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听“得到”,而有些人喜欢听“樊登”? 不同 APP 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216 天前
 sdjl
我平时听得到 APP ,我发现我朋友爱听樊登,我就下了一个樊登试试。

发现根本就受不了,樊登上面的内容太长了,一本听书讲 30-60 分钟,讲得太详细了,为什么要这么啰嗦?

然后我问我朋友,你为什么要听樊登不听得到? 我朋友回答“得到讲得太基础,樊登讲得很详细”。

所以我就发现了,我觉得“简洁”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太简单”,我觉得“繁琐”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是“丰富”。

所以,不同 APP 有不同的定位和受众群体吧,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讨论一下各个学习型 APP 的区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某一款学习 APP 。

(说实话,得到听书我也觉得太啰嗦了,特别是每一本书前面对作者的介绍,要浪费我多少生命。。。建议得到团队增加跳过作者介绍的功能,让我直接听书中内容,如果对书感兴趣,再来听作者介绍)
598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9 条回复
Perry
216 天前
这两个 app 都没用过,但是经常听看理想
qwerasdf123
216 天前
不管听还是阅读,资料都有一手二三手之分,听和阅读只是接收信息的媒介不一样,还是得回归到内容的好坏本身去判断,同样一本书,别人虽然是听书,但是听的是原著,从内容的吸收程度来讲,可能比粗略的阅读更加细致
dule
216 天前
从不听那种 xx 分钟听完一本书,十几分钟能听懂什么?书名吗?花这十几分钟我还不如听闲聊类的
weilongs
216 天前
这俩 app 我都没用过。我更喜欢看书,可能我脑子慢 跟不上他们叨叨叨。
pwelyn
216 天前
liuxingdeyu
216 天前
作为一个 kindle 忠实用户,我喜欢自己看书,得到没什么感觉,樊登特别反感,那孙子为了买书天天在那揣着明白装糊涂

最关键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建立在看书这件事的,听书你可能就会赋予它声音,比如孙悟空,看西游记脑子里的孙悟空,和听书以及看西游记得到的孙悟空都不一样,而看了电视剧的,大概率会把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当成孙悟空的样子。周星驰把孙悟空背棍子的形象在大话西游里展示了出来,还有后来的降妖伏魔里的丑猴子还原出来,结果很多人却觉得是在胡闹
swulling
216 天前
@sdjl 估计和读的书的领域有关吧,如果是那种比如说营销、时间管理等等能够应用的书,你说的方法也可以,重实践。

但是如果是历史之类的,那也没地方应用啊~
s4d
216 天前
我“听”YouTube
xuc
216 天前
这两我都不用。小宇宙、喜马拉雅、读库、看理想用的比较多。
dule
216 天前
@yujinchn776 op 说的两 app 都没用过,名字就挺贩卖焦虑。看理想,喜马拉雅倒是常用,听听闲聊杂谈,自己先看完书再听听别人对某本书的看法,发现跟自己不同的角度、作者的经历这种读书类节目倒是偶尔会有,长度很多是一小时多
retrocode
216 天前
没用过这两个 APP, 但我是喜马拉雅的用户, 从我个人感受来看, 选择听书的人,绝大多数更关注你提到的"获得感".
即今天我又"成长"了, 但具体"收获"了哪些并不重要.

因为在乎效率, 希望得到正确答案的那帮人一般会选择评论区"开战", 指出播主的各种错误, 然后被播主驱赶, 或者被其他听众驱赶走. 反正目前我遇到的各种评论区基本都是这样的.

最终这批人会退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看书或者其他途径取讨论问题, 剩下的人跟着 KOL 圈地自萌.
KOL 营销模式的通病, 听众越小白越好, 最好是傻子.
unii23i
216 天前
百度云+酷狗+喜马拉雅+ai 朗读用户,假设我想写书,我大纲列完以后一定要找东西水一水,毕竟 xxx 字有多少钱呢。或者拿点概念套进去显得有内涵。除非是推理文每个线索都在坑你那种,不然很多剧情或者构思其实没啥意思,有些还给你重复念经,不是说我听的文不喜欢或者有瑕疵的意思,就和听歌有高低潮一样
xomix
216 天前
上方大家讨论的很激烈,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好好的读一本书,那么你就是在通过一个看过书的人快速获取书中的数据和知识,这种时候明显直接找到问题关键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否则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去读你想读的书选择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呢?
badmotherfucker
216 天前
看人 吧,我还是喜欢 audible 听完整的。岁数大了,看书太累,眼睛疼。而且只有在跑步/骑行/健身/徒步的时候才允许听。这样正向激励,让自己多运动,也能更专注。平时做家务,比如洗碗的时候,会听郭德纲相声这种。
anubu
216 天前
没听过书,就个人来说,更习惯通过音视频获取“软”一些的信息,各种资讯,开阔眼界一类。“硬”信息还是习惯通过文字获得,比如成体系的论述,硬核的技能培训等。
泛化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人的性格和环境不同带来了差异:
- 有些人需要尽快的“知其然”,然后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知其所以然”
- 有些人则认为必须要“知其所以然”,然后才能“知其然”,不然就不是真的“知其然”

这两个观念不是对立的,在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上有不同的决策而已。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很多东西的抽象层级越来越高,很多时候想要“知其所以然”只能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发展了。
RSTAR
216 天前
我说话直白点,OP 就是更急功近利,想走捷径而已,甚至捷径中也要找最短的,这属于典型的功利主义。
princelai
216 天前
我听喜马拉雅,主要就是为了上下班这一个多小时太无聊,也不为了学进去,就是听个声音,目前选择喜马拉雅是因为上面我想听的历史类播客还足够我听,哪天没有想听的了没准就再换一个。平常也看书,一个月 1-2 本,历史或经济类的,但是我也不做笔记,就是没事看看玩。听和看不冲突。
James107
216 天前
1.个人观点:无论读书、看视频、听书,大部分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更多的是听取另一个观念、说法、思维模型,然后听明白理解后,试着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看看好不好使,适合不适合自己,不好使舍弃掉,好使了看看需不需要做一些调整(一般都需要调整),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但是囿于人的经历的不同、地位的不同、个人的傲慢和惰性,往往摒弃的多接纳的少。很多时候的接纳是自己以前对这方面的说法有倾向性或者不排斥,忽然有个人把这部分说得明白了让自己豁然开朗了,本质上还是接纳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
===================================================

2.学习方式和方法上:
有人过于执拗于读书,认为读书是汲取知识的正途,视频、听书都不如看书来的成效好。实际上有这个想法是受之前的固有观念影响造成的,人的记忆来自于五感,每个人擅长的记忆方式不一样,有人图片记忆强,看书对他来说就更适合,有人听觉灵敏,那他就适合听书。有人更喜欢动态+多感官一起,那么视频可能更适合他。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

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短视频、短信息平台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些即时信息获取上还是非常有用处的,例如:驾校考试考场环境,附近有哪些吃的玩的,明天哪些地方有活动,这种无所谓观念对错的问题,只是知道不知道的讯息传递,从这些平台上获取是高效的。虽然我也知道比如微博下面各种无脑喷,但是我用微博又不看他们这个,只是获得即时信息

对于长视频、读书、听书这部分关键还是听明白,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的前提是得先听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很多概念只是说了是什么,没有说为什么是这个?为什么不是别的?别的东西是不是也能是它?这个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界定,没有百试百灵的概念,只有在某个范围内适用的,对于很多简单的概念都尚且需要界定它的适用范围和来源,而更高阶的概念需要界定的地方更多更复杂,而很多短暂的视频可能仅仅是介绍了一下概念,适用范围没有说或者一笔带过,这就常常导致没有可以实操性。

举个例子小时候经常听人说孩子学习要养成好习惯,预习->好好听课->复习->好好做题,这样才能记得牢。这种就是听了和没听一样,所有家长都会这样给孩子说,但是真的要养成习惯就需要很详细的界定这个流程,预习?为什么要预习?不预习的坏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预习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每个学科的预习方式有区别吗?什么时间预习?你看,这些都是需要界定的,界定的越清晰对于这个概念提出的人想表达的思想把握更精确。

这样的概念很多,所以对于短视频、短信息平台,建议不要看里面介绍概念、模型、观念、思维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讲清楚的。这个需要比较系统的讲解。否则看短视频平台多了,就会造成道理知道很多,仍然过不好一生。原因是就没有从根本理解道理,只是泛泛听了。
===============================================================

3.知人论世比较重要
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是人确实是有局限性的。人的观念取决于个人经历和当下时代。所以很多书在作者介绍部分还是有必要的,能够知道作者的处境和经历,会更容易的有代入感,能够更快 Get 到作者某个观念产生的原因。
小时候做的一些诗词赏析,第一步往往就是先说题目,然后说这个作者的风格,以及写这首诗的时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本质也是让我们更快的贴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再看这个作品
Mel0rz
216 天前
不探讨听书 --> 为了学到点什么,那其实无论“得到”还是“樊登”或者“喜马拉雅”都是听个响吧,我觉得人各有所好,这些 app 还存在就代表有相应的受众体。 就我个人而言,我听这些的主要目的是助眠(睡前开始播放,一般 30 分钟内)之前听樊登比较多,最近喜马拉雅上听历史故事也挺催眠的,另外打算试试微信读书的语音 AI
zoharSoul
216 天前
感觉这俩都挺傻逼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8227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