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以寻找组队做产品的讨论社区

262 天前
 softlight

目前有很多人,都有想法去做一款产品,既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有可能还可以挣到钱, 反正人生也是无聊。但是, 一个人很难什么都会, 从产品概念、到设计、以及开发,最终推广。

有没有一个社区, 可以将产品、开发、设计等等相关的人员聚集在一起的,可以发起一个想法, 在上面寻找合适的人,一起去讨论,一起去推进做一些东西。

毕竟,有一个团队,就能互相讨论, 互相推进, 总比一个人什么都自己扛好。

好像目前没有这样的社区

111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0 条回复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果然我一说要骂人就清醒了哈哈哈哈哈哈。我感觉是这几点,1 我们的教育以挣钱为耻,以谈论金钱为耻 2 我们的教育以打压自我为主,以自我 pua 为主 3 我们的主要资源掌握在大老爷手里,我们没有背景无法进体制,就只能在竞争最严苛的领域例如计算机里面卷 4 当经济下行,3 这一块的市场迅速萎缩,就各种开始无效内卷,本质是资金抽走,无人投资,或者消费下降,无法回款,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上层人套现离场 5 这一点最重要,那就是能吃苦念计算机又没有自己到处忽悠人的这些人,本质还是相信是自己能力不行 6 这群人家庭价值观又传统,一到年纪就随便结婚认命,不然怎么会有苏享茂事件。 回头一看这 6 点,哪一点不是被教育灌输的。 如果一个人在十多岁就辍学进入社会,他会很快明白要么弱肉强食要么早点进体制。但是一个人在 25-30 岁明白,他只会认命。

再有,房子只是转移财富的道具,10 年前一个强二线城市的房子就 6000 ,你们这种学历的收入 20 万没问题。现在变成 3 万,(我所在的强二线),收入的确有上百万的 it 产业,但是这个岗位少压力大,容易猝死。所以问题在于货币,跟努力没关系。要么就把货币为啥一会儿被稀释一会儿又值钱,研究清楚。强二线城市是最后的底线,你至少要活在强二线城市。其余城市买房亏亏亏。这三年亏掉首付加十几万利息的人比比皆是。

找对象,认知能力一致的,别总盯着年龄身材脸蛋,就是没谈过恋爱的人才爱脸蛋,你咋知道不是科技脸。要至少能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又人品好的,穷都无所谓,最怕的就是两个人,一个人挣钱存钱为长远打算,一个人天天日日花费被各种亲亲宝贝的主播骗个干净。一个人她时间花到积累自身,积累人品,努力向上,她就必然不如那些天天花在打扮上的人那么漂亮美丽。毕竟坐着用电脑,多容易长胖了啊,哪里有这么多九头身美女。同床异梦最痛苦了。更别提什么结婚就一定要买车,你明知道现在车子,一天比一天便宜,不拿去买父母的健康保险,拿去买车做脸上贴金的事儿。当然现在这个房子车子绑架各位父母非常严重,所以只能说,认知能力一致的人,晚点认识晚点恋爱也没关系。年龄就更别提的, 你让一个刚工作两年的女生明白这些?不可能。年龄歧视,其实绑架男生也绑架女生。大家最后都认命了苦苦熬着。不然就勇敢做自己。

再等等,房价远远没有到底。现在已经着急了。各种政策都出来了,谁是傻子了?谁买了?以后房子就是居住属性,它金融属性会慢慢消亡,多存钱就行了。钱会越来越值钱,世道反转了。一个时代过去了。以前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现在买房,你过两年看它连成本价都出不去。至少我这强二线核心区学区房都在跌,远郊就更别提了,什么破开发区,要建造成周围 5 省最大最强的 it 产业园区,疯狂跌价呢。各种 app 都是假的价格,lian 家这些 app ,假的价格挂着骗人呢,成交价根本不是这样高的。 你多加几个不同城市的同城群,买房群也好,什么历史群也好,总会有人说自己的房子又跌了,就知道真实价格了。不过最好还是找个机会认识中介群,那里面才是真的销售情况,真价格

但是对于你们来说这很难,你们所处的群体里有 同辈压力,于是你们不是在加班,周末也是在看论文学新技术,不然就是在上什么课参加什么技术大会看什么大佬分享。就是因为这样即使你们智商很高也被套住。 因为真忽悠的人不需要智商,就爱贩卖焦虑。只要你去当个房屋中介一段时间,必将彻底了解这个疯狂的骗子产业是怎么骗人钱财的。

哎你要给你那群朋友说一说啊 别被骗了啊

家里是农村的,那么就要保护好自己的农村宅基地,在上面盖房子,这将是以后鸡郭唯一不会被收房产税的建筑物了。农村父母给他们交好新农合,不管别人再怎么说这是骗钱,这个必须交,一年几百块。涨价也要交。至于种地,那就是随便种种随便卖卖,几毛钱的小种子买了种种。但是要是要投入十几万几十万包场承包,什么投入现代化农用机械搞大规模种植,那就千万别搞,这都是关系户的天下,他们以后一定会搞。主要是风险你无法承担,万一不给你包销呢,你的产物只能烂在地里面。但是关系户可以以什么 fu pin 名义,强迫城里人购买,不知道你买过没有,贵的不行呢。

家里要是城市的,是老家县城或者小城市例如三线四线,那就还是要父母医保交好,有钱再买点商业保,但是千万别瞎了买什么保险公司的理财。理财就是拿你的钱投给房地产,亏了你一毛没有。保险产品好点,这个破保险公司要是垮了,他们看在这是保命的产品的者这面子上,会找一个另外公司来承接这个保险公司,改一个新名字,继续是一个保险公司,原先的保单也是有效的。但是别看什么漂亮妹妹坐在高级 办公室 cbd 里面你就一下眼瞎就买了。一个赛一个都是骗,只推荐佣金最高的款给你。要在家自己看看条款,仔细的看,多对比。这些就是周末不能加班才有时间做。

哎你们要是不能胆子大一点 一辈子都过的非常辛苦
你们已经被你们的 it 产业,这个技术无限进步的行业给培养成彻底的小乖宝了!!
就问一句傻话:it 产业是不是世界性产业? 当然是了!! 哪个技术不是全世界流通,你们接受的哪一次挑战,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 某某国一个什么新技术出来,就能让很多人失业! 既然如此,我工作承受的压力和挑战都是世界性的,我的生活成本,家庭成本,凭什么是局域性的?房子能进口的话,咱房价就是 3 折。 奶粉不是高关税的话,大牌奶粉是现在的 3-5 折。 脑子能进口的话,咱找个认知能力一致的人,太容易多了。 家庭观念,传统观念,能给进口的观念混合一下的话,就没这么多强势父母,不和谐的家庭了。土地能进口的话,人人都是大别墅了。

凭什么当我们挣钱的时候接受全世界最强的挑战,咱们过日子的时候,却是被严格控制的一点点破资源都要抢来抢去?
不生气么? 抑郁个大头鬼? 不给他们几个大耳光,自己就要郁闷!

还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全世界没有比中国的二线和一线 it 行业的人更努力,更智商高,更聪明,更平和善良不惹事的人了。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我才知道这个论坛不可以删除自己的回答或者删除帖子或者隐藏设置为仅对话者可见。哎 我可能说太多了。 怎么办好呢 注销账号吗 本来想着你知道就行了 。 这要一直放这,我也觉得不太好呢。
softlight
256 天前
@tita007 帖子已经下沉了, 这些信息其实也都是公开,大家心知肚明的。几年前已买房上车,虽然,不是在最低点, 但是,基本上还好。 昨天,还跟我一个朋友说,现在虽然房价降了,但是, 买房上车也要三思。如今的环境,背上房贷,很可能会成为一系列生活的焦虑的导火索来源。 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工作内卷,如果,仅仅只是靠工资维持,最好就别上车。但是,现实就是房子跟很多的利益相绑定, 就如一个枷锁, 每个人却都是主动上套。 所以,我也在考虑的是, 当前的城市, 我留下的原因是什么,仅仅只是上班找份工作挣钱么。如若没有其他的, 是否回家可能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你买房了啊?那好吧~~~恭喜恭喜~我的确是第一次使用这个论坛我不知道了/ 这就是个套。不过听起来还在你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嗯~~哈哈 早知道你买房了我就不说这么多了,抱歉抱歉啊。有点打击人了。不过我说的是实话就是了。其实你可以出掉,及时止损。你要相信有脑子清醒的女生的。只是稍微少一点罢了。没有房子的时候,保险这些也是可以搞定的。只是你需要做一些调研。在主流办法之外,一切都可以单独做到的,成本也并没有差异。媒体最大的功劳就是让你相信,主流选择是唯一的选择,实际上并不是。5 以上的贷款买的房子,利息和贷款的总额接近 1:1 了。再加上日日上涨的医社保。即使止损也没什么。主要是让你们觉得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但是其实你看到了到处都松绑了,以后房子到处都是,我就是这个行业的只是我现在离开了。以后到处都是房,只会买到你不想买罢了。不规范租赁市场,也是这个理,租赁没有安全感,就会赶紧买。在人性的恐惧感面前,智商高反而容易被蒙蔽。 你真能的考虑看看,即使现在降到 4.2 ,仍然利息和本金约等于 1:1 。 这样以后有好的机会你也不敢的。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不管你要回哪家,强二线城市是底线了,除非你不生孩子。但是男生说不生孩子的到中年都会生,所以不要轻易被这些时髦的理念洗脑了,强二线是底线。强二线对你们来说应该不难,很容易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不过口说无凭。你随机关注几个二线和一线城市最核心区域的房子,一直关注,就知道市场价格了。要么加几个中介,得到真价格。要么在 lian 家上面问上面的中介,得到成交价格。要么加入这个小区的买卖群。总是 app 上的价格是虚假的。你知道数据走势你就懂了。你们最擅长的就是一切讲逻辑和数据不是吗? 这样自己有答案了。还有个办法就是把自己房子挂着买。自然就知道市场真实的温度了。
softlight
256 天前
@tita007 这个我有关注的,我入手的还算早。目前还算小赚。 但是, 唯一现在考虑的点是, 或者很重要的一个决定是, 到底,是否要离开当前的城市。 因为,以前因为互联网行业,这里的机会比较的多,但是,最近几年,明显已经不行。也就是,呆在这里的主要原因,都快立不住了。 况且, 估计未来几年也不会有往好的趋势。 如果离开当前城市, 回家既可以躺平一段时间, 也能找找新的方向, 离父母也更近。 未必只在互联网行业上, 况且,只要有电脑, 其实在哪都可以写代码, 只是,如果是想找份好的工作, 那感觉是不可能的。 这种决定, 可能就是影响自己一辈子的走向,也不敢冒然去做。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哈哈我也是这样 在哪工作都可以,不过最终还是会找个正常点的地方。父母这个我考虑过了,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就是这样的惨,但也不是没有选择的。花钱请人就行了。离父母近是好事,但是思想会被控制。渐渐会失去真实自我了。再有如果你去一个正常点的地方,他们或许也能跟你一起去的。不能总是后撤,这是最保守的选择,但是你也知道这是竞争最激烈的选择,因为大部分人都这样想。花钱请人只要好好筛选还是有靠谱的可以依靠的人的。相反我不会靠亲戚,因为掺杂情感反而更难以讲道理。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局,即使几百万的房子,医疗仍然是没有保障保障很低的。所以我发现我看懂这个局就是因为,怎么这么贵就买这一点东西呢。其实大家要的不是房子,要的是劳动产出能保值,生活里的风险能转移,但是只要买过保险就知道,咱是高价买低品质的服务,短期难以解决。所以防守还真不如进攻。后撤其实更会让自己没有选择。哎 一听又是一个一线城市 真累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其实我想说的只有一句话。那么多 debt 最后会以一种我们不情愿的方式落到我们的肩膀上,变成上涨的物价,油价,电价,不准买油车只能买电车,或者不准这个不准那个,升学砍一砍,分流分流去职高,或者下跌的房价。emm ,我只能说我什么都没做没欠,但是要一轮一轮为别人背 debt ,觉得这事一辈子轮回无数次,且干不完且太累了。
softlight
256 天前
@tita007 目前就已经显现了吧。房价下跌,很多人还不上房贷。 只是这个周期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就像繁荣会过去,失落也最终会过去,但是, 这个时间多久,谁也无法预测。 只是,每个人都在这命运的齿轮下,一步步的被碾压而已。 或者说, 因为自己没有认知去预见,最终周期到来的时候, 只能吃下这个现实的苦果。 那种有预见性的, 又有执行力的,真的是世间少有啊
tita007
256 天前
@softlight 我说的是 difang 债,chengtou 债。不是个人房贷。倒不是执行力问题。发现自己绝对做不了,就立马能放弃了。相当于让我一个人移开一座山,这明显不可能嘛
softlight
256 天前
@tita007 最终消化这些债务的方式,可能就是印钱吧。 估计物价又要涨涨涨了。 希望明年, 有所好转吧。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我们对于社会的现状,已经知道的太多了,所以认命的太多了。你问问 gpt ,它都能讲清楚了/知道太多最后就是什么都做不了。还不如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重新来过
softlight
255 天前
@tita007 是的,反正我们也做不了什么。 恰恰现在互联网太便利, 到处能看到贩卖焦虑的信息。 反而,以前的人, 什么都不知道, 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这个世界其实从来都没变过, 拥有财富以及掌权的一直都是那些少部分人, 我们知道的太多, 却又什么也做不了的这件事, 反而深深的加剧了我们内心的不满和恐惧。 所以, 还是少看点新闻,媒体, 少刷视频, 做好当前的事,以及自己要做的事吧。 目前, 只想先做好自己的工作, 然后, 再想想看,为自己以后可以做点什么。 把自己当作一家个人公司来经营, 工作只是服务好我当前的金主, 但是, 必须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增长的业务。之前的失败, 也让我这几个月一直在复盘, 以及反思了很多, 希望这些教训, 能让我去打开一些另外的思路,以及自我封闭的执念, 将所有的惯性思维碾碎, 再重新拼装起来吧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你一听就是成绩很好的那种人,工作中也是认真负责有责任心的那种人 哈哈哈哈哈 别复盘了直接把现成的套路全部抄一遍就行了。就是我以前也觉得创造要做点新东西,要复盘要努力什么的,就是和大家好好念书出来的人一样,最近一年的感悟就是,即使是抄他人的套路,因为天性善良又老实,你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会 100%照抄的,你从中扣减的那部分,就是适合我们这种人自己性格人格人品的那部分,这部分是骗不了人的,因为你做不出来你就是做不到,违背不了自己就是违背不了。为什么我说不要复盘呢。因为在没有把他人套路抄完一遍感受这个市场,对你的东西的真实反馈之前,你的复盘都是基于之前的作为一个员工的思维和视角,就是说,复盘了也没用,要么找一个社会野蛮生长的没有太高学历的人指导你复盘,要么就是抄一次套路。旧有的思维和视角复盘过来复盘过去,都是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面思考。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问题就是,那些最重要的点是 "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的部分 不是 “我已经知道,但是还可以做的更好(优化)” 的部分

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你们一听不是在上海北京就是在杭州,那么就是竞争很激烈。但是作为个人来讲,你做个小项目一年多 10+不就是很好了嘛? 那么你们在工作上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对吧,毕竟都是对标国际大厂做些类似产品,即使在小单位,上面有大厂,大家也会看齐大厂的标准之类的。于是就是一群能力特别强的人互相卷,卷出来的东西质量又高但是彼此竞争激烈。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但是你看那些做小副业的,很多都是普通倒不能再普通的产品,即使放在你的眼睛之前,你也看不见的。例如教人认汉字。这些需要什么智商嘛?不需要,你把汉字配上发音,配好好看的背景就行了。但是这些普通的人的需求,是如此的下沉,根本是入不了高智商人群的法眼的。但是这就是一个真正的需求。不是每个人都要在顶尖的领域卷。反而顶尖领域太过于激烈了 ,因为基本上就是公司未来的高度了,大家疯狂砸钱不是为了做好产品,是因为怕自己失去了下一波浪潮。这些身价 11 位数的人就该操这份心,我们操这份心干嘛呢。服务好一小批人就行了。可以是不认字的农民伯伯,也可以是陪着小孩读故事书的妈妈例如她自己就是中专毕业很早成家立业。在我们看来随处可得的信息,随时可以掌握的各种新出的模型啊,工具啊,或者自己编程一个工具啊,在他们看来就是天方夜谭神奇之物。

人生最难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果你周围人都穷尽了当前的资源找到了最优解,那么你后来者,没赶上,要再想做点什么,一般都是不在当前的这个领域内能找到答案的。就是我觉得最难的就是 “我不知道什么是我不知道的”.然后这部分里面就有答案。就是随机的时候我往往效率很高,专注本身我反而和他人做的一样,那我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又不爱拍马屁。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随机乱晃乱逛,一定是有闲暇时间,或者财务稍微没有那么紧迫,或者不追求 27 结婚 28 生孩子。但是这里的理工人都没什么安全感,基本上也会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就是这样是很难内心松弛,给自己时间的。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你们这么乖,这么努力,恰恰应该偶尔往回退一步两步,看看那些讲话价值观输出的人,自己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是真的奋战到底还是很快套现离场。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如果你们都觉得无奈,这世界其他人更没能力了。你要相信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但是暂时还不属于你们。从内心来讲,你要相信你是主人,而不是你永远是一个次要角色,你要把自己当成是主人。找回这种自信。技术的世界需要谦逊,这很正常,因为全世界的天才一起卷,当然觉得还需要努力咯。但是回头一看,人家是 X 倍大于我们的人均收入,Y 倍的社会保障,,所以我现在就是悟了,不需要比能力,因为起点根本就不同。人家工作 955 ,自然有闲暇时间发明创造更新的技术,我不处于这样的环境,那我就直接使用他们分享的工具,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例如发掘农民伯伯需要认字这个需求。人家那没有这个需求,他们的需求都被很好的满足了。所以他们可以去做什么基因探索长生不老药的研究。最终还是差异化,成就了不卷的竞争。
你们实在是要知道,世界是属于你们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你们掌握了不断进步的技术和信息。对于其他职业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做体力劳动而不是脑力劳动,因为任何进步的东西,是否能学到手,他们都说了不算的,例如一个单位基层员工,即使能力强因为职位不够也是不被允许接受高级培训的,就把写论文这件事做十年就是他的工作了,那谁知道新工具出来,这个岗位可以直接倍替换呢。不像信息,留心就可以获取,再努力,就可以分辨真假信息,再实践就可以找到能用的信息。
softlight
255 天前
@tita007 其实,复盘, 就是从当前的理想主义中脱离出来。我们从很多地方得到的观念, 比如从书籍, 心灵鸡汤,电影等等地方, 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做自己想做的,随着时间的累积,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这种,其实带有很多的误导性, 现实, 不是那些作者构想的美好结局, 而我们可以说非常幼稚的认为, 现实,就是也如这样的浪漫情怀,最终必然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现实却是,需要你先明白这里的规则是多么的惨烈, 将你从自我的遐想当中抽离出来, 先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然后, 理解了之后, 再重新整理思绪, 认清之后, 重新找到一条在这个现实中, 可以继续前进的方式。

要学会变动一些做人或者做事的方式, 就如,构建一个产品, 你不再想着,我想做这个功能,觉得很好。 而是,快速去验证, 去先打开市场。从个人的梦幻主义, 走到注重现实的功利主义。

工程师, 有点像古代的那些诗人, 即满怀抱负, 却又不想同流合污。 最终, 都知道, 基本上都流放各地,很少有实现抱负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扯那么远, 反正, 就是, 不想太多, 寻找机会,但是, 也不盲目执着这件事, 且走且看。 这几个月的休整, 就犹如, 将自己拉到的地面, 开始重新定个方向,慢慢往前走
tita007
255 天前
@softlight
是不是没有遇到过买不到退烧药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一秒就从理想主义里醒来了。因为工程师都是学习很努力的人,世界观是被灌输的,没有接触过真的世界吧。然后成绩又好,觉得有这个就行了。一般来说也不咋喜欢和数理化不好的人沟通和交流,哈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7410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