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岁从外包主动辞职独自移居东京---伟大与失败

289 天前
 FeifeiJin

写在最前面,其实这个帖子想写很久了,最近看到30 岁从大厂裸辞全家搬往英国的故事(上),这个帖子,感触颇丰,也终于将自己的个人经验 soon 出来。

我的经历也分为三个文章吧,并不是完全想效仿那个 op 的结构,而是我自小都钟爱 3 这个数字,无论打游戏的时候拿的是 3p 的手柄,还是考试名次,还是任何其他事情。

見極めてまで見られる 在看透之前先被看见

人类的悲欢喜乐会相通但也不相同。每个个体对于世界的认知都取决于自己对世界的定义。 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我希望从我的 tiny life 里也能给打到大家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以及我在很久之前有一个前置帖子,算是整个经历的序篇:
[人生商谈] 因为疫情选择外包,待了两年


我的伟大与失败

先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目前 33 岁,出生于一个西南三线第一(我心里)的省会城市。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十年有余,刚毕业前 3 年在家乡城市工作,之后移居深圳并工作 6 年有余。现在居住在东京也已有一阵子,在东京的时光里,部分在语言学校,部分在正式的工作环境。

关于日语的学习

计划移居

我的移居从来都不是突然受到刺激的应急反应,我总是喜欢按照一个计划表去做事,把计划表里面的事情一件一件杀死,会令我非常舒适。但有时候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那时候我会焦躁不安,可我不会焦躁太久,而尽快去寻找一个解决方案,不要抱怨眼前的生活,你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自己对它的定义。


关于爱情,大家都是找到了爱情那然后呢? 关于东京,我来到了东京,那然后呢?

社交困境

好不容易来到了日本,认识的基本全是中国人,也有幸交到同学关系外的一个好友。这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却也在情理之中。人更愿意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社交来说,也应该是基于兴趣而非国籍或其他任何东西。刻意去做的事情可以取得成功,却会活得很累。本来就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没必要强迫自己。我在东京大半时光都是这个朋友度过的,我们的友谊也十分简单,平时也不瞎聊,周末我有出行计划、吃饭计划之类给他发讯息即可,除了户外登山露营之类他都蛮随性的。这是我想要的社交关系,少而精,而非多但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学时期认识的日本人,可他居住在福冈,我们的见面机会想但至少。还有一个想要学习中文的日本人,我们和每周碰一次面,日料/中餐换着来。我和他约定了一个规则,两个人尽可能讲不通国家的话。 对于所有想要出国的人,社交困境时你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这个难题即使是在国内也存在。有一个 op 的帖子深入我心,帖子找不到了,总结就出国时候越年轻越容易融入国外。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我想补充一些东西,就是超过三十岁,你别说让我在日本荣日日本社会了,你让我在从小长大的家乡,去认识一群当地的新的朋友,而且要融入他们之中,这对于我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关于社交,我也自我和解了,无论中国人的的圈子还是日本人的裙圈子我都没想要融入,我只希望在我去露营、去看演唱会、去拍星星时候会在路上遇到兴趣相投的同伴,我不仅不在乎国籍,我连是人是鬼都不在乎.

生活节奏感的丢失

关于生活节奏遗失,来到日本后整个人变得更加懒散,虽说每天要去语言学校上课,但除此之外的时间都需要自己去掌控。生活节奏完全丧失导致丧失了对时间的掌控,每天都在临近睡觉前才发觉时间早已流逝,又周而复始的浪费生命。
生活节奏感的丢失,也使我对于日语的热情完全丧失,你到了这边才发现。无论你在中国日语考了多少分,刚刚到这里你永远是一个文盲。你日语学得再好,到这里都像是计算机的归零键一样,你每开一次口,身体里的触发器最终按下的就是那个归零键。

时间管理困境

时间的紧迫感没有正经的工作,也丧失了目标, 在这种状态下完全丧失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对于时间没有零星半点的紧迫感,一天之中可能除吃饭睡觉外,正经的事情一天至能做一件。我之前有稳定工作时,我可以把时间管理得井井有条,因为你知道每天可利用时间只有下班后的 4 小时,对时间的把控远强于现在,丧失对时间的紧迫感这件事简直和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曾经在深圳,

起初的时候,每天的生活节奏和时间掌控都是无力的,基本只有吃和睡和打英雄联盟手游,我甚至把它打到了傲世宗师,有的英雄名次打到前 50 。 最近也渐渐习惯了东京的节奏,也在尽可能努力找回到之前的节奏。

还是入职华人派遣

入职华人派遣公司,也是在我计划之外。 我本想努力提升自己日语和英语以及面试水平,而能争取到一个日本大型企业的机会。但也如前文所述,你过去的所有行为都结成了未来给到我的果。正是因为到了日本后,啥也没干。整天除了睡就是吃,只有周末会出门旅游下。对于未来的计划,几乎戛然而止了。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导致最后还是去到了一家论坛里“人人喊打“类型的企业。 关于这个工作,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我先按下不表吧。

我想我的失败在于:我来到了东京,可然后呢?然后就在这里让人生前半生宝贵的经验全部归零。


写在最后:其实想给这个文章配个曲,因为我小时候写 QQ 空间最爱的就是配曲这件事,因此即便本论坛没有这个功能,我也要配上属于这个文文章的曲子。

《 lost 》
这首歌由凯蒂佩瑞创作于她刚刚离开加州到三藩市时期,作为一个为了实现自我梦想的外地移民,在移居到新城市时,将所感受到的种种情绪全都记录在里面。
so many fair weather friends
花花都市 party 里交到的多是酒肉朋友。跨越第一步,移居后所感受到的落差感,以及到了三藩市然后呢?都让她感到疑惑不已。我也是一样的,存了点钱,也终于从深圳来到了东京。可然后呢?然后我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里面。前面几个月每天蜗居于二十来坪的出租屋里面,日语也从在中国大胆开讲变成了怯怯懦懦。而在求职过程中,自信也一点点丧失掉。这种深深地迷失感,令我感到身体上不适。
my mother said i should come back home, but can't find the way, cause the way is gone
每每从深圳回家乡,我都知道我只是一个归家的异乡人,我需要的视听享受,在家乡是没有办法频繁感受到的,所需要的精神上的共鸣,相对而言也是较少的。我也深刻知道有朝一日定会回去,只是不是现在。
have you ever been so lost? know the way and still lost?
人生里非常重要的三个决定:

  • 其一是在过去二十几岁时决定前往深圳
  • 其二便是现在三十岁出头来到东京
  • 其三便是在未来四十时去往纽约

但在前进的路途里,总会陷入一种迷茫状态里。这些时候我都会听这首歌来自我治愈,这就是歌词的力量,这也是励志天后的正能量歌曲的力量(其实是口水歌天后早期歌曲的力量)。我总能在这首歌里感到共鸣和从迷失里找到前进的方向,我想这就是我被凯蒂佩里歌词所打动和一直钟爱她的原因。

下面是一些自己拍的照片

626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63 条回复
FeifeiJin
289 天前
![hitomi]( https://imgur.com/OiCaJjS.jpg)
补一张妹子图
Figma
289 天前
谢谢分享, 会不会觉得孤单, 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javahuang
289 天前
祝福 OP
newledge
289 天前
向大佬学习!
lhx2008
289 天前
看完了,我选择一开始就在深圳躺平,哈哈
leeolsen
289 天前
哈哈哈啊哈赞,我也非常喜欢日本喜欢东京,有很多朋友今年都搬去了日本。希望今年可以有机会再去玩。
wensonsmith
289 天前
祝福,人生不过一场游戏,愿你玩的开心
mauve
289 天前
我很喜欢 OP 你说的人不一定要在一个地方一直待着的想法
期待后续的帖子
billytom
289 天前
照片拍的真好,文字也情真意切,祝楼主日本发展顺利,人生啊,有时候突然就调转了个头,或许你会很多感慨吧
naminokoe
289 天前
@Figma 管那么多干什么,至少不用担心被封城
aireason
288 天前
看完了,挺喜欢的文章,等待后续
celisee
288 天前
感谢分享,等待后续
marc2017
288 天前
厉害,写得很好了。你已经努力那么多年了,休息个几年也没关系的。人生路还长着呢。
QAQGan
288 天前
大佬拍的照片很好看
a0z9x7
288 天前
日本去旅游挺好玩的,定居肯定不行,太不安全了,虽然和平了几十年,但我一直觉得和平是短暂的。待几年去美国挺好,目前这个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是美国,其次我觉得就是国内。
a0z9x7
288 天前
@a0z9x7 当然我说的安不安全是指本土发生战争的概率大不大,不是打架斗殴或者枪击案之类的...
meteor957
288 天前
照片不错哦
NanoApe
288 天前
@a0z9x7 好奇下你是基于宏观层面下的判断吗?因为我感觉美国并不安全啊,枪击案之类的
thisrabbit
288 天前
感谢分享,期待下一篇文章~
gpt5
288 天前
我一直觉得"无法融入"是个伪命题,
我 tm 在中国都不去"融入"谁,干嘛去了外国要融入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5936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