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桶跑路半年异国故事分享

2021-12-10 00:14:04 +08:00
 roufan1024

年过三十程序员,工作上 996 压力巨大,逐渐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思前想后在 2020 年决定跑路,研究了所有国家的政策后跑到了枫叶国先读书后拿卡。

来到加拿大后发现最多的几个外国人是:印度,中国,伊朗,非洲。除了人口基数大,还有其他的深层次的原因。 印度人都很拼,因为他们积蓄都不是太多,身边印度同学一周工作 40 个小时,赚了钱还得往家里寄。中国同学就没有那么拼。从印度出来的,基本都是没啥钱的,而中国没钱又没啥文凭的,英语不行就没机会出来了。之前和老移民聊天,出来后收益最大的两类人,要么是最有钱的,因为他们的消费成本降低了,生活环境好了。还有一类就是像我这样一穷二白的,国内也没啥房产,没啥存款。

生活支出占比收入不高,一个月一个人伙食开销 300 加币左右,肉蛋奶和国内二线水平相当甚至更低。以一顿早餐为例,鸡蛋 0.3 ,面包 0.4 ,年奶 0.25 。

收入比较平均,兼职过外卖,服务员,时薪 20 加币左右,如果拼一拼,一个月还可以剩几百加币。生活比较轻松,不用摇号汽车随便买,一两千就可以买到能开的日系德系车,之前在国内打工时候只能挤地铁,现在开车习惯后,地铁感觉太费时间了。大部分商场晚上八点就关门了,可以加班的工作不是很多。

出来半年多,现在反观之前自己的工作状态,真的太辛苦了。出来后想通了一个事,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下,有钱花自己身上才是对自己好。幻想下自己七八十岁的时候,在午后的院子里回忆一生,能让你记忆清晰的一定是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只能感叹,人生太短暂,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可以出来。

3872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498 条回复
lsdvincent
2021-12-10 09:46:40 +08:00
有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哇 哈哈哈哈哈
c9792536451
2021-12-10 09:48:06 +08:00
冷嘲热讽的 我看都是 996 强度不够 建议 007
yaphets666
2021-12-10 09:49:22 +08:00
@germain 你说的其他的我不懂兄弟,但是你说国内 5-6 线城市码农月薪五六千,我就可以相信你确实出去十几年了.国内 5-6 线城市根本就没码农工作了.小地方只能当公务员才会舒服.
horizon
2021-12-10 09:52:53 +08:00
@germain 我感觉是你比较激动,你也可以分享你的见识,不必和你不一样就说别人是假的,是想象的。
每个人出国的预期不一样。
zmxnv123
2021-12-10 09:54:15 +08:00
@sagaxu 如果父母年轻的时候出来了,午后回忆也许就不模糊了
ALVC666
2021-12-10 09:55:11 +08:00
我觉得挺好的,曾经我也想过润,
但是家里人太多又不是单身,
自知没能力把家里人也带过去,
所以就只能乖乖在国内卷了,
直到卷不动为止 haha 。
所以实名羡慕 op
yaphets666
2021-12-10 09:55:12 +08:00
@germain 往下滑又看到了你的一些回复.建议你不要去看那些什么数据,月平均工资 2500 了.你确实是很多年没回来了.国内的情况你已经不懂了.现在国内 18 线小县城,比如我的老家.房价 1 万元每平米.平均工资不到 2000.真的兄弟,国内什么情况你太久不在已经不懂了. 你说的 2008 年那会,那会确实挺好的.现在可不一样了,变天了.
xcv58
2021-12-10 09:56:13 +08:00
恭喜楼主!
supahotfire
2021-12-10 10:00:17 +08:00
两三个月前也一度做着枫叶国提桶的白日梦,在网上粗略的学习了解过。就想问下楼主,目前疫情这形势,工作好找吗?据说加国类似送外卖或者服务行业的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啊
lison007
2021-12-10 10:01:47 +08:00
感谢分享
ptmicky
2021-12-10 10:02:45 +08:00
有小伙伴在加温,受够了国内的内卷,只考虑自己人生规划,小伙伴强烈建议我这种佛系人过去发展(躺平)。

无论是物价、生活水平和职业要求真的不要太普通,纯躺平养老状态。
(搞不懂这都有 ETC ,后面估计要现”吃一碗粉还是两碗粉“的经典场景了)

奈何家族血缘纽带很紧密,放不下家里老人寄托的沉重期望。唉

————来着一个沿海 4 、5 线城市,2W 均房价,月 8k 到手程序员。
wancaibida
2021-12-10 10:03:44 +08:00
羡慕啊😭
yoke123
2021-12-10 10:03:50 +08:00
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
好吧,这个借口苍白无力,
恭喜你脱离苦海。
ptmicky
2021-12-10 10:04:50 +08:00
@sagaxu 你们那县城体制还招人吗
easylee
2021-12-10 10:07:12 +08:00
@ptmicky 哪个沿海四五线,房价均到 2w 了?
charlie21
2021-12-10 10:09:43 +08:00
@sagaxu #9 正是为了下一代不再重演 “是你的父母七八十岁的时候,在午后只能努力回忆那个模糊的你” 这样的故事,如果祖祖辈辈拖下去,那么祖祖辈辈都移民不了咯
cmdOptionKana
2021-12-10 10:10:27 +08:00
全部看完,感觉加拿大最好的一点是 “孩子牛奶金一个月 500”

如果不计算养孩子的费用,在国内月入 1 万-2 万的程序员,生活也非常快乐啊。
pinkbook
2021-12-10 10:11:06 +08:00
@sagaxu 体制内七八千一般????体制内普遍过万???我们不在同一个国家吗
啥条件啊,原来七八千只能算一般哦。不要拿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提并论好吧。
还有,什么时候体制内普遍比体制外工资高了,没睡醒吧
dinjufen
2021-12-10 10:11:29 +08:00
@sagaxu 你这说的是那种江浙百强县吧,体制外七八千算一般?至少在我老家县城,别说三四千,两三千的也多得很,即便深圳,四五千的也多如牛毛。七八千那不能算一般
charlie21
2021-12-10 10:13:34 +08:00
如果早一代移民,那么就早一代不让这样的故事重演。如果在这方面成功,则将为后代人解决了所有这方面的苦恼,而不是把问题留给后代 同时自己还要受模糊回忆的苦。你自己的模糊回忆就是因为你当年没移民,如果你早移民了 所有人都有幸福的回忆了,因为是你提你的后代移民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212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