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线的颜色顺序重要吗?

58 天前
 tool2dx
我问了 AI ,他说不重要,只要水晶头两端都一致就可以。

网线内部通常有 8 根线,分为 4 对。做网线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照预置的"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的顺序。

然而,按照标准无论是 T568A 还是 T568B ,都需要交叉一条线序。比如 T568A 就需要按照橙白/蓝/蓝白/橙的交叉顺序,把蓝色硬插入橙色中间。

为什么就不能用颜色就近原则呢?
645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73 条回复
BGLL
58 天前
线序有多种,但线序一定要形成双绞线的配对,否则稳定性下降,延迟增大
jurassic2long
58 天前
看完一楼的文章,了解到得益于“自动 MDI-X”技术,颜色不重要。但从后续运维角度讲,颜色很重要
cominghome
58 天前
想起了当年打到吐的水晶头,哈哈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Adelell
58 天前
然而现在的设备无论是交换机还是电脑网卡,都具备这么一个功能,叫做自动翻转,网卡芯片本身带有自动检测接口网线线序的功能,并完成自动配置,他们的收发是可以自动切换的,使得不管是直连线还是交叉线都可以正常工作。
lxyv
58 天前
和公司做弱电的供应商聊过这个问题,如果保证两头线序一致,不按标准做的水晶头能不能用?能,但绝对过不了福禄克。一方面有些无良厂商偷工减料,只保证网线的 1236 芯符合标准。另一方面双绞线主要是抗干扰,本来 12 是一对,36 是一对,你把他们拆开分开用,网线越长抗干扰能力越差。
Rinndy
58 天前
虽然每根线都一样,但是不按标准线序可能会出现干扰。不然别人做出标准干嘛,闲的没事干?
xdzhang
58 天前
现在都自动翻转还好。
F7TsdQL45E0jmoiG
58 天前
把那些非标的线都给 AI 的机器用上
aptupdate
58 天前
周末自己接的网线,测速上下行都是最高只能跑到 100M ,确认两边线序是一致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laoyur
58 天前
@aptupdate 有几芯不通
WenJimmy
58 天前
@aptupdate 看下是不是去网线皮割到铜线了
anyinuo0413
58 天前
@aptupdate 看一下是不是去皮把铜线也卡了 再看一下水晶头是否都打到线里了(是否压紧)顺便看一下线是否顶到头了… 基本上就这三种问题
sujin190
58 天前
@tool2dx #5 你做一个就知道了,能通但是会丢包,有一次做网线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干的,好几间房几十根网线搞了一天搞完了用就是一直丢包,怎么调都不好

其实这个问题是网线是串行传输差分线,同一对构成差分线传输一路信号,百 M 就是两路千 M 就是 4 路同时传输,差分线的原理决定了同一路需要是双绞的,否则就会无法抵消环境干扰而有信号丢失就是丢包,这个其实就是 RJ45 网口坑的设计并不是一对组成的差分线不是完全挨着在一起的,就是 RJ45 网口设计历史遗留问题的锅,不过问题也不大,照着标准来就好了
Yoocai
58 天前
重要,因为是双绞线,跑的差分信号
duluosheng
58 天前
不重要,你按颜色排个序,只要两头的排序一致即可。但是行业里规格标准一致,是为了方便维护。否则一个头坏了,你可能要换两个头才能正常通讯。
tool2dx
58 天前
@sujin190 我并没按照标准来,我这里有专用的网线水晶头测试器,测试了一下,8 条线全部没问题。

水晶头没夹好能理解,夹好了,又怎么可能掉包呢?
knightgao2
58 天前
距离短没事,长距离会影响,就像买了屏蔽线不接屏蔽不如普通一样
whathappen
58 天前
@tool2dx

"导线成对出现这一概念很重要,我们在后文中会讲到,简而言之,这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 EMI )。"

说没影响的都是读文科的吧。


乱接可能可以用,但按非准接就一定可以用。
whathappen
58 天前
@whathappen

*
乱接可能可以用,但按标准接就一定可以用。
tool2dx
58 天前
@whathappen 网线本来就是 4 对,肯定是成对出现,你不按照标准,做出来也是间隔排列的。

举个例子,PoE 的网线,规定用棕色线是电力,而不是数据。但我个人觉得,用橙色或绿色替换也可以。

这 4 条纯色的铜线,除了线皮颜色不同外,我没发现还有啥不同之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3250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