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娃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情和想象的很不一样

2023-07-20 10:13:03 +08:00
 eagles

作为一个程序员奶爸,自认为还算尽责,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去参与到育儿中。
-
孕期关怀,产检尽可能请假陪同,出生之后哄睡喂奶样样都来,还要代表老婆去跟育儿嫂勾心斗角,撕扯一些细枝末节,跟两边老人虚与委蛇维护关系;
-
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困难,也都还行。但是有些事情就是生娃之前根本没想到的。
-
儿保的时候社区医院的医生要求我们每天都吃维生素 AD 和 D3 ,连续喂了一个月之后,我突然发现我们是纯奶粉喂养,奶粉中已经包含足量的维生素 D 了。额外补的维生素 D 到底是不是该补,查了各种答案真真假假;
-
三个月的时候脸上长了湿疹,育儿嫂说要用金银花来泡水洗,拖拖拉拉最后也是痊愈了。但是一直对中药有所警觉的我,事后才慢慢察觉到,这不就是中药吗?恶补了小孩湿疹的相关资料,才明白真正的处理方法是保湿和降温。
-
老一辈全是一些神神叨叨的老规矩,《崔玉涛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指南》都买来看了,但是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感觉总是没啥人商量讨论一下,缺少一些真实经验分享。遇到一些发烧,咳嗽的情况,也都是手忙脚乱,哪还记得书里咋教的。
-
想办法去加点育儿群能和不同的人交流一下,真的是开了眼了。小红书上加的宝妈群,总共有三种类型:疯狂刷薅羊毛链接的;传销让你拉下线卖婴幼儿辅食的;号称闲置交换群,实则还是卖东西的;保险销售人员卖保险的。
-
V 站搜索了一下育儿,很多程序员确实已经开始当爸,或者开始备孕,比如:t/902209t/930980,但是没发现有人建立育儿群。
-
之前我在 V 站加入了上海群,感觉里面讨论氛围很棒,大家也都素质颇高,很多事情能有人帮忙出谋划策。既然没有育儿群,我就尝试建一个,可能刚开始人少,家里有娃或者正在备孕的各位,都可以来看看,不同月龄的娃和备孕的都能互相传递一下经验。
-
放一个我的 wx 号,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可以加我一下,我再拉进群。
base64:YXJjYWRpYW4xMDcy

1389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112 条回复
arvinsilm
2023-07-20 11:44:53 +08:00
我老婆加的最有用的两个群,一个是社区医院拉的,一个是生产医院拉的,都是差不多同时期的孕妇。
发现小红书是真的好用,很多需要参考别人经验的东西基本都是在这上边找的。我家娃干性湿疹,参考小红书经验治好,最主要就是保湿。
类似 AD 这种涉及到药品类的问题,孩子体检的时候问一句就行。另外不是出生时就会叮嘱 AD 一直吃到 2 岁吗。
之前在 V2 加了个奶爸群,里面各种胡扯闲聊的,呆了一周没看到一句和养娃有关的,就退掉了。
joyqi
2023-07-20 11:47:41 +08:00
小孩子的湿疹大部分都是捂出来的,老一辈带娃特别怕小孩冻着,现在这么热的天气只需要吧肚子盖一点薄毯就行
QlanQ
2023-07-20 11:54:46 +08:00
你如果这么忌讳中药
我觉得你的小孩子以后会遭很多额外的罪
很多小孩子吃的药,不知道是不是 西医药商觉得不挣钱还是咋的,
很多小毛病只有中成药,而且效果好的只有中成药
小孩子的西药,是真的不够好

小孩子最容易出现的积食,没有经验的就按发烧处理了
吃西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但是中药或者中医的推拉、揉搓很快就好了

古代的宝妈,在小孩子病的时候,用的都是中成药,比如往上数 3 、5 辈
liw2756
2023-07-20 11:55:15 +08:00
XXX 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情和想象的很不一样
恋爱之后,工作之后,结婚之后,离婚之后......
你都会发现很多事情和想象的不一样。
chuck1in
2023-07-20 11:59:03 +08:00
@QlanQ 这里不经说这个哦。
Snake2
2023-07-20 13:28:05 +08:00
@QlanQ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讲的小孩子吃中成药好的实际上靠是人体的自愈能力?安慰剂(中药)在小孩身上作用微乎其微哦,他们还小没有你这种执着的信仰。
AlpacaCode
2023-07-20 13:45:50 +08:00
“还要代表老婆去跟育儿嫂勾心斗角,撕扯一些细枝末节,跟两边老人虚与委蛇维护关系”
op 这个能不能细说一下,虽然我还单身,但我巨好奇有什么事情需要这样做的...
yiyongopt
2023-07-20 13:47:24 +08:00
对中药有偏见可以阅读下《药物简史》,我也是看完之后开始改观的
mainjzb
2023-07-20 13:51:52 +08:00
emmmm 解决湿疹的办法是保湿??? 我从小到大得过不少次小面积的湿疹。感觉很难理解。我自己每次得病了。都是保证干燥涂药,防止病发。😂
FakerLeung
2023-07-20 13:53:01 +08:00
需不需要吃维 D 我们一直都是听医生的。。。
zfy941
2023-07-20 13:56:26 +08:00
有一说一 育儿经验直接小红书搜 非常好用
NULL2020
2023-07-20 14:02:09 +08:00
一楼正解。结贴。
sortbylist
2023-07-20 14:02:58 +08:00
搜索下:怡禾(公众号、小程序),上面可以问诊。大人小孩子都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备一本《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娃生病了对症翻看,没有的就网上找文章了。
屏蔽“中医”,准备接受“循证医学”。
学会"尊重他人命运,放弃助人情节”,谁愿意看中医,吃中药,谁去,挺好。你娃我不推荐不鼓励,我娃拒绝一切中医。
坚持科学育娃,从自己做起。
作为娃的爸妈,应该负责起娃的一切,如果起冲突,包括爷爷奶奶、开中药的医生都无法决定,以你或你老婆的意见为准,出了问题你和老婆承担。要有这种觉悟,别想着别人来帮你,咨询是一回事,最终做决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上。在与娃相关的事情上,把别人的想法或意见当成建议,采纳不采纳,怎么做,最终在于你自己。
NoOneNoBody
2023-07-20 14:07:26 +08:00
一切入口的东西都算中药,不要信冬瓜西瓜夏天可以消暑,用的就是中医降火降热的理论
不展开了

一切都在预想范围内的话,你的孩子应该是机器人
善意提醒,孩子将来读书、发展,也不要强求“和想象的一样”,这样他才是人
spacebound
2023-07-20 14:20:47 +08:00
@eycode 刚生完娃的回复你,有些社区建档是可以省一部分检查的费用,但是不会“省得多”,这个得你去社区问。我们是直接去的省一院,因为医院要求要在医院生,必须在医院建档。so ,你看媳妇想去哪个医院生,直接挂产科的号,听医院就行 O_O
wonderfulcxm
2023-07-20 14:22:45 +08:00
@yiyongopt 你真的读过《药物简史》吗?还是只听过书名,它批判的就是中药这种啊…

作者推崇的是循证医学,认为真理并非经过专家慧眼一识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你提出一项理论,就要对其进行检验,而且只有某些检验方法才真正可靠。这是科学精神和实证主义。中药有如果有这些检验的话就没那么多不良反应尚未明确就上市的药了。

说到实验,中药恰恰提供了反面教材,《药物简史》这书中特别举了一个北宋《本草图经》记载的中药实验:为了测试党参的效力,一个含党参跑三五公里,另一个不含跑同样距离,含的人呼吸均匀,不含的人气喘吁吁,于是就证明党参有效果。然后这样的观念成为官方建议,成为中药的理论了。代代相传。

但这个实验问题是单次实验、样本太小、样本之间的差异也无法区分,得出的结论不能成为证据。
aiwoshishen
2023-07-20 14:30:38 +08:00
v 站有奶爸群,但是没育儿群
jerry12547
2023-07-20 14:35:14 +08:00
国妇婴有群的,都是宝妈
fxxkgw
2023-07-20 14:41:30 +08:00
遇事小红书搜就行了 无论上面女拳风气多浓 但遮不住母爱光芒。。
hopingtop
2023-07-20 14:44:21 +08:00
还是把娃看的太"金贵"了!
当然每个家庭不同,如果围绕孩子转,那自然会多很多辛苦。
有时我感觉孩子到成了家长的一件 "投资品"
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大人承担多了,孩子自己就承担少。
当然有些东西也是天生的。
多数家庭,家长给予正常的陪伴与多点耐心,其实就很好了。

如无特殊条件,真没必要事事都参考书,和听别人说,多数情况下只会更累!

与孩子保持好边界挺好的!形成习惯,双方都能理解,能沟通,我现在更像是我儿子的合作伙伴!

PS: 我也是一名奶爸,2 男娃,上述只是我的一些碎碎念和个人观点。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5820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