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留学生,想找一份 Angular 的远程实习补贴日常开销

313 天前
 Char2s

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 CS 专业,Node.js 软件工程师,Web 开发者。项目经验丰富,开源社区活跃,开发有数个开源库和应用,极度注重架构设计,重视项目质量。自高中起即积极自学软件开发,因基础扎实热爱开源,高中期间在知乎得到不少关注。

家庭条件并不好,家里人自从高中起就很支持我计算机方面的兴趣,纵使之后可能得卖掉自己住的房子也坚持找中介送我去美国深造。在美的一个学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国的物价对于留学生来说有多贵,几乎不敢买东西,但苦于未成年并且美国不允许第一年找实习,也暂时没找到途径打小黑工,没办法自己赚钱。

上个月刚过十八周岁生日,但直到最近才突然意识到可以在国内找实习了。。由于 Angular 在国内工作机会并不多,招聘网站上并没有什么实习机会,于是来这里碰碰运气。

简历( OneDrive ): https://1drv.ms/b/s!ArmN_DYQwMC8g-BEiie287s3b88WPA?e=waNeFu
这个链接里的简历里有些信息删掉了,因为不是很想在公共场合透露太多个人信息。。
这也是我的第一份求职简历,如果有发现有问题麻烦狠狠地告诉我!非常感谢!

有意向招实习生的请狠狠地联系我!开学期间我也能干活!!
邮箱: char2s@outlook.com

540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ngular
58 条回复
Joker520
312 天前
你找远程工作,真的不建议你找国内的,时间差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国内的钱是真的少
c1462066778
312 天前
挺厉害的,想了解一下为啥前端学习的第一个框架会选择 ng
roundgis
312 天前
ng 感覺外企用得比較多 而外企不會通過這種途徑找開發人員
bthulu
312 天前
@Char2s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选择留学和考不上大学联系在一起.
我还回答你这一句, 因为你是花钱留学的. 大家伙想象中的留学是奖学金公费留学, 花钱留学的, 给人的印象不就是大老板儿子出去镀金么?
enchilada2020
312 天前
加油加油
beyondex
312 天前
楼主技术不错。btw ,rxjs 这套初看很惊艳,但是写复杂应用学习成本挺高的,硬着头皮基于 rxjs 搞了几个挺复杂的项目后,决定彻底抛弃它。。


说一下感受:
这东西,看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实际除了个别场景,大多数场景下它相比传统形式,反而会让代码更复杂。

会链式污染整个代码调用链,任何地方用了 rxjs 按照规范就得 rxjs 到底(除非 .ToPromise(),但这样引入 rxjx 就没有了意义)

由于内部额外多了 setTimeout 操作,搞得代码堆栈丢失了,很不利于调试


我当时用了 ngrx 做的状态管理,这个状态管理框架的各种操作也都是通过 rxjs 的。

ngrx 的设计理念挺不错的,不过用起来有的地方不是很满意,后来自己搞了一套 store 状态管理框架,顺便也脱离了 rxjs 的 pipe operator 地狱。
Char2s
312 天前
@yanghanlin 哈哈谢谢! Reply 最近正在逐步适配 Gmail API ,也实现了更多邮件的操作,有空一定要看一看哦!
Char2s
312 天前
@c1462066778 Angular 并非我学习的第一个前端框架哦。入门前端时学的是 Vue ,当时还是 Vue 2 ,在深入学习了一些软件工程的基础后,便隐隐觉得 Vue 和 React 的设计都比较草率,正好通过 Nest 框架了解到 Angular ,深入看了一下真的被这个框架的体量和设计感惊到了,便果断转 Angular 了。回过头看,这个选择真的为我带来了很多很多软件工程上的知识与实践
Char2s
312 天前
@bthulu 留学的正规途径就是递交申请,找中介也只是找个人带你走这个申请流程,能上什么学校看的还是自己的实力,我不觉得这跟镀金有什么关系。
反倒是你说的奖学金公费留学,有多少比例的中国留学生是以这种途径出去的?就不说有多少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跟学校领导不搞好关系能拿到这样的资源吗?
Char2s
312 天前
@beyondex 我在初用 rxjs 时也遇到你这样的问题。如果做不到以 stream 的方式来思考,确实 rxjs 很多时候会使应用复杂度更高。

然而真正掌握这种流式思维后,你会发现引入 rxjs 本身就意味着整个应用都应该采用 rxjs ,当大部分数据都以流的方式呈现,或是很轻易地能转换成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整个应用各个部分的状态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方面控制,很多先前很繁琐的操作在数据源全部变成流后可以通过操作符非常干净且轻而易举地实现。

遗憾的是,Angular 对 rxjs 的态度相当尴尬,其组件的 Input 并非是流,这也导致了很多 Angular 开发者,包括我自己,在一开始完全没办法做到流式思维,因为数据的源头并不是流。这也导致很多 Angular 开发者的开发体验相当糟糕,只能说是一个设计失误。

对此,我的解决方案是:

// prettier-ignore
@Input(“value”) set valueInput(v: string) { this.value$.next(v) }
value$ = new ReplaySubject(1)

一个 Input 占三行代码,我承认这很丑陋,但它真的非常实用。

幸运的是,即将落地的 Signals Component 提案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组件的 Input 变成了 Signal ,而 Signal 与 Observable 之间可以非常轻易地互相转换。可以看看我之前关于 Signals 提案的文章。

我的 Reply 应用对于 rxjs 的运用也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https://github.com/TheNightmareX/reply
loveumozart
312 天前
如果不是到了不打工就会饿晕的地步,最好是做一份能够在长期也能产生收益的事情,而不是用劳动时间去交换
loveumozart
312 天前
我觉得不太建议在这样一个阶段来找技术性的实习,如果能找到在美国的实习还好,这个阶段找国内实习你的竞争力不高,而且你也没有利用好你的优势。

美本留学毕竟是少数,从我的角度看,你就算去做留学中介,或者在留学这块慢慢积累一两年,可能都比你去做技术性工作实习更好一些,因为你也说了你是为了补贴日常开销
hyhnm
312 天前
TualatriX 最新再招,可以试试

https://imtx.me/blog/markmark-part-time-job/
hyhnm
312 天前
@hyhnm 搞错了,TualatriX 就是今天发的招聘
Char2s
312 天前
@loveumozart 唔。。确实很有道理,我会继续考虑的,非常感谢
Memoriae
312 天前
1. 同样作为留学生表示同情,我不认为学校本身的文凭主义/文化资本有什么好对比或被讽刺的,正是因为美国的教育资源过于丰富,而越来越多本地人认为“不值得读 Bachelor's degreer”,而且相当多中国家长的认知对美国教育过于美化,也有可能是被中介瞎推荐,据说能留在美国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 家庭条件并不好,家里人自从高中起就很支持我计算机方面的兴趣,纵使之后可能得卖掉自己住的房子也坚持找中介送我去美国深造。在美的一个学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国的物价对于留学生来说有多贵,几乎不敢买东西,但苦于未成年并且美国不允许第一年找实习,也暂时没找到途径打小黑工,没办法自己赚钱。

2. 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你回顾下最大的支出是什么,我的观点是只要避免非理性消费,就能省下很多钱了,而不要从必需品中省,例如某些课程要求买的 textbook ,当然有盗版也是可以接受的,而父母送你过来正是想你好好读书,多参加 seminar 、workshop...

3. 我没有计算机背景,但我自学入坑 Next.js ,而 Next.js 有[Who's Hiring (July 2023)]( https://github.com/vercel/next.js/discussions/52399) 专门招聘的地方,我认为也很符合你的要求,从经济学人的角度来看,Angular 的市场份额实在是太低了,并不只是在国内使用的少...
Memoriae
312 天前
4. 签证问题基本无解,和你提到的一样,就算是校内也有一定的学分满足/GPA/专业限制,但考虑到国内实习的工资和你的机会成本,可能不符合你的期望。

5. 了解下 freelancer ?美国对自由职业相对友好。
fzls
312 天前
@SeaTac #4 读的是本科吗-。-我第一眼还以为是美硕,美本好像比硕士贵一大截
strrng
312 天前
00 后三年软工经历属实震惊到我, OP 好强!
rpman
312 天前
表示同情。我的基本态度就是尽量把本科的时间都用在投资自己身上,多从类似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的部门争取资源,生活没严重困难的时候不要当赛博黑奴打工。
如果万不得已真的得靠写代码维持生活,我建议:
1) 坚持不坚持 Angular 得看供需。如果你发现 Angular 岗位投简历没人捞,也没有 Junior 的招募,那就及早止损。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但我比上面的老哥稍微乐观点,小众从来不是放弃的理由:)
2) 少点关注术,多点关注道。好好花时间在计算机的大课上,比学 n 个热门技术都有用。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5907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