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系统鲲鹏 CPU+UOS 适配经历

2020-07-27 11:41:09 +08:00
 firechat

一直想要给公司产品做国产化系统适配,但一直苦于无法购买到国产化主机。最近正好有个客户需要做国产化项目,系统中的 IM 子系统是使用我们的,就跟他们商量借用一段时间。本周二客户邮寄的国产化主机收到了,拆箱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复现出一个念头,这是我们公司及我个人历史性的一刻,我们有幸参与了国产化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公司很渺小,但还有无数其它或伟大或渺小的公司和个人共同参与,汇流成河、聚沙成塔,这件事情一定会做成功的。

废话不多说了,开箱吧。打开箱子,拿出来主机,主机如下图所示,机箱比较小,还是很漂亮的,各种接口也都比较丰富。

再拍一下铭牌

开机看一下吧。开机的一刹那风扇“嗡”的一声吓我一跳,之后风扇运作平稳,听不到任何噪声,因为没有专业仪器,没有办法测试到分贝数。在执行重度编译任务时,风扇没有发现任何变化,完全没有觉察到声音,这可能就是 arm 架构的优势,能耗比较低,而且 PC 又不像手机那样空间狭窄,拥有了足够的空间,散热不是问题,所以风扇的压力就很小。

进入到系统以后,第一感觉可谓是惊艳。笔者重度使用 MacOS 和 Ubuntu,UOS 的界面非常漂亮,可以甩 Ubuntu 几条街,个人感觉比 mac os 也要漂亮一些。当然这是个人的直观感受,没有量化指标,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但 Deepin 的漂亮还是在网上比较公认的。

下面是系统信息,可以看到 UOS 的版本及 CPU 信息

软件方面,系统附带有应用商店,各种常用的软件也是一应俱全,对付一般的办公应该绰绰有余,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软件点击安装就自动安装了,十分方便。但也仅限于此,目前生态还不完善,很多专业的软件都比较匮乏。生态和用户数量就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随着国家推进国产化系统,用户数量就会上升,软件厂商也会跟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也真心希望系统厂商能够目光长远,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的用户用上国产操作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依靠自己活下去,壮大起来。

下载排行,可以看到平台上软件排行状态

由于职业病的原因,特意研究了一下商店里的微信。微信不能直接使用,还必须要发送邮寄到 UOS 去申请开通,猜测可能是使用了 Web 或者以前旧有的协议,需要联系微信打开这些开关。如果您的微信在浏览器上无法登录,我猜测在 UOS 登录成功后,应该就可以在 WEB 登录了。没有实际验证,如果谁验证了,可以告诉我结果。

另外一些其它常用的聊天软件和企业协同版本软件也都没有。但居然还有电报,能登录上去吗?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验证,登录不上去是大概率事件。

由上图可见社交沟通类的软件非常少,这就是我们公司此次工作目的了,完成野火 IM 在 UOS 上的适配,让客户可以在国产化系统上使用完全私有部署的沟通软件。

由于 UOS 也是源于 debian 的,在命令行下 apt 命令和 ubuntu 下一样方便,笔者后面很多开发的软件都是 apt 安装的。apt 安装需要打开开发者模式,在控制中心搜索开发者模式,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打开。

由于本文是记录国产化适配,就不做过多的测评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大家可以看一下机器的官网指标参数和[评测视频]( https://search.bilibili.com/all?keyword=鲲鹏 920)。我的最终感觉要比评测视频里说的要好得多,无论是鲲鹏 920 还是 UOS,可能是因为我是程序员的原因吧。

UOS 我重装了几回(因为要测试没有开发环境的软件运行情况,查找软件依赖),安装非常简单,X86 的可以在 UOS 官网下载,国产 CPU 版本的操作系统通过客服就可以要到。下载 ISO 镜像后,用官方提供的工具在 windows 系统下制作一个安装 U 盘,然后插上去,点几下就完成了安装。大家有兴趣可以安装看一下。

检查一下 Web 的兼容性,用 UOS 自带的浏览器打开 web 地址,扫码登录,功能一切正常。商店里还有火狐,应该也都没有问题。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面正式开始适配。适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 PC 客户端 pc-chat 的适配;另外一部分是 server 的适配,server 需要使用到国产数据库。由于篇幅的问题,本文只讲适配 PC 客户端吧,server 的适配等到有空再写。

pc-chat是野火 IM 在 PC 上的客户端,界面和功能和微信 /钉钉的 PC 端类似,实现是通过 electron 实现的,其中协议栈是 C++的库,上层 UI 是 H5 写的。pc-chat 已经在 linux x86 上完成了开发,所以在 UOS arm64 上只需要重新编译即可。

C++协议栈编译,

安装依赖 cmake,python,build-essential,node,node-gyp,其中 cmake 在应用商店里有,点击安装就可以了

另外两个通过命令行安装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python,build-essential

node 的安装方法是在 nodejs.org 上下载 arm 版本的,然后解压到/usr/local/lib/nodejs,然后把 bin 目录添加到 PATH 中就可以用了。

node 安装完成之后,通过npm install -g node-gyp安装 node-gyp 。

由于 mars 中使用了 openssl 的静态库,所以需要重新编译 openssl 库,从 github openssl release 处下载 1.0.2f 版本,然后按照 readme 上的说明,如下编译

./configure
make

编译完成后,找到libcrypt.alibssl.a,在 mars 项目建立文件夹“openssl_lib_linux_arm64”,然后再修改 linux 的编译脚本,引用 arm64 的静态库。

mars 的编译:对比 linux_x86 的编译脚本,创建 arm64 的编译脚本 python build_linux_arm64.py , 运行之后开始了 C++和 node 库的编译,编译成功后就得到了 marswrapper.node 协议栈库。

编译到这里的顺利程度远超出我的想象的,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这也就是说明 arm 的生态非常的好,常用的工具链中都有 arm 版本的。有些库没有对应架构版本,也很容易编译得到。

截图插件的编译

pc-chat 的截图插件是 QT 的,好处是跨平台,可以在各个平台上运行,只需要在对应的平台上编译一次就可以了。商店里有 QT Csreator,直接安装,但发现无法编译,因为没有装 QT,在 QT 官方的 download 页面也无法找到 arm 版本,而在网上找到的 UOS 安装 QT 都是针对 x86 平台的,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试试命令行模式,通过apt install qt5-default命令,顺利地编译出了截图插件。

打包 Electron 软件包

下面就是编译 Electron 了,修改一下打包的脚本,electron-builder 添加--arm64参数,然后执行npm install, npm run package-linux-arm64,编译打包失败,原来还依赖 fpm,fpm 最新版本还有问题,还需要回退到上一个版本,折腾一番后,顺利打包成功。运行起来以后,所有功能都是正常的,非常地成功。

我们还录制了一个简单的视频,放到了 B 站上,可以点击这里观看。

其实打包 electron 时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用到了太多的库,有些库是平台依赖的,需要 node-gyp 进行编译,但真没有想到所有的依赖都是一遍就通过的,只有打包的时候遇到 fpm 的问题。

鲲鹏 920 适配过了,应该所有的 arm64 的 CPU 都可以支持了,应该也能支持海光 CPU 了,后面还要找机会找台海光的 PC 测试一下。

总结

可以看出 arm 的生态环境还是非常的好,工具链齐全,大部分代码都是一遍通过,偶尔出现问题,也都是可以通过 stackoverflow 查找解决的。通过这次适配,我感觉所有的在 x86 linux 上运行的软件都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地移植到 arm64 linux 上去。

另外一个感觉就是,arm 的性能稍微差了点,我用一台 i3 的 NUC 对比过,这台机器的编译时间大概是 NUC 的 1.2 倍到 1.8 倍不等。应该是单核的性能相对 X86 差了不少,但能效比应该是能够吊打 X86 的,毕竟 arm 是比较省电的。INTEL 在过去的十年太佛系了,没有太大的进步。

生态完善,能效比高,苹果都要转向 arm 了,可见未来 arm 的发展前景了。

Arm 加油!国产化系统加油!中国加油!

1712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168 条回复
studyro
2020-07-28 00:07:21 +08:00
国产软件都这么吓人,国产系统不敢想
qhx1018
2020-07-28 01:11:50 +08:00
不能叫系统,国产化 UI 差不多;
底层都是别人的,就别动不动叫国产了。。
exploreexe
2020-07-28 01:24:03 +08:00
@cdlnls #39 太天真了,不要用你的认知去理解别人的认知。国产软件各种复制剪切板的时候,不被检测出来你知道吗?我就见过往上报信息的系统,还接入的 JC 局。
Windows macOS 不开源 你怎么不知道他们不传东西给他们服务器?苹果的 Safari 前段时间还搜集信息传给腾讯呢。
cnnblike
2020-07-28 01:35:11 +08:00
问一下哪里有买的?我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别的支持方式,只能花几块钱聊表心意了。
yanfany
2020-07-28 01:55:32 +08:00
明明是产品偏技术的分享,反而是一些认为中国太过政治化的人引向政治;明明国产化的计算机产业没有一味的排斥国外技术和优点,没有盲目追求政治意义的国产化,一些对国产嗤之以鼻的人却要先代入成比小粉红还红的五毛思维,认为不用 Linux 和 arm 架构才算国产化。真是太有趣了。我想支持国产化的人都清醒的知道,我们的产业现在不可能完全替代 win 和 intel amd 等国外公司,发展国产化 pc 只是为了不被将来一道封锁卡脖子,为了不让这个社区大部分人赖以为生的互联网行业被几道禁令轻轻松松的变成无源之水,这项目也不是当初磨掉 intel 标换成中文坑蒙拐骗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进步,哪来这么多质疑声?
Azmeont
2020-07-28 02:05:55 +08:00
不用国外的东西会被一批人嘲讽,用了国外的东西还是会被一批人嘲讽。

他们竟然都是同一批人...
pC0oc4EbCSsJUy4W
2020-07-28 02:13:29 +08:00
国产强,普通人得利才更多,上面有些人有什么资格嘲讽,你是深山科研所奋斗了,还是戍边了。做得不好大家可以骂,天天 jjyy 阴阳怪气的,烦不烦
xfrgux
2020-07-28 04:11:39 +08:00
能效比并不强
spec2017 整数
鲲鹏 920 双路 128 核,功耗 400w+ 得分:318
AMD EPYC 7662,单路 64 核 , 功耗 225w 得分:356
Intel Xeon Platinum 8276M, 双路 56 核,功耗 330w 得分 338

单核和浮点被吊打。ARM 高性能表现还得看年底苹果的芯片
jadec0der
2020-07-28 04:24:04 +08:00
开源是 GPL 授权的义务啊,UOS 代码还没开源就拿出来卖?
lovestudykid
2020-07-28 04:54:37 +08:00
@CosimoZi “中华田园自由主义者”,哈哈😄,这个词好,的确在这看到的跟欧美的自由主义者是截然不同的。
bitdepth
2020-07-28 05:08:00 +08:00
@stormsuncc 開玩笑,大家對 NSA 的信任向來是零,從 DSA 到 SELinux 無不懷疑有加料。
但是有些國家不一樣,他們的法庭還有平等公開一說。和某國一樣擔心尋薊芝士
0gys
2020-07-28 07:03:50 +08:00
@jaleo 我觉得还是不要出售的好
iyear
2020-07-28 07:05:07 +08:00
v2 的恨国党可真不少
elfive
2020-07-28 07:28:44 +08:00
@iyear 爱国是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不是热爱 CCP,不是热爱国产,分清楚点。
vast0906
2020-07-28 07:36:23 +08:00
额。华为鲲鹏可以申请程序适配所需要的机器资源, 云上。物理机都有
vast0906
2020-07-28 07:38:09 +08:00
而且 uos 有一些 bug,用着就很难受
baozijun
2020-07-28 07:39:36 +08:00
其实,v 站的这类人加起来可能还没 100 人,只是 v 站实时用户有 3000 到 5000 人不等,才会有很多的错觉。然而这些可能还没一个社区的人多( ̄∇ ̄)。评论只是评论,只是主观观点,就像我可以毫无顾忌的说我月薪 200 万左右一样,无法考证,无法追溯。他们可能身居国外或者处于青时代,或者被国产软件伤害过,前者很多会自然地 diss 国内,后两者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地抨击。 处境不一样,自然要理解。

评论就只是评论!!!不要往心里去,大家来这个论坛都是学点东西交流的,不是过来接受其他人扭曲观点的。多个角度客观看待问题,不随意发表观点,不轻易相信结论。

@iyear
lyhiving
2020-07-28 07:42:45 +08:00
看到系统处于试用期,没戏!
firechat
2020-07-28 07:47:44 +08:00
讽刺、嘲笑、挖苦是挡不住国产化的步伐的。以后要是被人禁止使用 windows 和国外芯片,大家还可以用国产替代,不至于社会崩溃。或许他们永远不会禁止我们使用 windows 和国外芯片了,不是因为他们仁慈担心中国社会崩溃,而是因为有国产化保底,禁用起不到作用,反而丢掉了市场。
firechat
2020-07-28 07:51:58 +08:0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产化保障了键盘侠上网装逼的权力😏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9340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