solael
2020-06-14 07:08:38 +08:00
全行业 996 的风气在这儿呢,还指望认认真真写 datasheet ?
guanaco
2020-06-14 08:30:40 +08:00
没看看硬件电路是不是 Manual 上推荐的哪种
iConnect
2020-06-14 09:15:20 +08:00
国内基础科研和软件薄弱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也不是一口气追的上。另外一方面,语言是一个门槛(全世界的先进科技都是在英语环境中,国人的数理逻辑能力不差,但是总隔着一层英语,别国都是用中文搞科研,我们速度快多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8117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