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ezhang 关于声讨加班事件的说明(部分)

2022-01-26 14:01:03 +08:00
 Borch

逻辑清晰,有情怀,有担当,我辈楷模。

内容来自关于声讨加班事件的说明.docx,截取起因、背景、问题分析、我的目的和我会离职吗五部分。


起因

首先,阐述一下整这么一出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刚来的第一个月,压力确实很大,一度引起身体不适,后来适应节奏之后才有所好转,但身边人反馈我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以前;

2.陆续和身边同事以及 bg 内同事聊,了解到大家均对过度加班十分不满,发现加班不是组内特有的现象,已经是 bg 内乃至公司内的普遍现象; 3.去年 12 月份中旬身边同学不幸脑出血去世,自己的人生观受到巨大冲击,当时就萌生了离职念头; 4.昨晚部门发放的“业务突破奖”评语中关于 20 小时连续工作以及一周高强度加班的描述,让我情绪难以抑制,所以发了那段情绪化文字,并坚定离职决心。

背景

然后,我们来明确一下遇到了什么问题:

  1. 公司领导确实在逐步推行加班治理政策,组长也在不断敦促大家早点下班,但成效甚微;
  2. 员工也知道公司想要治理加班,但是加班现象却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需求不紧急时,加班现象依然严重。

问题分析

之后,我们分析下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问题: 由于过去的高强度加班,老员工已经存在工作惯性,习惯了晚上加班以及很晚下班,所以就算可以早下班,也会待到很晚,而新员工则被迫一起加班;

公司虽然传达了不加班的信号,但员工不信任政策的确定性,也不相信领导层推行政策的决心,毕竟对领导层来说,保证产出可能更符合他们的诉求,而员工为了绩效,则不得不自己揣摩领导意图,并通过过度劳动来追求高产出,从而拿到高绩效; 由于大多数人的能力上差距并不大,而单位时间内的总需求量是固定的,员工又出于上述的绩效压力,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大工作量,自觉内卷。

我的目的

  1. 让领导层看到一线员工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认识到高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加班问题已经不是特有的、偶发的现象,而已经成为普遍的、持续的现象;
  2. 让领导层重视过度加班问题,并持续向下传达反过度加班的信号,让一线员工放心下班、安心生活、高效工作;
  3. 和大家一起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自上而下地形成共识,推崇效率为王,拒绝低效加班,期望公司层面出台强制手段,逐步减少工作时长,倒逼高效工作。

我会离职吗

先说结论:会。 这个决定与公司内其他人无关,原因如下:

  1. wison 第一时间和我沟通,除了明确了领导层决心,还反复向我强调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领导层后续会有一系列针对性动作;
  2. 金辉与我的沟通过程中,除了明确表示了对我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还反复强调会立即从组内做起,逐步改善加班情况,并给出了一系列操作性极强的举措,令人信服。

我的考虑是:

  1. 首先是组内角度:无论此事是否会真的影响组长对我以后的绩效考核,我们也无法得到彼此的真实想法,同时也无法让身边同事信服组长做出的绩效评定是公正的,无非有两种情况: a. 我的绩效看起来很差:同事和我会不由自主地猜测是否是因为此次风波,导致组长或者高层级领导对我有所顾忌,从而影响组长在组内的支持度,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b. 我的绩效看起来很好:同样地,大家也会忍不住猜测是否因为我的举动,导致组长对我有所忌惮,而故意用高绩效维稳,这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所以无论如何,我的存在都会成为组内未来绩效考核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带来可预见的负面影响,尽管这种心态可能很细微,但总归并无益处。
  2. 其次是公司角度:我的离职,在此次风波中,是在群里进行的那个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家传播那张截图的时候,我在图中做出的“离职承诺”,会间接引燃大家的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如果最终我没有离职,持续关注此事的各位也自然有诸多猜测,比如我是否是受到了公司威胁或者利诱而选择维持原样,此外,别的组在与我组进行合作时,也可能会心存芥蒂。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a. 如果我不离职,则会削弱截图所携带的情绪共鸣,这一方面会给支持过我的人带来情绪上的回落,另一方面也会让大家对公司是否能妥善解决加班问题存在各种疑问,公司层面在后续遇到此类事件时,甚至也会觉得派一两个领导打个电话就能把事情搞定了,而并不去下定决心真正地解决问题,这无疑有悖于我做出此举的初衷。 b. 如果我离职了,我在此次风波中的形象就完整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对于反抗公司加班氛围的情绪抒发欲望,也会给公司传达一个有力信号:你的员工真的会用脚投票。此外,这件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公司其他的年轻人抒发自己的意见,揭露公司的不合理一面,满足每个年轻人都会有的“英雄欲”。这无疑有利于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离职。

1520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114 条回复
idblife
2022-01-26 21:27:43 +08:00
@hhyvs111
据说你是个造谣喷子
ohmyzsh
2022-01-26 21:54:24 +08:00
@shmilypeter 不完全对。小厂里面的员工的能力学历普遍比大厂低,他们的议价能力要弱很多,只能加班,不然去哪里找工作?
KousukeSakurako
2022-01-26 22:01:32 +08:00
顶一个
silerLee
2022-01-26 22:02:13 +08:00
不禁想到 闻香识女人中
最后一段的演讲: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如今我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疑问,我知道 ,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他妈的艰难了
adian
2022-01-26 23:36:05 +08:00
海瑞是吧
dongcxcx
2022-01-27 00:01:32 +08:00
@hhyvs111 别张口就来,你说的那个据说是董事儿子,是上一次阿里出事那波里某个实习生(应届生?)直接在企微上发大段文字给高管的,因为言辞过于沙雕,被广为传播。
MYDB
2022-01-27 00:07:50 +08:00
就这一篇事件分析,90%的产品写不好:p
crackhopper
2022-01-27 00:35:59 +08:00
所以还是应该多摸鱼,不求那个绩效了。不要脸蹭公司,到被优化掉,再换家。找到能合理工作的岗位。大厂们的岗位都是给肝帝们留的,没办法,竞争不过。
qeqv
2022-01-27 05:07:42 +08:00
@hhyvs111 这种别人的信息,你要是觉得可信再发,不要据说
Zhengqing
2022-01-27 06:35:15 +08:00
@hhyvs111 真恶心
jr55475f112iz2tu
2022-01-27 09:18:43 +08:00
@jindeq 同意你个鬼啊,那是并夕夕在死了一个员工之后知乎官方号回复的内容,被喷成狗了
zhq566
2022-01-27 09:19:22 +08:00
很佩服。
在某央企子公司,年度汇报领军人的总结 PPT 上就写的“加班 XXX 小时,带病写报告、写方案”,我就恶心。
可是我没有勇气站出来。
更可恨的是这领导班子 很喜欢“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的说辞,提倡加班。
nyaaar
2022-01-27 09:29:01 +08:00
冲,杀。
SmallBlackConan
2022-01-27 09:36:41 +08:00
吾辈楷模
liyhu
2022-01-27 09:47:09 +08:00
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勇敢
lovepocky
2022-01-27 10:18:50 +08:00
说起来是人民当家做主,实际上连工会都当不了主,活生生被压迫成红利,更多的话就不说了
blackbookbj277
2022-01-27 10:27:29 +08:00
还是公司领导决心不大,到点拉闸断网,你加班能干啥?
em2046
2022-01-27 10:32:23 +08:00
@blackbookbj277 这点小困难,克服一下。自带笔记本+5G
iovekkk
2022-01-27 10:49:33 +08:00
曾经我们部门经理要求强制加班,理由是部门加班时长比隔壁部门低
你听完觉得气愤吗?觉得我们部门经理可恶吗?
我刚听完很气愤,后来仔细想一想,又很无奈
因为我们的年终绩效是部门绩效系数 x 个人绩效系数
如果部门绩效系数是 0.8 ,个人再努力,年终奖终究还是会被打上折扣
部门绩效评定,不是我们这些基层员工能了解的
可能我们部门经理也很无奈,让我们加班也是为了对部门所有人负责,不想部门绩效被打低分

所以真正可恶的还是该死的内卷规则,那些资本家定下的绩效方案
ho121
2022-01-27 10:57:43 +08:00
@iovekkk 这是矛盾转移,把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转移成员工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3071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