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内测新版 QQ mac 客户端,似乎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

2022-08-31 21:04:07 +08:00
 iamjerry

才出的内测包,看到内测群和 telegram 上有人说,似乎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 没想到 QQ 也走这条路了,win 端该不会也要上吧

(图片来自 telegram 群)

2095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130 条回复
SmiteChow
2022-09-01 16:25:18 +08:00
桌面端跨平台只有 qt 长青,其他的都是过眼云烟,特别时前端工程孵化出来的技术。
anan1314git
2022-09-01 17:20:16 +08:00
@Rrrrrr 钉钉似乎不是网页套壳, 里面有很多原生 XIB 文件, 应该是原生加 Electron 混合开发.
ryanjiang
2022-09-01 18:44:46 +08:00
@RealVic 那干嘛不 mac 上直接开放使用 iOS 版,Windows 上直接用安卓版的
newmlp
2022-09-01 19:29:12 +08:00
@jwautumn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 qq 好吧,只有中老年人喜欢用微信
littlewing
2022-09-01 19:32:26 +08:00
是不是占用 2G 内存起步了
RealVic
2022-09-01 20:00:54 +08:00
@ryanjiang 触控和键鼠是两套操作逻辑
creanme
2022-09-01 20:07:15 +08:00
@SmiteChow 跨平台有体验好的,感觉跨平台吃力不讨好。
elboble
2022-09-01 21:50:39 +08:00
mac QQ 定期转圈圈,这个能解决吗
qeqv
2022-09-01 22:07:02 +08:00
讲个笑话,需要手机 qq 扫码登陆
qeqv
2022-09-01 22:07:33 +08:00
@qeqv 可能不够好笑,我改一下:必须手机 QQ 扫码才能登陆
xushengfeng
2022-09-01 22:30:16 +08:00
哪怕 linux 端可能会上,我也还是会把它放到虚拟机里跑
vsean
2022-09-01 22:34:08 +08:00
https://dldir1.qq.com/qqfile/qq/QQNT/QQ-v1.0.4-305-universal.dmg

需要的自取,没有白名单无法登录
LanYunDev
2022-09-02 00:21:49 +08:00
请问如何参加内测呢.
LanYunDev
2022-09-02 00:25:18 +08:00
刚刚拿到链接了,不过显示群主拒绝添加任何新成员.
tyzandhr
2022-09-02 00:34:58 +08:00
qq 微信化,恐怖
这几天腾讯又改了协议了,oicq.js ,mirai go 啥的都部分地坏掉了
Tenero
2022-09-02 08:30:33 +08:00
请问如何加入这个内测群?
wei745359223
2022-09-02 09:19:58 +08:00
在哪里可以体验 求个链接
yangzzzzzz
2022-09-02 09:22:41 +08:00
截图功能是自带的吗, 还是像以前那样有个插件。另外 electron 搞那些系统级的操作挺麻烦吧
kero991
2022-09-02 10:01:13 +08:00
试着直接拿 Resources 进 win 下的 electron 里跑,提示某.node 文件不是 win32 架构,看来不完全是 electron ,有源生库,这样应该就没法移植,只能等官方编译到 linux 。
[img]https://gitea.com/kero990/img/raw/branch/main/%E5%B1%8F%E5%B9%95%E6%88%AA%E5%9B%BE%202022-09-02%20094420.png[/img]
运行时会在 appdata 目录解压出一大堆文件。
ffffb
2022-09-02 10:13:28 +08:00
现在系统这么分裂,跨平台是未来。
未来是不是 electron ,不好说。但起码硬盘挺便宜的现在。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7682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