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书一般看几遍

2020-08-27 08:00:45 +08:00
 xbh1794970183564

自己每次看书, 都是先大概扫一遍, 然后再仔细看一遍, 但是很多东西还是记不住, 比如最近上个月看了 DDIA, 里面有些东西还是记不得了, 以前看的一些书比如计算机网络, 操作系统,好多东西都记不得了, 只有一个大概印象, 是我记忆力太差了吗😂

1123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阅读
75 条回复
Leonard
2020-08-27 11:21:38 +08:00
小说一般看一遍,特喜欢的会重复看,具体几遍随缘
echooo0
2020-08-27 11:33:32 +08:00
一本书值得看几遍,一般就能反映这本书的价值了,好书值得看四五遍
wagjia
2020-08-27 11:35:58 +08:00
一直看,如果能实践,还是实践吧
shiji
2020-08-27 11:40:49 +08:00
我看书只能记得大概。
比如说我打算做什么什么,可能那里需要注意 /留心。
比如 NoSQL 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怎么取舍。

细节不需要记住,心里有索引就好了。 想找细节知道去哪本书找
iszengmh
2020-08-27 11:57:14 +08:00
0.5
wudaye
2020-08-27 12:16:13 +08:00
看信息密度吧,废话太多的看一章我就扔了
loading
2020-08-27 12:22:01 +08:00
0.3
littlewing
2020-08-27 12:39:27 +08:00
更多的是作为工具书用,需要什么的时候再细看那一部分
嗯,所以我这里一堆只看过序言前言的书
asanelder
2020-08-27 12:47:45 +08:00
试试使用 marginnote + apple pencil 可能这个能帮助你
asanelder
2020-08-27 12:50:36 +08:00
还有,推荐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也可能帮助你
leffz
2020-08-27 12:56:43 +08:00
一般两遍 ,基本就吃灰了
zaima
2020-08-27 13:18:12 +08:00
有印象不就好了,用到再去翻下。考试考高分才需要滚瓜烂熟……
supuwoerc
2020-08-27 13:53:19 +08:00
0.5 乱翻翻
enjoyCoding
2020-08-27 13:59:02 +08:00
0.2
Conan1412
2020-08-27 14:11:26 +08:00
@cmdOptionKana #29
真实
每次都看开头,下一次翻开的时候忘了之前的内容,又从开头看,一直在前 50 页反复横跳😂
no1xsyzy
2020-08-27 14:34:35 +08:00
“一本书是先越读越厚,然后越读越薄的”
当时初中,没什么电子娱乐设备,周末就捧着某本所谓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 看
当然,质量是不错的,现在来看也是,但一些细节比如精确位数、电磁感应定律如何用手映射是有微弱不同的。
总体就是先厚后薄这个感觉
甚至部分涉及量子力学,那章节当时没读薄,现在回忆来说感觉很薄。

过目不忘并不意味着**不能**看多遍,只是**不必**
小学时一本词条式的科普读物,“水星” 和 “间歇泉” 错误地使用了同一张图片
看第二遍时靠记忆力发现了
后来装修时我妈拿去送人了,希望错误知识不要去祸害别人
不过就算错误知识记不住也不会被祸害,人和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划去

小说《黑翼之谜》看了不下十次
我对于文学(修辞和词汇)并不敏感,真只是看故事
没有越读越厚,倒是亏的。如果对文学敏感点大概会越读越厚吧。
哪去了我也不知道了
winglight2016
2020-08-27 15:10:09 +08:00
除了红楼梦读了八遍,其他一律一遍,实在是老了读不动了。。。
vanxy
2020-08-27 15:25:57 +08:00
一遍或多遍

1. 带着目的性看书
2. 别从头看到尾,看目录,挑感兴趣的章节
3. 做笔记 or 标注。
ochatokori
2020-08-27 15:29:02 +08:00
能看完就不错了。。。
mezhangkai
2020-08-27 15:47:09 +08:00
1/5 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0176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