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区 刷脸开门 代替门禁卡。。。。

2020-10-22 11:50:18 +08:00
 est
最近小区在改造这个事,业主群里也来回讨论好几回了。我发现有的业主对这个 刷脸开门 很放心,但是他们的判断依据有重大缺陷。

IT 从业者想象的刷卡开门流程: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所有经过的人的脸并录制 -> 实时上传所有人脸到云端 -> 如果遇到脸命中白名单 -> 开锁

普通业主邻居想象刷卡开门的流程:站在摄像头面前 -> 开始采集 -> 上传公安局的身份证照片开始对比 -> 获得姓名身份证信息 -> 授权开锁

所以普通业主想像这个人脸数据肯定只有公安局掌握的。物业和刷脸厂家肯定是无辜的。。。。人脸数据很安全的。。。。想吐槽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特别有一点 tricky 的地方在于,他们压根没意识到,即便你不去物业录入刷脸,你的人脸还是很可能被随时采集的。。。。

本来想科普一下的,但是感觉微信里要说服别人很困难。。。对世界的认知,可能普通人和 IT 从业者之间这个鸿沟,会越拉越大吧。。。
1057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112 条回复
Yiki
2020-10-22 16:13:44 +08:00
……别挣扎了
这种事情上和别人不一样注定是非常曲折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正作为少数派你赢不了的
delectate
2020-10-22 16:18:51 +08:00
我想问个问题,为什么忽然之间,全国几乎所有小区都在搞人脸识别了?

是不是有什么力量和什么资金强推这个东西?目的是什么?细思极恐啊。
est
2020-10-22 16:19:52 +08:00
@Yiki 其实也不是挣扎什么。我只是觉得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认知差距咋这么大。。。
trapexit
2020-10-22 16:21:27 +08:00
您这还是旧小区加装,还有得选择。现在基本新的小区都是直接“智慧物业“,当它交付的时候就是刷脸的开始了。
ghouleztt
2020-10-22 16:21:49 +08:00
@Twinkle 和我们小区一样,微信上发自己的照片给管家就行
est
2020-10-22 16:22:04 +08:00
@delectate
@NasirQ

技术的量变产生了质变。云给集成厂商带来了便利,降低了人脸识别门槛。

比如你是安装门禁的工装公司,如果 10 年前你要搞人脸刷卡,各种毛病 bug 识别率问题搞得你售后困难重重。但现在几乎不花钱,厂家还倒贴给你一套人脸刷卡开门的全套技术。售后什么的都别人上门。你只需要对外对接施工就完事了。

换你是老板你愿意不愿意?
yvescheung
2020-10-22 16:32:19 +08:00
之前租房子遇到一个小区搞指纹识别门禁,直接再见
robin001
2020-10-22 17:03:29 +08:00
反正我没采用这种方式开门,但是没办法这个摄像头对着进门必经之路…
zr8657
2020-10-22 17:08:52 +08:00
我就是做这个相关的,15 楼说的差不多,基本上是三四波人手里有这个数据吧,设备商、集成商、房产公司、IOT 平台
est
2020-10-22 17:27:19 +08:00
@zr8657 每波人还要乘以 2,因为有外包和实习生。。。2333
hyshuang2006
2020-10-22 17:28:14 +08:00
安全事件,前几年发生的<深圳一家公司人脸数据泄露,超 250 万用户信息“裸奔”>。现在搜索这条信息,不少链接被删除, 原因自己联想吧。

还是新闻“揭秘人脸识别灰色产业链:你的面部信息值多少钱?”

强推“刷脸” 亟须立法规制 :2020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est 建议你发新闻链接给业主群。“你们可以想想自己的脸部信息值多少钱?密码可以改,门禁卡可以换,脸只有一张,怎么换,去整容啊?”
est
2020-10-22 17:35:19 +08:00
@hyshuang2006 发了。但是你仔细看我主题,他们推断这个数据是放在公安局的。。。。。。
est
2020-10-22 17:36:55 +08:00
@hyshuang2006 而且这个有个空子,就是「未录入人脸」的业主 算不算 「个人信息主体」

因为理论上没录入你我也没跟你发生关系,就是一个普通监控摄像头。。。。这个擦边球怎么办。。。
raymanr
2020-10-22 17:38:46 +08:00
@hyshuang2006 有的人这方面真的很看得开, 五六年前还遇到过某个几百人的活动群, 一个妹子在群里发自己身份号喊帮确认行不行, 我提醒她注意保护自己信息, 结果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个
hyshuang2006
2020-10-22 17:48:24 +08:00
@est 我有认真看你发的信息啊。他们是想象,我却提供了真实的事件。

你先去搜索泄漏数据的那条新闻。这家泄漏数据的公司本身就不简单,他服务谁?

至于「个人信息主体」的理解,各有各的理解,不争论。在业主群里讨论问题,我个人觉得是浪费时间,各有各的想法,都是一群师奶、或控制欲很强的业主主导了事情走向。
hyshuang2006
2020-10-22 17:54:51 +08:00
@raymanr 善意提醒是好事,但她对此事的认知低,又不愿意多动脑想想,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不能强迫灌输我们的认知给对方。

说多了,人家觉得你多管闲事。
jeeyong
2020-10-22 18:22:09 +08:00
门上有红外探头, 有人站到门前, 开始采集, 和已经记录的做比对, 识别到了就开门.
但是因为成本问题, 大部分设备有个巨大的坑.
没有景深传感器, 所以就造成了, 我用手机寸一张朋友的脸, 我就可以打开他们单元的门禁..
而且有些公司的设备, 存的样张数量多了, 比对时间就很慢. 有时候慢到超时...我之前住的小区就这样的.
est
2020-10-22 18:23:28 +08:00
@jeeyong 哈哈。。。是这样的。。
systemcall
2020-10-22 19:00:45 +08:00
@delectate
背后是有推动
好像是 iPhone X 推出后开始的,刷脸支付和天网都在那个时间后曝光。真正研发应该还要再提前一段时间。生物识别的推广和道德以及伦理上的限制也是一直在变化的
yolee599
2020-10-22 19:17:19 +08:00
从坐高铁要人脸识别后,国家就已经默认允许这种方式了。然后各种城中村都要推广,还要把人员流动检测集成到系统里。可能以后你只要出门就知道你在哪。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1739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