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知识付费”博主讲的内容很浅废话占 9 成,但确实能赚钱?

308 天前
 tho

有些“知识付费”博主自身还是有料的,

但,大部分“知识付费”博主的内容都很浅甚至废话为主,似乎依然有很好的收益?

当你有这个感觉且在知识层面你也能做的时候,

你为什么选择不去做“知识付费”?

540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40 条回复
ouqihang
308 天前
视频网站排名很高的时政类 科普类视频才有市场,非常专业范围很窄的视频反而没啥人看。前者多是洗稿,资料东拼西凑做的,不能讲深了,因为中文互联网的资料不足以支撑太深的内容,有时候深一点就出错,简单的内容不容易出错。
LZYMichael
308 天前
@ltyj2003 同意
xiaoyureed
307 天前
赚的是焦虑的钱, 废话能够治愈焦虑呢
mogutouer
307 天前
孔子弟子已经把所有的付费知识都简化成一本书了,可惜没人看
chendy
307 天前
因为买课和买书类似,我买了 = 我学了
内容做深了,受众就窄了,卖的就少了
Fred0410
307 天前
买了就行了 管它有没有用
V2April
307 天前
贩卖焦虑
Eagleyes
307 天前
@shendaowu #8 "知识的诅咒"纯粹是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表达水平问题。

我周围的技术人员,技术很好,但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向他请教技术问题,他给我讲的很深奥,如果不懂技术的人完全听不懂。他没法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这个问题。

而我即是技术人员,也是业务人员,我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对于非技术人员我能用通俗的语言去告诉他这是个什么事,怎么做 123 (点这里,点这个,点这个,点确定。ok 了),技术细节如果不问就略过不说或者一笔带过。这样非技术人员也不需要了解底层技术,就能成为一个初级运维人员,这就足够了。

打个比方,物理公式你只需要直接 E=mc²,用这个公式去计算,去使用就好了,不用管其他。大多数技术人员的思维,我告诉你啊,你得用这个公式,这公式怎么来的呢?我告诉你啊,得用微积分,从。。。。babababa 给你推导一遍。。大多数人就懵了。。其实 95%的人无需知道细节,直接用就完了。

我认为这就是思维方式,表达水平问题。
CQdake
307 天前
@inertia #11 说的很对,好像我也是这个样子。
smlcgx
307 天前
谎言重复 1000 遍就成了真理,胡说八道照样会有信众的,不信你看朝鲜,你看樊登读书会
3eWMea0rfV9xG3Jt
307 天前
你以为是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废话。。。。。
Daybyedream
307 天前
因为太多人不懂一些概念了,对他们来说也许值得了。
Daybyedream
307 天前
而且做视频科普攻略之类的,除非特别精度很高的,不然真的要把受众当作小孩子来教的。
oldAndy
307 天前
大部分知识博主都是在互相抄 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很少 不说废话多加入点语料 不一下子就露馅了 收益不取决于 这个“知识博主”多有料 而是看他吸粉和流量程度 能卖出多少课 你有料不一定能卖出课 但你会吸引眼球会做流量一定能卖出东西
my101du
307 天前
有些特别浅显的科普视频内容,你去翻评论,都能看到很多理解能力堪忧、词汇量堪忧、想象能力堪忧、深度思考能力堪忧的人在留言。

我觉得这部分人是“听懂掌声” “懂的自然懂” 那种视频付钱的主力。。。。
lizy0329
307 天前
大部分人买的只是一个希望,就是想如何快速赚 1 个小目标,冰山下的 90%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也不愿意去理解
prime2015
307 天前
有可能这个博主肚子里的干货很多,但是他想把干货稀释成一千份多卖点钱
a1b2c3T
307 天前
@mlhorizon #5 确实,小白太多了,你以为的 1+1=2 ,有的人就是理解不了,所以就有一些人专门做这个领域,讲的也不深,但是让小白刚好能理解就行了
oldbruce
306 天前
有个流量逻辑是:如果不是浅显的、惊悚的、与快速赚钱或低成本获得价值有关的内容,在现今 SNS 中,是无法被算法推送出去的。

因此推到我们眼前的,必定是这些肤浅甚至是割韭菜的知识变现内容。

真正深度的内容,是不会被社交网络所推出的。
tho
304 天前
@oldbruce 是这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9020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