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OneNoBody
2024-07-30 13:56:50 +08:00
先说结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博弈论是基于“弱肉强食”的,只是这个“强”除了武力还包括脑力
但是“弱肉强食”只是生物理论其中之一,博弈论也同样只是人类知识体系之一
不能单纯仅靠单一理论判定事情对错,更不能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应该结合更多知识综合考虑
肉食动物的存活率(自然死亡以外)是远低于草食动物的,明显原因是作为分母的基数大
主要以博弈思想生存的人,成功率其实并不高,博弈思维是竞争思维,会在大多数“非竞争”思维——共存思维的群体容不下,逐渐没有人再愿意合作。人类是群居性的,持共存思维的人数远多于自由竞争思维
生孩子的人,人家只是自然思维,“理所当然”的事,反而是因为卷而不生孩子的人,是思想上带入了竞争思维,为何还要批判人家的自然思维啊?除非是另一个极端……有人为了抢占资源多生孩子?
最近看一些“脑综”的评论,说艺人玩博弈太 peace 了,担心形象受损不肯使用激进策略,节目不好看。我觉得这些话对了一半吧,另一半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是优先考虑“共存”,艺人也一样,没有带着博弈思维去出演博弈类节目,这个节目对于想看博弈的观众自然就不“好看”了
“我们几万年都没有消灭虫子” —— 《三体》
博弈论只能适用于事情的单例,不适用于整个社会全体
PS: “舍己为人”只是这个老师活跃课堂气氛换了概念,实际上和前一个例子不退让是相同的,更准确是“不畏强”,既然在同一个课堂,应该一起理解,不要跑偏了
PS2: 《三体》真的很有意思,一个外星人都没见着的“外星人侵略”故事 —— 这小说从头到尾说的就是人类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