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ffy
2022-01-24 21:26:59 +08:00
这些代码最终发展路线也许是这样的:
某个老板有一天觉得自己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码农团队了。开始大张旗鼓从人才市场或者自己的人脉中招人。
他们甚至有的自身就是码了很多年的老码农。
这些老板一开始都非常的小心,非常的谨慎的招人, 非 985/211 不可,不是大厂出来的也不考虑。
他们觉得这样至少过滤掉了不适合的人了。
接下来,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的招到自己认为是 top 水准的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
但他们没想到的,这些招来的主管其实可能只是个履历好看一点的半吊子架构师。
而且这些架构师,技术主管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打算搞一套优雅的软件。
但他们始终高估了自己。随着业务的进行,·破窗理论· 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老板说,这个要赶快上线啊,技术主管也慌了,来不及了,心里想,算了,先上线吧,这个代码能工作就行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这样的事接连不断的发生着,恶性循环开始了。
终于有一天,团队里这些搬砖的陆陆续续的有人走了。
新来的人看到前人留下的代码是这样的,
心里想着,之前的人这样,我也这样好了。
然后一个跳不出去的怪圈就开始了。
故事至此结束了嘛? 没有,有一天老板觉得有必要招个更厉害的专家来解决各种疑难杂证。
然后就花大价钱,开出比天还高的招聘要求。
这时,真正的架构师都会意识到这绝非一个人力所能及,都放弃了。
最后,老板只能招来另一个半吊子的专家,继续把这个坑挖得更深一些。
到了最后的最后,软件实在是改不下去了。但也有可能是公司先倒了,或者项目先挂了。
这个故事发展路径怎么样了? 符合实际情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