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elws
2024-05-30 12:01:35 +08:00
一
当时的我念初二,连一个 mp3 都没有,好不容易从老爸那里要到了他淘汰下来的 Sony Ericsson k700c ,中间的遥杆还有点不好使。我偷偷逃掉课间操,花 15 分钟从同桌的手机里把陶喆的《流沙》用蓝牙一点一点传到我的手机上,还祈祷着千万别断了,最后再花 5 元 30M 的流量在“百度 mp3”上找到歌词,抄在自制“歌词本”上,回家后在被窝里把音量调到最小,一边用手机微弱的光线照着简陋的“歌词本”,一边听着忧伤的旋律,脑中慢慢浮现出了那个她……
🎵爱情好像流沙~我不挣扎~随他去吧~🎵
二
高三的体育课,我一般都是不去的,戴眼镜的我好像不是特别适合篮球。把耳机插上从隔壁班好朋友那边借来的 iPod nano 6 ,小小的一个触摸屏方块里好像有无穷无尽的歌,点开杰伦的《稻香》,闭上眼睛,想象在稻田里走过的是我……突然间,铃声响起,下一节课又开始了,抬起头,“距离高考还剩 53 天”……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
三
“这是你舅妈去香港给你带的礼物,这么一个小东西可不便宜,要好几百呢。”大学的一个暑假里我妈走进我的房间里,把一个盒子放在了我的桌上,印象中它是一半透明一半白色的,侧边还印着“iPod shuffle”。那是我第一次接触 iTunes ,shuffle 没有屏幕,只有一个 click wheel ,刚上手的我有太多太多的歌想塞进这个只有 2GB 的机身里,每次只能精挑细选、仔细排序后,用 iTunes 一股脑导进去,直到后来我听完这一首就知道下一首是什么的时候才舍得重新灌新歌进去,但是,一直存在我播放列表里的还是霉霉的歌,青春荷尔蒙和乡村音乐的情情爱爱简直是绝配,我记得《 Enchanted 》里对 Owl City 主唱 Adam 的深情,我也记得《 Back to December 》中对暮光之城男二小狼的不舍,我还记得我特意保存了一版 2012 年格莱美现场版《 Mean 》,改编的歌词真是漂亮!
🎵Someday~ I'll be~ singing this at the Grammys~ and all you're~ ever gonna be is mean~🎵
四
研究生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上下班时间这个概念,虽然已经换了 bigger than bigger 的 iPhone 6 ,64GB 的容量对于我 2000+曲目的 Music Library 来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对比 ALAC 无损,320kbps mp3 ,256kbps AAC 的音质和体积,最后把曲库里面所有的歌都换成了 256kbps AAC (iTunes quality),刚刚我打开图标和名字都已经改掉的“iTunes”,播放次数排在第一的还是陪我度过每一个做实验晚归的《君の知らない物語》,夏天的夜晚,走回宿舍的路上一点风也没有,只有吵闹的蝉鸣和天上的夏季大三角……
🎵今夜星を見に行こう~🎵
五
工作后去了上海,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没有能静下心来听歌的时间了。不论是地铁里高频的啸叫声,抖音里让人 PTSD 的罐头笑声,还是电梯里不断重复的“大卫拖把”,都仿佛想抢夺你每一个听觉神经。我已经不知道我上一次打开 Music 听完完整的一首歌是什么时候了,流媒体时代的 Apple Music 也抛弃了传统难用的 iTunes 逻辑,当 10 元/月就可以把 a millon songs 放进你的耳朵里的时候,谁还会记得 1000 song in your pocket 呢?
六
美国的基础建设着实是很差,很多地方都没信号,一下大雨更是连红绿灯都会坏。当我拿着没有网的 iPhone 12 坐在空荡荡的休斯敦公交车车厢里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那个依旧珍藏的音乐库……“2029items ,5.2days ,16.16GB”,现在的我一边听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歌,一边打下这些文字。闭上眼,有时候是阳光洒在铺满试卷的课桌上,有时候是和女友吵架后的漆黑操场,有时候是结果一团糟的实验,有时候是感动到落泪的电影和动漫……
你问我 iTunes 好用吗?我会说它一点都不好用,因为它相比手机上的一划一按,一点也不方便;它需要你花很长的时间去找喜欢的歌,专门找一根数据线,连上手机,点下不知道到底谁“同步”谁的“同步”按钮。但是那个已经远去的 iTunes 里有我从初中到博士的学生记忆,有我从女朋友到老婆的感情历程,那是满满的青春和记忆,那也是真正“站在科技与人文十字路口” 的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