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手机 256G 都不够用的,主要存放的是什么?

171 天前
 libasten

我最近在考虑换手机,考虑 256g 够不够用。

手边的 128G ,之前只剩下 10G 了,然后我备份重置了一下,剩余空间多出 30g ,还剩 40g 了。

app 的话,除了几个大块头上 GB ,常规的一些还好吧?基本都是几百 M 。

照片和视频?这里占据了 15G ,有了娃之后拍娃视频多了不少。

这样算来,似乎我换个 256G 的也又能够用两三年了?

你们玩游戏的可能是手机游戏占大头?我从来不玩,最近尝试着下载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这两个头部游戏,确实蛮大的,下载包 2G ,然后解压资源又占据 3G 左右,这样算,现在各自大作占空间蛮大了吧,不过我不玩。

71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99 条回复
Aixtuz
171 天前
换个角度再想想,就好理解了:我 64G 都用不完,你 128G 不够用主要放的是什么呢?
是这里多一点、那里多一点,几个毒瘤再多亿点,对不对?
其实再往上加容量也一样道理,样样都多存一点,毒瘤再积累亿点,积累久了就多了。

把手机当存储设备,就会这个样子,只增不减,满是迟早的事情。
要把手机当中间处理设备,处理完了清楚中间产物,才能控制上限吧~
Aixtuz
171 天前
清楚 -> 清除
polarbearn
171 天前
微信文件
keithsliu
171 天前
256G 应该够我用的,两个游戏原神+农药就 30 、40G ,剩下微信 10G ,其他的一堆 app 一样 500M~1.5G 。算上系统也得有个快 10G 吧,照片 10G 够了。这些放 128G 有点捉襟见肘但是 256G 的话相当富裕
datocp
171 天前
128G 真遇到不够用的问题,但是 256G ,观察了 1 年多了,还是经常剩余 70G 左右。
平时没有照相的习惯,最多就是行车记录占了 40G 固定空间,app 可以重复覆盖。不重要的文件,主要还是照片屏幕截图也是定期删除不重要的。目前 256G 没问题。
NonClockworkChen
171 天前
所有微信聊天记录,一直都在,256 不够用,虽然公司用飞书,但是架不住,客户用微信。
256 用到 75%以上,手机会明显变卡。 所以也就 192g 的实际空间
goonervs
171 天前
极简主义没几个 app ,用的 64g 毫无压力
wa143825
171 天前
我的安卓 256g ,4 年了现在还有 200g 没用,我的苹果 64g ,现在还有 25gb 没用。
wegbjwjm
171 天前
64G,用不完,太大了
felixcode
171 天前
天天清理的话 32G 都够,但不想多费这个劲。
closedevice
171 天前
256G 用了三年还剩 100 多 G ,根本用不完。。。
azhangbing
171 天前
不用微信 128 都够,NC 软件 明明聊天记录在云上 还要说不存储用户的聊天记录
ikichen
171 天前
微信存档文件是真的大
lrzsw2008
171 天前
张小龙的*。
照片我定期会转存到 pixel 上备份到 GooglePhotos ,其他小红书微博网易云缓存也不小 ,但都可以定期清理没影响。
唯独张小龙的*
amirobotics
171 天前
app 里,微信占用太多,高达 70GB 了。虽然有 70GB ,但都找不回几个月前的图片和文件,都过期了。

照片视频都放在 google photo ,节省了不少空间。

我的 256GB ,用了 120G 左右。

70GB 的微信哦!
70GB 的微信哦!
70GB 的微信哦!
euph
171 天前
app 总占用 150 多 G ,系统占用三四十 G
Donahue
171 天前
微信 39G, qq 30G, 王者 12G, 网易云 6G, 剩下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软件太多了
yjsdaniel
171 天前
128G+icloud 200G 家庭共享,照片原图不存本地,会议照片经常清理出来到坚果云同步到计算机,家庭群微信占据大头(小孩的视频照片没法删,又难整理)。
DandelionFlowers
171 天前
满血 USB C 的话,不考虑当个移动固态吗🌚
wtdd
171 天前
微信群,独占百 G 起,关键是不 root 还清不掉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9992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