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扯了这么高楼
#108 的微博链接点不进去,不过看了这个话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DIY 圈有句话叫:There are no bad products, only bad prices. 一小撮阻止人类进步的 loser 恶意诋毁少数派,其实反映出的就是少数派对自身的定位,和其在这部分围观群众眼中的实际形象不同。说白了就是那个老梗图:X 眼中的 XYZ ,Y 眼中的 XYZ ,Z 眼中的 XYZ:
https://reddit.com/r/ProgrammerHumor/comments/775cti/what_programmers_think_of_each_other#108 的内容就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少数派眼中的自己:“学习和研究”,“个人提升”,“有能力”,“买房买车”,“作者和内容”,“努力” ... 但是,在一小撮阻止人类进步的 loser 眼中,少数派上的(大部分)内容根本就算不上“创造”,说好了是含金量低下的水文,说差了就是一种 fancy 的垃圾。
为啥“折腾”算不上“创造”?因为在已有的工具上面折腾半天,还是在工具给你画的圈里面跑。还是借 DIY 圈的比喻来说,少数派上的内容就相当于各种 PC 配件和外设的推荐,以及如何花式组装电脑,如何花式超频,只不过主题更广泛一点,虽然不能说没有“创造”的内容。但是总之是跑不过“消费”和“组装”的,毕竟很多硬件和工具都是商业的,这也让一些内容的消费主义色彩稍微重了点。
从程序员的角度很好理解,是自己写出一个工具“含金量”高,还是“组装”现有的工具含金量高?并且“组装”就意味着要受零件的限制,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V 站和推特简中圈现在都是墙外社区,大概不会喜欢这种感觉。
我在第一页的回复里把 CHH 拉进来,要说真的 CHH 其实可能还不如少数派(主要指的是老本行 DIY 区,别的我不懂不做评论)。它有同样的特点:自诩“高端”社区,实际上是“高端组装社区”。比少数派更奇葩的是,CHH 上经常出现一些不懂装懂的人和舅舅党在散播 misinformation ,看了这些再去看 CHH 的“高端”招牌就会觉得越来越可笑。
但是上面这些其实都是社区的正常现象,问题还是实际的内容和“高端”形象的冲突。NGA 内容质量不比 CHH 高,但是人家一直都自称“臭打游戏的”(别看 logo 写着“精英玩家俱乐部”,实际上“精英论坛”这个词最经常出现在一些令人无语的帖子的回复中)。而一些喜欢折腾“文化”“叙事”“高度”“奇迹”的游戏社区,争议照样不小。
不过如果真谈到“高度”的话,站到高处看,习惯于“消费”各种开源项目,Google 、StackOverflow ,“组装”库和包的程序员,好像也没啥资格嘲讽少数派。无非就是一个写代码,一个不写代码的区别。正好最近什么无代码低代码挺火的,#108 也提到了少数派的建立时间,我们不妨把这一年定为“低代码元年”,这样至少少数派真的“创造”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