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全房网线换光纤 找人上门来换 验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3-04-09 15:54:19 +08:00
 justin2018

求问各位老哥~

229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14 条回复
zhandouji2023
2023-04-09 17:37:41 +08:00
如果你不知道上门师傅是否靠谱,不如自己搞
fairless
2023-04-09 18:01:29 +08:00
运营商的 FTTR ?还是自己用光纤收发器搞?
justin2018
2023-04-09 21:17:27 +08:00
@fairless 自己搞 运营商的 FTTR 还贵一些 -_-||
465456
2023-04-09 21:30:58 +08:00
用 6 类网线差不多,光纤自己搞还要学冷接法,断了还不能马上修复,注意收光率不能是正数会烧设备,一定要加个分光器,一般-18 就正常
justin2018
2023-04-10 13:46:34 +08:00
@fairless 闲鱼上找人搞 自己搞 顶多只会换线 换面板 -_-||
wander555
2023-04-10 13:51:45 +08:00
换网线容易还是光纤容易?都要先把老的网线全抽出来吧?
yyzh
2023-04-10 14:43:04 +08:00
能不用光纤就别用光纤
txydhr
2023-04-10 14:46:11 +08:00
@465456 哪有那么恐怖,一头最小发光肯定小于对端最大收光。
txydhr
2023-04-10 15:16:47 +08:00
@justin2018 我搞过,有几个注意点:
1 、冷接头没办法做 86 盒面板,算上螺帽太长,得和电视插头一样改下穿线面板。
2 、成品光纤接口长度也略大于一般 86 盒的 5 厘米深度,外面装修涂料模板啥的不够厚的话很多点位依然放不进 86 盒,斜插大概率可以。不过光纤面板都不是为了家庭装修生产的,看上去都很 low 。家里装修追求和周围其他插座开关统一品牌和设计的话,还不如用西门子、公牛的穿线面板。
3 、黄色的那种跳线不适合穿管,一过弯大概率就断。铠装光纤带头穿管可以(我就是这种)。或者用运营商的那种白色黑色光纤,再冷接接头,不过这种这种只有单模光纤。
4 、虽然说是中短距离传输用多模光纤、长距离用单模。但是考虑到运营商宽带接入和 fttr 都是单模,我选择了全部单模,零售的冷接头和工具单模的多。
5 、全光网络分为以太网或者运营商 fttr 的 pon 网络,以太网不说了,就是把 rj45 换成了光模块。pon 网络内网传输需求大的不要选,所有设备只和上级设备通信,而且共享网络传输资源,速率只有 2g ,还不如 2.5G 以太网。

验收就是做成接头,一套标准光源+光衰器,测收光衰减了多少,淘宝买一对就行。
yunisky
2023-04-10 15:20:27 +08:00
如果管道直径有限,还要传输多路信号的话,那么光纤是优于网线的,这个应该没有争议的。
光纤的配套耗材,比如盒子,尾纤,接头,法兰,面板什么的,贵的能很贵,便宜的也能很便宜。
熔接之后要测一下线路衰减值,有些预埋的管子角度刁钻,穿是能穿过去的,但是衰减会变大。彻底改变比较难,调整一下线缆松紧可能会好一点。
验收关注差不多也就这些吧,只要家里没老鼠,预埋的线管,接头都是熔接的,光纤一般是不会坏的。
LisaSue
2023-04-10 21:14:15 +08:00
@txydhr 请问一下第三条,我打算弱电管里面穿一条六芯单模光纤,网上那种非铠装梅钢丝的尾纤能用吗.如果用运营商的皮纤的话,网上看了下皮纤最多只有四芯的.整条弱电管只有一个从地面上墙的 90°直角.
465456
2023-04-10 21:26:05 +08:00
@txydhr fftr 华为的方案:主从光猫,一套设备带着一个 8 口分光器,主光猫到从光猫那条光纤线,用光功率测是正数,用了分光器变成-18
txydhr
2023-04-13 08:10:53 +08:00
@465456 pon 结构就不谈了,一对多,要把所有接收端调到范围内。以太网一对一不用管
txydhr
2023-04-13 08:15:41 +08:00
@LisaSue 理论上可以,光纤穿管很容易,实在不行就重新穿呗。我是穿的单芯,多芯标准用法是进接线盒,分线,裸在外面我怕断。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099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