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ob #25
你想的点错了,这两行只适合一个项目,但不应只考虑眼前问题
我写的话,会以 dict, enum 等等类似的格式传入,这样调用的人在构建参数的时候自然也清楚目的是什么
因为问题的本质就是一一对应的选择,输入 a 输出 A ,使用的人理清出入的格式就够了,不需理会中间如何实现
此题的话,传入 0.1 ~ 0.9 九个 breakpoint ,("🔵" * x) 组成的十个结果,以及测试值
构建前面这两个参数的人自然清楚是做什么
至于中间实现的代码,难读也没所谓,快速和高效更重要
例如这个 python 小函数,我几乎全部项目都有用到,是个通用函数
def grade(score, breakpoints=[60, 70, 80, 90], grades='FDCBA'):
... i = bisect(breakpoints, score)
... return grades[i]
理解 breakpoints, grades 两个参数应该比四个 if 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