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小码农眼中的硅谷

2020-09-27 14:48:29 +08:00
 leishi1313

看到/t/710814,想到自己 H1B 没抽中明年初就要从美国滚蛋了,觉得趁这机会把这几年在美国的所见所感写出来,也算是这段经历的一个小总结。 本人现在是硅谷 FLAANG 的小程序员一个。我觉得我的职业经历也挺有趣的,在比特币还没有¥1000 的时候呆过行业前几的交易所,也在只有 10 个不到程序员的初创公司帮老板解锁过百万美金的投资。现在在全球超 10 万人的大公司拧拧螺丝,朝 10 晚 5,每天摸鱼划水,过过养老生活😂 还是回到硅谷,首先,我觉得硅谷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包容,勇于试错,乐于分享。开放包容就不用说了,已经是政治正确了。每年的 pride parade 能看到不同公司对这个主题的诠释。SF 的彩虹街也很开眼,见过全裸的 gay couple 牵着手逛街,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只有我个中国人非常不淡定。好坏见仁见智,但是不得不说只有足够强大和自信才能够如此包容。关于试错,聊过不少外国人,在硅谷你随时随地能碰到正在创业或者有创业想法的人。打个 Uber 都能碰到明天产品就要 launch 的老板,碰到过的几个斯坦福实习生基本都办过公司或有自己的产品。这种氛围绝对是硅谷创新的动力。有关分享的话,就我之前那个小初创公司,都时不时会有 Airbnb 的产品 VP,二丫的扮演者,Paypal 的早期投资者过来分享开座谈会,现在的公司就不说了,技术或者非技术的分享永远不会少。从 SF 到 SJ 各种 meet up 也永远不会缺。只有你不想了解的,没有你了解不到的,这是我的感受。 说完了好的,湾区各种左派的毛病一个也不少,毒品泛滥,流浪汉成堆,砸车没人管,各种税 /fee 只多不少一直在让你掏钱。作为在 SF 最危险的街区住过几个月的人,我可以给你吐槽一晚上,市中心满街尿骚屎臭,街角各种毒品交易不是很多地方都能体验到的。 说完了总体印象,先聊聊作为中国人对在湾区工作的感受。湾区绝对是码农找工作的天堂,永远不缺工作机会,我自己也是在研究生学校所在地死活找不到工作,驱车几天开到了旧金山才有了面试机会。但是反过来的,美国工作即使是码农也绝没那么好找,我几乎大半的研究生同学最后都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国,而他们都是能在国内找到 BAT 这种级别的选手了。在湾区,好的工作也很卷,leetcode 200+是基本,FG 这种要 500+才有机会,可能不比字节起手就是 hard,但能在美国渡过找工作,h1b,绿卡这些流程最终留下来的,能力不谈,运气肯定不差。 然后聊聊中国人在湾区的吃。湾区在全世界除温哥华洛杉矶纽约这几个外,应该是中餐最好的地方了,火锅烧烤早茶奶茶蛋糕,解馋绝对没问题,也时不时有国内八仙过海运过来的小零嘴,曾在半夜排 200 米的队领国内运过来的周黑鸭,心酸但确实是不多得的体验。外国菜里面,得益于地理,墨西哥菜也有不错的水平,来这爱上了 taco 。SF 的意大利城里也有不错的意大利菜和披萨。可惜的是,湾区虽然在海边,海鲜虽然不少但是水平却很差,再往北开几小时到 fort bragg 有不错的 clam chowder 和啤酒。Napa 的葡萄酒也还可以,几十美金就有很不错的品质。 玩的话,密室桌游 ktv 不多但还是有的。稍微找找总能找到组织。更多的是徒步,攀岩,冲浪,滑雪这些更美式的休闲,开飞机跳伞潜水也能在车程 2 小时内里体验到,有机会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去体验。夏天采樱桃,天凉 hiking,钓螃蟹挖象牙蚌已经是湾区几俗了。 湾区的交友 /相亲市场听说也很难,男女互看不上,见面问职级薪水什么的。我有老婆我只听说就不多说了。 总结一下,在湾区的这几年绝对是我人生中比较多彩的一段经历,“体验人生”是这段日子的母题。有遗憾也有很多收获,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还多了不少感概,越来越觉得人只是时代的一粒小尘埃,过好生活,做好自己,就来人世这么溜达溜达就好。

1592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06 条回复
AJQA
2020-09-28 14:53:51 +08:00
@leishi1313 你以为我没追过白妹吗 你再怎么自信也无法改变你的长相 国外女权 10 几岁都开始谈恋爱了 都拣男人相貌的 阳光的 帅气的 good looking
对待白妹不要去追 要像白种男人那样对待她们 什么都 AA
一个白妹说 i like personality, looks are bonus. 试问 你没有 look 哪来的 personality? 有了那 look 你才能表现出那点 personality. (讲难听点肯尼迪能当上总统就靠的相貌 pk 掉了竞争对手)

就是虚伪至极
不要说白妹了 连半白混血 都喜欢白人 "i like white but dont know why" 不就是虚伪吗
很多中国女人都给白人倒贴
中国男人不要冲昏头脑 以为国外乌托邦 连自己种族的女人都弄不住 竟然还想去白人种族弄雌的
而且白人是有血统观念的 他们不希望你去污染他们的种族 他们的观念里 连宠物都讲血统 dingo blood 的狗值钱!
NVDA
2020-09-28 14:53:58 +08:00
我是比较喜欢西雅图,之前在湾区呆的挺难受的...
leishi1313
2020-09-28 14:58:52 +08:00
@virtuemartx 所以,说到底。。要长的帅?那不还是全球通用的嘛。
不过你满脑子的种族,血统,外貌不白,思想倒是跟“纯种”白种人很接近了嘛,加油哦!
AJQA
2020-09-28 15:07:36 +08:00
@leishi1313 你觉得你住在美国几年 能把黄洗白吗
我说出来的是跟白种人混血人相处得出来的宝贵经验 你没必要讽刺 加州 zzzq 风气 外来人多 我觉得你们可以看看程晓农的视频 看看什么是 zzzq
BoarBoar
2020-09-28 15:37:29 +08:00
@virtuemartx 为啥亲身体验的要去看一个贩卖二手信息夹杂私货的视频啊,还是媒体中的底层自媒体
gzchen
2020-09-28 15:48:44 +08:00
@MarshallMathers
你提 ACM,V 站用户就要提内卷王中王了
bajitanglang
2020-09-28 16:21:35 +08:00
还是个人的选择了,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买定离手,绝不后悔
AJQA
2020-09-28 16:48:03 +08:00
@BoarBoar 人类的知识存储在历史里面 亲身体验的东西都太肤浅了 个人的眼睛耳朵体验出来的东西 算毛啊 连这都想不明白
BoarBoar
2020-09-28 17:08:29 +08:00
@virtuemartx 如果我自身体验的算毛的话,一个自媒体就是连吊毛都不算了,但凡能在本行业有点成绩,用得着去收割批小将?
AJQA
2020-09-28 17:21:35 +08:00
@BoarBoar 没出去过的人才会那样想 读得太少还以为知道的太多
BoarBoar
2020-09-28 18:49:33 +08:00
@virtuemartx 我现在就在国外,你想说啥?得 我算看出来了,全世界就你品味高,看个自媒体都还能有优越感,惹不起惹不起,至道学宫最适合你,有思想的人都在那里
ntop
2020-09-28 19:36:24 +08:00
说说我在国内微信生态下创业的体验,每天的工作都是完善、完善、再完善我们的审核体系~~~
nnws2681521
2020-09-28 19:39:14 +08:00
你要么全英文,要么就别中文里面夹英文好不好
hubahuba
2020-09-28 22:37:50 +08:00
感谢分享 期待后续鸭
JavaIO
2020-09-29 10:08:00 +08:00
我用鼠标划着看完的,可伶一下电脑族的眼睛吧
JavaIO
2020-09-29 10:09:16 +08:00
@Judd 好心人
gzx499jucci
2020-09-29 10:27:06 +08:00
可以多多分享呀
cigarzh
2020-09-29 11:05:15 +08:00
“抽不到 h1b 从美国滚蛋”

北上还是回国内?
leishi1313
2020-09-29 11:15:27 +08:00
@nnws2681521 好的,下次一定下次一定,下次一定多加些英文

@cigarzh 大概是去欧洲吧

@hubahuba
@gzx499jucci 过段时间等博客写好了放博客上去
cnonymous
2020-09-30 08:24:10 +08:00
最近要交 I-485,大概明年绿卡就能到手了。看到楼主和楼上的发言,专门伸个号答一波。

对于楼主呢,我觉得挺可惜的。有些事情呢,我觉得应该先想想,你想怎么样,然后去创造条件,而不是先看条件如何,然后自我合理化。

另外就像楼上所说的,有些东西你当作理所当然了觉得无所谓,等失去了,可能就晚了。一边是十几几十万人求着进来,一边基本没人想去,自有其道理(你我都清楚,哪怕那些毅然回国的留学生其实心里也清楚。你要是真的想回去三年前就应该走了,而不是现在)。而且现在不管选那边,基本也就是单程票了吧。反正这是影响你一辈子的事,你得想好。

既然你还是想留在这,总是有办法的。挂靠学校?加拿大?澳洲?新加坡?我说了,先想好你想怎么样,然后创造条件,而不是因为现状自我催眠自我合理化。

关于楼上刷题的言论,我看了觉得真是哭笑不得。我觉得,如果教育经历稍微好点,去大公司是根本不需要刷题的。需要刷题,是因为这个人太普通,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只有靠题海战术。就和农村的考试工厂一样。这是无奈,并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大陆的高考呢也类似。做题家能刷上所谓的名校,只不过是因为做题家愿意刷题,然后也别无选择罢了。黄冈还是衡水之所以存在,无非就是穷。稍微有其他选择的人,早就不和做题家玩高考了。所以在做题家选择参加这场游戏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输了。(最著名的例子,晚上七点打开电视就能看。做题家应该看看人家是怎么玩的,人家孩子是怎么玩的,再自己好好照照镜子)。

输了就输了呗。大家各过各的日子。毕竟咱也没那个爹妈,大部分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只能接受呗。可是一大把年纪,倚傻买傻就不好了。

我的背景呢就是高中天天玩,大陆水个普通大学,美国水个学位直接社招去了大厂。这么多年不管是考试还是面试,基本就是当天准备一两个小时就(如果需要刷题则我认为我不适合这份工作 /应该重修这门课)。这么多年唯一刷过的题就是 GRE/TOEFL OG 后面的几套例题。做题家可以鄙视我不上进,爱干嘛干嘛。但我 30 岁拿着绿卡,冲完浪在一号公路上开着自动驾驶准备回家,打开 LinkedIn 勾搭下哪个 startup 的 HR 时候,看到底谁鄙视谁哈哈哈。还什么重点普通大专鄙视链,农村考试工厂十几岁没见识的高中生讲讲可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1093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