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 Pro 系列这个“假 ”USB3.0 怎么就没什么新闻呢?

175 天前
 Awes0me

可能真的就没几个人还会用线连接电脑传数据了吧,之前 iPhone“假”5G 都能上微博热搜。

假打个引号,是因为 15 pro 的确给了 usb3.0 ,外接硬盘真的能跑 1g/s ,但是呢苹果又限制了连接电脑用 finder 和 Windows Explorer 传文件的时候只有 usb2.0 的速率。

目前试来试去只有用 macOS 给 iPhone 刷机的时候跑到了 3.0 的速度,以及用 iPhone 做 mac usb 网卡的时候速度也有 3.0.

至于其他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相册 app ,图像捕捉 app 导入 iPhone 上的视频,都只有 60mb/s 左右的速度

982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iPhone
74 条回复
Sharcle
175 天前
iPad Pro 一直都是这样的,也没什么人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Goooooos
175 天前
@Sharcle 可能 ipad 用的人少吧
leonme
175 天前
只是限制了应用场景吧?
marcong95
175 天前
有没有可能是传输协议的瓶颈呢?例如 Android 阵营的 MTP 各种拉跨也不是一天半天了。
mooyo
175 天前
外接移动硬盘独立供电也能跑 10G
vinsa
175 天前
对此真没啥需求。
Ga2en
175 天前
都想搞个大新闻。
iloveayu
175 天前
应该是自适应了。
Awes0me
175 天前
@marcong95 mtp 确实拉跨,但是支持 usb3.0 的 安卓机也能跑几百兆每秒,不至于掉到 USB2.0 的速度
Granthese
175 天前
iPhone 能不能上热搜,你觉得是看 iPhone 用户吗,那不得看友商(特别是那家)新机什么时候发吗😆
mikelirjc
175 天前
你才知道啊,我为了测试 iPhone 15 Pro 的 C 口速度,一个月来,几乎试遍了市面上的所有类型的数据线,最后用 Apple 官方的那个 雷劈 4 Pro 也还是只有 300MB 左右的速度(只要是雷电线基本都有这个速度,USB4 也行),也就死心了!一直没有时间去天才吧让这他们当面给我跑

对了,我软件也试了很多第三方的,这速度就是第三方跑的!

已经对 V 站失去激情了,动不动就被定义为引战帖子

有结果自己明白就好

比如 iPhone 15 Pro 还有个坑是外接移动硬盘的,让他们自己去慢慢发现把!
houshuu
175 天前
仔细想想已经几年没有用线传过文件了,照片视频自动都同步 iCloud 了,一般文件传输需求 AirDrop 和微信就覆盖了,普通人真还注意不到这个角落
luhe
175 天前
很久没有有线连电脑了……
icestraw
175 天前
我注意过,不过不是 iOS 而是 mac 。mac 有一个模式叫“目标磁盘模式”,可以把 macOS 作为 Slave 虚拟磁盘通过雷电线挂载到别的电脑上。理论上雷电的速率在 40Gb/s ,但是实际拷数据的时候只有 300M 不到。大概雷电 2 刚出的时候我就试过这个功能,一直到雷电 3 速度也不怎么样。我一直很纳闷,也不知道苹果现在改了没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感觉好像就是设备作为 Host 和 Slave 的工作模式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似乎是硬件决定的?有没有了解的人解答一下
marcong95
175 天前
@Awes0me 刚翻出了我的 1+7 Pro 试了下,MTP 能有个 100+ 吧,60 确实更加拉跨了。

不过考虑到 iPhone 只能传照片视频,所以也试了下类似的 PTP ,PTP 就更加拉跨了,只有个 26 MB/s 左右。
Fish1024
175 天前
主要是 iPhone 用户很少用线传输文件吧,没太关注这个。
Awes0me
175 天前
@marcong95 #15 你这个才 100 应该不是 mtp 问题,我小米 14 跟 Windows 峰值速度有 400+
Aaron325
175 天前
一般人只是拿来充电
Mastiff
175 天前
iPhone 屏幕“假”120 Hz 也没多少人说
jakes
175 天前
自适应了呗。反正信号那么差我都能坚持用,不常用的 USB 3.0 算个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922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