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观点:针对 Obsidian 内测新功能「所见即所得」,本地 + 双链 + 第三方同步 + 友善的中文搜索,未来可能要占据笔记软件的半壁江山

2021-11-13 15:43:01 +08:00
 qiumio
除了不能在 web 端编辑外,基本全平台覆盖。

现在就没有能打得过 Obsidian 的,除了 RoamResearch 这种引领双链热潮的迸进式笔记软件,Logseq 也非常能打,像国产的 RoamEdit 和 思源笔记根本不堪一击。

再有的偏向程序员的笔记软件另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Obsidian 还是对普通人入门使用挺友好的了。

其他商业笔记软件,例如 Notion 等,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大厂那种垄断能力,就不要把重要的数据放进去。

全栈独立开发者比如 Bear 等,可以使用,但数据绝对不能像 Notion 那样封闭,要选兼容性优秀、数据自由度高的软件,容易迁移,除非你是工程师。

个人业余开发者,比如个别是产品经理,经这类人群开发的笔记软件一定慎用,慎用,慎用。
872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63 条回复
akilawu
2021-11-13 15:49:14 +08:00
感觉所谓的生产力笔记软件太泛滥了,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惰性,那就是用上某生产力软件自己就真的有生产力了。其实大佬用什么软件都一样,像我这样的菜鸡就是不停地体验各种软件,然后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积淀
henyi2211
2021-11-13 16:11:47 +08:00
Obsidian 试用了几天,用着感觉很别扭,很不顺手就弃坑了。

还是 DEVONthink + Dropbox + Typora 用的舒服
sillydaddy
2021-11-13 16:16:34 +08:00
我也在用 Obsidian ,之前发了一帖:“有没有一种知识管理工具,满足这些特性” ( /t/721418 )

现在卡在了一个地方——这个工具很难激励自己去整理笔记。

我记笔记一般是随想随记,不会特别注意格式。但时间长了,有些记的东西自己都不记得了。这样很不利于自己后续将同一类的东西整理起来。

现在对「双向链接」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思考。Obsidian 等软件里,双向链接是非常便于使用。但这个概念,非常类似于 wiki 的链接功能,我觉得它应该是在整理好的笔记中出现的。但记笔记的过程,是很难去用到的,谁会一边记笔记,一边维护这个格式呢?这就有点像是一边写文章的时候,一边考虑排版。

「双向链接」以“相同标题”作为反向链接的提示基础,这就对记笔记有很大的认知负担,因为你要时刻注意,怎样起好标题,不要重复,不要冗余,等等。

所以现在我感觉,「双向链接」对我来说好像只是一个很漂亮的装饰品,对于成品的笔记来说,加上它很好看。但它对记录整理笔记的过程,帮助不大。

这个可能是我自己记笔记方法的问题,楼主可以分享一下 Obsidian 记笔记的流程吗?
rioshikelong121
2021-11-13 16:29:10 +08:00
RemNote 啊。
liandi1990
2021-11-13 16:31:50 +08:00
不同人对笔记软件的需求不一样
比如我,用 Emacs org-mode 配合一些插件就够了
rpman
2021-11-13 16:33:52 +08:00
@sillydaddy 理想形态下无疑是要自动挖掘双链关系的。
LogSeq 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请期待:)
Dvel
2021-11-13 16:43:34 +08:00
如果有 Typora 一样的书写体验就好了,已经被 Typora 的所见即所得惯坏了。
Aaron01
2021-11-13 16:49:47 +08:00
@sillydaddy 我觉得双向链接是一种新的笔记组织形式,放弃分类,把所有笔记都生成在一个文件夹内,然后用双链笔记增加任意的文章,如果觉得当初的标题不好,再改写或删除都很方便,没有负担,而改写删除整合也表示自己的笔记在一种进化之中。
Aaron01
2021-11-13 16:50:31 +08:00
目前在研究它的同步功能,官方服务实在是太贵了,但自己去操作有很多的坑。
nicebird
2021-11-13 17:14:06 +08:00
这段时间一直在等 obsidian 更新,编辑体验差 typora 好多。
loading
2021-11-13 17:34:31 +08:00
我已使用一个月左右,体验很棒。
sillydaddy
2021-11-13 17:38:37 +08:00
@Aaron01 #8
我觉得这样认知负担太大。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我 2 年前学习了一篇数据库的文章,写了笔记,没有做特别的结构整理。现今又要写一个这方面的笔记,「双向链接」能给你任何提示,让你引用到之前写的内容吗?靠标题吗?还是用关键字再去搜索一番?这些是都可以做,并且让你找到之前都文章,然后改造一番。但我感觉这样会造成认知心理负担比较大,它要求我任何时候都必须对以前记录的笔记有清晰、完整的认知。
explorerproxy
2021-11-13 17:39:41 +08:00
当初简单试用了一下 roam research 和 obsidian ,选择了 roam
现在很羡慕 obsidian 的更新和社区
不过除非 roam 出现重大变故,应该不会换了
Aaron01
2021-11-13 17:46:08 +08:00
@sillydaddy 我也有两年前的笔记,目前是在一个大文档里,应该叫 map of content ,把之前的笔记按标题索引在那。
locoz
2021-11-13 18:02:02 +08:00
@sillydaddy #11 用法错了当然会有这样的问题 hhhh ,要充分利用双向链接的话,最好的做法是一个块、一个页面只描述一个具体的东西,并且一次性描述清楚,就是所谓的卡片式笔记法。
sillydaddy
2021-11-13 18:25:10 +08:00
@locoz
这里的问题在于,「最好的做法是一个块、一个页面只描述一个具体的东西,并且一次性描述清楚,就是所谓的卡片式笔记法」,谁做到了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成本有多高。

对我来说,要做到这点,不是不可能,成本太高了,为了记一个笔记,要思考太多东西了。

不知道有谁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
就像打牌一样,有人说,把出过的牌都记住,就可天下无敌。哈哈哈。
locoz
2021-11-13 18:33:55 +08:00
@sillydaddy #15 挺多深入使用的人都做到了的,你可以加个比较活跃的 roam 交流群看看。

习惯了之后其实成本不高的,主要是思路要改变一下。如果按写文章的思路去写卡片,那肯定会写得很别扭、要思考怎么调整;但如果本来就是拿写卡片的思路去写,就会写得很自然。
wd
2021-11-13 18:38:09 +08:00
我自己的经验一年也写不了几篇笔记,什么双链不双链的没什么用,有空打会游戏吧,别折腾这个
sillydaddy
2021-11-13 18:46:54 +08:00
@locoz
「习惯了之后其实成本不高的」,我不同意这点。
就像我前面说的,记牌当然也是有技巧的,这些技巧也是需要去习惯的。但问题就在于成本,这种成本,一般体现出来,就是大量的训练。

有必要为了记笔记,去做这种大量的训练吗?工具应该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人去适应用户。

在我看来,记笔记与写卡片,本来就不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对某件事连贯的叙述,一个是强制分割概念。

强制转换并习惯,难道不是巨大的成本吗?

你说「挺多深入使用的人都做到了」,那么在 v 站里面,有多少像你说的充分用到了「双向链接」功能,并且适应了卡片式到笔记方式呢?

我是真的希望有人出来现身说法的,包括楼主或者你,可惜楼主不理我。
Taikyo
2021-11-13 18:47:57 +08:00
@locoz 有没有活跃的 roam 交流群分享下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1514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