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到手了,感觉非常惊喜

2021-01-10 12:35:19 +08:00
 otakustay

我要瞎 JB 吹一顿

因为京东有 16G 的现货,就下手要了一台,到手后 brew 安装命令行的基本能用,cask 没敢让 brew 管理都去官网下了个版本用,除了 docker 不太好用以外,其它需要的工具都很正常,vscode 暂时用 intel 版本,稍微有些慢但懒得切换到预览版了

M1 最让我惊喜的是几个传闻已久的特性,实际体验比看评测更意外。

续航

设想这样的一个情况,现在电脑显示有 75%的电量,半小时后要出门,这半小时需要继续使用电脑,而电源在 5 米外的另一个房间,应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对我来说几乎就是日常,工位在 4 楼,刚在 2 楼开完一个会,一小时后要去 1 楼参加另一个会。可以选择走 2 层楼回到工位去充电,也可以选择在阳光更明媚还有一堆饮料的休息区度过 1 小时

然而之前的 16 寸顶配 MBP 我是万万不敢不回工位的,因为我非常清晰地知道这货顶不过第二场会议。而现在的 M1,当我看到还有 75%的电量的时候,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休息区安心地呆着

这让我的工作状态变得更加持续,会议上正好在调某段代码,可以走不到 10 米到休息区坐下立刻继续

开屏速度

秒开屏的体验带来的是体验上的完全不同

放在以前的 MBP 上,过程大概是这样的:走到工位前 - 开盖 - 坐下 - 手放到键盘上 - 这时屏幕刚点亮 - 等 1-2 秒 Apple Watch 解锁 - 开始工作

而在秒开屏的加持下,这个流程变成了:走到工位前 - 开盖 - 坐下 (过程中屏幕点亮,Apple Watch 完成解锁) - 开始工作

重要的不是那 1-2 秒的解锁等待,而是整个动作的连续性带来的感观上的顺畅性,似乎我的动作完全不会被外力打断,按着正常人的思路持续行动就行

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工具应该做到的本份,它是工具就不应该让人去适应它

外接屏幕速度

在 Intel 时代的 Mac,如果外接一个 5K 的显示器,然后过了一夜后从合盖状态打开,这个时间基本上是够离开座位去接一杯水的。但 M1 不同,它基本也可以做到站着开盖,坐到位子上的时候进入桌面

而且对于频繁有会议和讨论的场景,做到即拔即走,即插即用的状态,会让人觉得外接的显示器也是 Mac 屏幕的一部分,不会再有之前“我就 15 分钟时间不如不接显示器了”这样的想法


于是我发现,M1 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体验的连续性和流畅性,我的工作流不会再被一个工具打断,不用再去改变自己的动作习性去适应工具了

而且我发现,苹果在用户体验上,往往做的就是一些细微的工作来让工具更好地配合人

比如 MagSafe 充电器,被大部分人骂得不如一块废铁,但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让人不被打断的好工具

在没有 MagSafe 的情况下,我的流程无非下面 3 种之一:

  1. 回到座位上 - 坐下 - 拿起充电线 - 找准接口 - 插入 - 放下手机 - 干活
  2. 回到座位上 - 看准无线充电器 - 放到充电器上 - 过 1 秒确认已经开始充电 - 干活
  3. 回到座位上 - 不充电 - 到一定时候看下电量 - 判断是否需要充电来支持后续外出 - 插充电线充电 - 干活

无论哪一种形式,“干活”这件事都会在某一时刻被打断,视线必须聚集在手机和充电器(线)之间,做完某一个流程后再回到代码里去

而有了 MagSafe,我的流程就是这样的:座下 - 盯着代码 - 手拿着手机往 MagSafe 的大致位置试探一下 - 听到 MagSafe 吸住的声音 - 放放开回到键盘

经过短暂几天的训练,我发现自己可以做到拿手机去试探 MagSafe 的同时脑子在阅读代码并思考后面怎么写,在手机放下后可以直接进入编码创作的阶段

很经常地,从会议室之类的地方出来,大脑里是带着某一段代码的思考的,MagSafe 这种运作方式支持了我全过程都保持思考着代码,注意力不被分散。传统的充电方式虽然可能只有 10 秒不到的打断时间,但这种注意力的打断、分散,如同进程切换一般产生不可预期的损耗,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不愉悦的

再如同 Mac 上能收到验证码短信、Apple Watch 可以解锁 1Password,这一系列的功能其实都在做一件事,让人的注意力不用转移到另一件事务上去,因此我确实很喜欢苹果生态带来的这种体验

1424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MacBook Pro
76 条回复
leon912
2021-01-13 13:51:46 +08:00
@littlelooloo 好用不?
littlelooloo
2021-01-13 13:56:09 +08:00
@leon912 之前的笔记本出差一直带着用,很好用。2 个 13 寸屏幕文档处理会轻松些,也灵活。目前 m1 对外接屏幕有 bug,比如 DDC 用不了,scale 也有问题。 等更新修复了再用。
leeger
2021-01-13 21:56:39 +08:00
确实比较爽,上一台用了 8 年半 MD101,刚到手这屏幕是真爽啊~~
berg
2021-01-14 12:27:13 +08:00
我的 m1 的 touchbar 都已经被我砸碎了,你的才到么。。。
Chiyen
2021-01-19 16:15:56 +08:00
@luhe 用了快充后(苹果自己的方案)还是觉得 Magsafe 的充电速度有些慢,期待下一代改良充电效率
qwefdrt
2021-01-19 16:45:55 +08:00
想问一下平时开发的工具除了 docker 还有啥不能用的嘛?遇到过发热的情况?对 m1 的 air 有些心动
otakustay
2021-01-19 17:04:17 +08:00
@qwefdrt 除了 docker 我需要的全有,从不没见过发热,死机没遇到过,蓝牙会掉倒是真的
qwefdrt
2021-01-19 17:47:33 +08:00
@otakustay 谢谢,那就放心了。蓝牙 intel 的版本也经常掉。
andyL
2021-01-30 19:08:09 +08:00
楼主,请问,发热情况怎么样,不开 16 度的空调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嘛? debug 编译一个 flutter 项目,然后打开 chrome 几个标签就打字都有点卡的情况会有不。。。。我是 2015 的 T2.。。
otakustay
2021-01-31 14:39:17 +08:00
@andyL 至今没找到办法让这货热起来,普通的编译和浏览器连风扇都不转
rioshikelong121
2021-05-12 22:41:20 +08:00
@otakustay 楼主能不能更新下 M1 使用现状 尤其是有没有热起来的问题。。 谢谢。
otakustay
2021-05-13 11:39:07 +08:00
@rioshikelong121 平常外接 5K 显示器工作,D 面会微热,风扇不会转。连开 14 小时的会把它开没电过
rioshikelong121
2021-05-13 15:01:55 +08:00
@otakustay 性能方面和之前的顶配 16inch 有大的区别么 谢谢🙏
otakustay
2021-05-13 18:28:49 +08:00
@rioshikelong121 M1 的性能释放太场景化了,硬碰硬是 16 寸强不少(散热顶得住的话)。但从日常开发、编译来说,没感受到区别
hanliu
2021-06-11 00:27:32 +08:00
想知道是什么公司这么阔气...
notgoda
285 天前
@otakustay v 友 不好意思打扰了,请问你碰到过 iPhone 个人热点在 Mac Wi-Fi 列表中经常不显示吗?登录的都是同一个 iCloud 账号。 苦恼一直找不出问题根源。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4350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