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苹果信号的话题,现在还有人吹 iTunes 吗

2024-05-30 09:32:53 +08:00
 LimboRunner

前些年某乎还有人激辩 itunes 理念先进,你不喜欢是因为观念落后

我只接触过 iphone4s 时代的 itunes ,我一个程序员都感觉理解不了它,总体感受就是依托答辩

现在好像没这个软件了,那么现在 iPhone 用户们是不是不需要这个了?

1002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86 条回复
wanguorui123
2024-05-30 13:06:49 +08:00
iTunes 就是一个套件在那个时代算必需品,在流媒体时代确实不是很重要
tangzs
2024-05-30 13:10:08 +08:00
以前我还挺喜欢用 iTunes 的,跟某些层主类拟,喜欢用它来整理媒体库(以专辑为单位管理歌曲,而不是单曲或文件夹),前几年也很少有类拟的平替,前几年也很少有播放器可以给单曲评分功能的播放器,我喜欢用它来给单曲评分,心情不好时就多听听自已打 5 星的歌曲

所以,你为什么要去要求别人跟你一样
Koma
2024-05-30 13:20:56 +08:00
我喜欢 iTunes ,但是觉得现在的 Music App 很烂
MrKrabs
2024-05-30 13:24:23 +08:00
下载的全是盗版没 meta 的 mp3 的人怎么会懂呢
234ygg
2024-05-30 13:35:00 +08:00
你要是没买过一张正版 CD ,或者都不知道老 magic keyboard 最右上角那个键是干什么的,就别来讨论 iTunes 好不好用了,本来就不是这个数字音乐时代的东西,更不是用来管理网上随便下载来的盗版音乐的
rzbb
2024-05-30 13:53:04 +08:00
itunes 有很多 bug
加上 apple music 更是有一种历史沉重尾大不掉的感觉
没有 spotify 操作那么方便更适合流媒体
但是管理本地音乐烧录是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功能多 也就意味着更复杂
复杂也就有更多的 bug 更高的学习成本
不是骂一骂就能显得自己多高级的
unneeded
2024-05-30 13:53:58 +08:00
@Greendays
你有办法背负 Apple Music 的人生吗!
你这个人满脑子都想着自己!
5n65MLXs6OLPCWOF
2024-05-30 14:05:25 +08:00
@Cheons 我看了下我的,没有几万首,刚刚一万出头。其实大部分的音乐都是高中大学时候听的,现在虽然主要是流媒体,但也是之前保留的习惯,因为总担心因为某些原因流媒体的曲子下架。

@AdrianZhangX 是的,其实 iTunes 脱离了原始播放器的模式,大家最开始都是简单 Winamp 、千千静听,听一首打开一个的模式,iTunes 搞一个很复杂的资料库很多人就会让新上手的觉得反人类。尤其是和 iPod 同步的时候,就想往里面拷一首歌,它非要我电脑弄好资料库,然后同步。很多时候不会用还会把音乐弄丢。

我以前的习惯是要么买 cd 整张翻录进去,要么在网上下载也是一整张专辑的下载。开始觉得很难用,用久了之后发现,音乐越多,就越喜欢 iTunes 的管理模式。以至于我有段时间,没有任何苹果设备,却保留了 iTunes 来管理我的音乐。

我说一个比喻吧,其实 iTunes 和千千静听,就像 infuse 和 iina 。偶尔听歌,我就用千千静听(就像偶尔看看视频用 iina ),但是一旦觉得这个好,我就会调整 id3 标记然后用 iTunes 管理。
okrfuse
2024-05-30 14:07:54 +08:00
苹果出的软件感觉不是给正常人用的
Baratheon
2024-05-30 14:13:13 +08:00
itunes 还能有啥争议?流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多媒体管理需求方面,人均拥有量(书、音乐、电影等,不管实体与否),内地和海外都没啥可比性吧?没有多媒体的管理需求,itunes 的使用体验还有啥好讨论的?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地区的用户使用习惯,是免费批量下载几百首盗版音乐,那直接拖进 U 盘的体验确实比 ituns 好。虽然流媒体时代到了,itunes 的确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5n65MLXs6OLPCWOF
2024-05-30 14:16:28 +08:00
@Tyrant1984 同最开始从百度 MP3 搜索下载开始,也同样一开始觉得 iTunes 很难受。但是从后面开始在电驴下音乐(就是 verycd ),就慢慢转向 iTunes 了。现在也依旧用瘦身的 iTunes ,就是 music app 来管理我的资料库。
0rangem00n
2024-05-30 14:39:35 +08:00
看完回复总结一下,你要是没有几千上万首正版歌曲,iTunes 就是依托答辩

OP 的总结挺到位的。

“我和那些有几千上万首正版歌曲的用户一样,都觉得 iTunes 很好用,相当于我也拥有了成千上万首正版歌曲。”
j1FN1c7Aist7t73H
2024-05-30 14:47:19 +08:00
mac 早就不用 iTunes 了...

在它诞生的最初岁月里,确实就是管理音乐的最佳平台,那会 99%的 mp3 player 连 playlist 功能都没有,它已经可以依据不同条件自动生成 playlist ,管理歌曲信息,添加封面...

用现在流媒体的体验去看它,当然就会觉得它不行了,要是对比同期的竞品,比如大名鼎鼎的 sony sonicstage ,那 itunes 实在是领先太多了
CivAx
2024-05-30 15:05:36 +08:00
iTunes 在当年算一个好用的 “多媒体管理中心”,而由于出自 Apple 之手,对接的资源自然是 Apple 自家商城的了,当然也允许自行导入。同类逻辑的还有一个叫 Jriver Media Center 的东西,现在这玩意儿被烧友用来当 HiFi 播放器了。我也是用满硬盘的盗版 HiFi 资源配合 JRiver 管理时才意识到 iTunes 的逻辑在中国使用有多拧巴。

iTunes 难用的点在于,彼时国内以及其他没有普及在线数字媒体商店,或网络盗版猖獗的国家,仍然流行 “文件夹” 式的资源管理,比如大家熟知的千千静听、Foobar 2000 早期版本等。iTunes 一个带着浓厚异国风情的东西进来自然是水土不服的,我没有正版资源,却要使用主要为正版资源服务的软件来管理我的歌曲、影片、照片等,自然是拧巴的。

iTunes 在千禧年,甚至考虑到了你可能会线下首发实体 CD 但是想随身听歌的情况,给你在应用内直接设计了插入 CD 自动导入至 iPod 的功能,而同样的功能在 Windows 上需要切换至少三个软件:扒盘、转码、文件拷贝(或 OEM 厂商的软件同步)。

总的来说 iTunes 在中国(或缺乏接触正版资源条件的国家)难用的点在于,其设计逻辑与社会大环境以及民众的习惯操作逻辑相悖。而至于什么 “delete 键删歌后播放列表没法自动续上” 这种软件行为一两次更新就能解决的,不能代表 iTunes 难用。
xhyzidane
2024-05-30 15:28:45 +08:00
我喜欢 iTunes ,因为我更喜欢 CD 式的管理方式,我没有播放列表,也几乎不会去听别人的列表。不过即使是这样,我认为 Spotify 也比 iTunes 更好用,还不占空间。
raptor
2024-05-30 15:40:15 +08:00
从第一次用 itunes 至今,我都坚定认为它是一壱大便……
disorientatefree
2024-05-30 15:45:55 +08:00
话说 iTunes 还包含 iTunes Store 啊

这个确实算是现在最好的数字电影平台了, 没有之一, 我几百部电影都在上面买的,还有一些动画

而且特别良心,新特性都会免费升级(之前的 4K/DV/DA 最近的 3D )

资源也算是最齐全的了
plasticman64
2024-05-30 15:49:13 +08:00
曾经的 iPod 和 iTunes 的设计给我一种日式设计的感觉,奇葩的耳机孔充电(而且必须用电脑的 USB ),VoiceOver 获取歌曲信息,导入音乐必须用专门的软件,而且翻译的也很奇怪叫做 [同步音乐] ,当年我才 12 岁,用着还挺折磨的,毕竟我那时候的台电 MP4 想导入啥只要拖进去就好了
ButcherHu
2024-05-30 16:16:45 +08:00
itunes 管理 ipod 或者是手机肯定是相当答辩。

但是作为一个音乐管理软件我觉得相当好用,基于 itunes store 自动匹配,购买的音频 id3 信息也是准确的。本身音乐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字段筛选,而且自己可以整理播放列表。大部分的音乐软件其实都是这个思路,这个其实是传统思路。

现在的软件只不过就是把音乐在线存放,没有啥区别吧。现在单曲、自媒体时代就是把专辑变成各种歌单罢了。
okakuyang
2024-05-30 16:19:45 +08:00
一直在用,现在也在用,本地听歌没啥选择,就靠它的家庭共享功能。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4525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