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翻大学时的日记,好像现在 Mac 的价格也没有那么贵,但心理上却觉得很贵

212 天前
 bleaker
2015 年大三时买了台新发布的 MacBook Pro 13'',i5+16+256 ,当时的价格是 1799 ,可以胜任计算机本科高年级学生几乎所有需求,业余修修图简单剪剪视频也有不错的体验

这么多年过去了,1999 可以买到 M3+24+512 ,能做的事情远超当年。考虑到通货膨胀,1999 的购买力可能是不如当年的 1799 的:2015 年的 18 刀可以在城里舒舒服服坐下吃家有服务员的馆子了,现在给我 20 刀怕是吃个 Popeyes 都不大管饱

但为什么现在都觉得 Mac 贵的不行呢?想想的话,当年性能与 MBP 接近,体验不那么糟心的 PC 笔记本,至少也要 1500 往上了,苹果溢价大概 15%左右,是一个让人觉得合理的数值。但现在 799 的 PC 笔记本就已经相当堪用了,就显得苹果溢价格外的高,让人心生不满

这也算技术进入瓶颈期的一个体现吧,人们用电脑做的事情在过去 10 年里并没有本质变化,甚至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毫无变化,今天相当便宜的硬件都能提供尚可的用户体验,最终导致苹果沿用几十年的定价思路:小贵但体验足够好,逐渐开始失灵了

其实想想,智能手机也是完全一致的剧本。这可能也是苹果破釜沉舟去搞 Vision Pro 的原因吧
174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24 条回复
jacksonj297
211 天前
@zhaidoudou123 因为 iPhonePro 之前的汇率就高,999 美元国内卖 8999 。Mac 汇率涨了也就涨价了
zhaidoudou123
211 天前
@jacksonj297 #21
你这么说也确实有道理
IslandOwnerHuang
211 天前
美国物价上涨太严重了,以前还敢点点外卖下下馆子,现在只敢自己在家里做着吃了……
ShadowPower
211 天前
2015 年的时候 Windows 笔记本还没淘汰 1366x768 ,所谓的高分屏也不过是 1080P……
搭载固态硬盘的超极本还是 mSATA ,游戏本还是 SATA 。NVMe 普及是 2017 年之后的事情了。而 MacBook 是大容量 NVMe SSD ,当时能跑到 1500MB/s 读写,果粉逢人就说苹果用的固态跟 Windows 笔记本用的不一样。毕竟那时候的 Windows 笔记本只有 500MB/s……

当时还流行那种 32GB SSD 搭配 256GB HDD 的笔记本,还有只装 32/64GB 硬盘的超极本。正好 Windows 10 有个系统压缩功能,可以把整个系统的硬盘占用控制到 4GB 以内(不算第三方驱动。现在的显卡驱动超级大,过去没那么大),所以一些山寨平板还能做 16GB eMMC 。

还有,当时的 Windows 笔记本都不支持触摸板按像素滚动。也是 2017 年之后才开始普及。之前的多点触控触摸板手势只是映射成键盘快捷键,滚动映射成鼠标滚轮。

早些时候的 Windows 命令行窗口,最大化都不能占满全屏,只有左半侧屏幕,最大宽度有上限……
那会 Cygwin/MSYS2 仍然是主流,WSL 刚有消息,还不能用,在开发体验上确实不如 macOS 。
直到 2017 年,WSL1 才达到可用状态。

所以那时候的 MBP 除了打游戏不行,其他方面都是真“遥遥领先”。

在上面的前提下,考虑到起售价不到一万元人民币,还是太便宜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8763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