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以倾诉的知己是人生的常态么?

248 天前
 nizhong044
今天又是自己一个人出来吃饭,发现自己好像从小到大都是这么孤苦伶仃的。

工作后也没交什么朋友,平时也只是和同事们偶尔吃吃喝喝,没有什么其他社交活动。

其实我心里蛮渴望有可以随时倾诉的知己的,但去哪里找呢?

同事们一起吃吃喝喝可以,但涉及心里的东西,不好跟同事讲。

社交平台上的人多,但是问题就是人太多。随时可以匹配到其他人,那么个体被珍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毕竟,茫茫人海,我,又有什么特殊的呢?

没有生活上的交集,很难通过社交平台建立可靠的亲密关系。

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困扰么?

对了,我的家庭情况特殊,几乎感受不到什么亲情,以后也不打算结婚。
413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70 条回复
dcdc6
248 天前
有啥好倾述的?
该明白的道理自己也都明白,只是做起来难

如果想要通过表达来泄压力,可以找要好的亲戚来述说
如果亲戚不在身边,我会找游戏里面的好友来述说,安全一些
最好不要和同事述说
jonsmith
248 天前
人总希望被理解,但很难。越长大越孤单,享受孤独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GuLuDaDuiZhang
248 天前
鉴定为闲的,建议把钱全部上缴给我,发配去工厂打几个月螺丝,就不会搁这的那的。

如果换我有这么闲的话,我可能会调教几个 ai 猫娘 ai 魅魔当做倾述对象,而且调教过程本身也很有乐趣。
cxtrinityy
248 天前
@nizhong044 知己是“知”,懂你未必与你同心,同心的未必懂你,互诉衷肠可见到互,倾诉可见到倾,何谓互,何谓倾
你举了一堆古诗,那么古人作诗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往往只是以诗寄情?你举的例子恰恰说明了作诗重在寄情,却未必需要知己知道,作诗是因亲朋好友不在很挂念,而古代的交通与通信决定了他们作这种诗的时候知己难通音讯。
我说看你行为只是举个例子,不需要语言也能有知己,语言是丰富你表达的工具,但只通过你的行为就懂你的是不是与你更在一个频道
Gimorocun
247 天前
找同龄朋友倾诉一下
toyuanx
247 天前
成年人除了伴侣真的很难找到倾诉的人,虽然现在信息很容易传播,但是相应的每个人的选择也变多了,也就是说他可能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知己,只是你觉得他是而已
tpkxywxd
247 天前
和楼主差不多,我一般都靠写日记倾诉,偶尔也会通过 app 给陌生人写信倾诉,不过一般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题,真正内心深处的想法还是只能通过写日记。

我总觉得亲密关系是要靠时间堆积出来的,就像以前的老友,无论聊什么都有得聊是因为你们有共同的 context ,而长时间不联系之后,这种 context 就会慢慢丢失掉,因此也就慢慢疏远了。

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定一个「找到知己」的目标,其实只要能正常聊天就可以了,然后一起玩一起做一些事情,大部分人都是慢慢发展成好朋友的。就像老友记里的几个人,他们一开始的性格、职业、收入、学识相差都很大,但并不妨碍大家最终成为好朋友。

然后也不要给自己定性说不结婚什么的,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有可能你会遇到一个让你想和 Ta 共度余生的人也说不定,人活到 80 岁也依旧可以谈恋爱,前提是你有精力而且也还爱得动。
magicZ
247 天前
人是会变得,特别是我们自己,想要无话不谈,需要足够得经历,饱满的耐心,恰到好处的共鸣,只在某个阶段会有
chendl111
247 天前
是的。有三两知己,健康成长,是稀有的人生。普通人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遗憾。
nizhong044
247 天前
@cxtrinityy 知己有“知”,还有“己”,“己”字作何解?懂我却不同心,如何叫知己?与我同心,心心相印,如何会不懂我?互诉,互相倾诉,如何把互和倾做对比?
吃饭,首先是吃饱,其次是吃好。写诗,首先是写给人读,读什么呢?读我对你的心。你要不要问问诗的作者们,他们的诗是写给谁的?你可以去搜一下纸短情长的出处。
知己就是知己,不知己就是不知己,何来更知己之说?唉!你不懂知己。语言是一种行动,行动也是一种语言。还是那句话,若无倾诉,何来知己?
nizhong044
247 天前
@tpkxywxd 是的,现在的我只能代表现在的我。有时我对自己失望,但依旧相信生活可以轻易的改变我的人生,所以又充满希望。
WesleyWong
247 天前
知己太难得了,其它和 OP 差不多,但爸妈关系比较好,但很多事他们也无法说,也无法理解。
loadin
247 天前
这才是常态不是嘛
est
247 天前
AI 知己,大有可为啊。
cxtrinityy
247 天前
@nizhong044 “己”难道做同心解?懂你就要同心,岂不是暗指不同立场的人不能出现知己?假设立场不同,成为你的知己就要抛开立场,以你为先?那为何你不能违背本心以他为先,那你和他同心,只是不与你同心,还是知己只是单方面的?
与你同心即可心心相印,是否有个成语叫戮力同心,那同志即为知己,知己即为同志,你又何必另追求一个所谓知己?
说到底,你说同心,同心何意?同心是否需要一个共同目标,你在这里抛出一个同心,却不确指何事,是否指如是你所谓知己,你的任何决定知己都会与你同心?如果不是指任何决定,那你所谓知己是否会与你在某事上不同心?
诗未必要以写给人读为首要标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表述出来即可以成为诗的意义,此是否可谓抒情,诗的格式也许有范式,写诗的动机却未必。
即使如你所说,是写给人看的,那你举的诗的前置条件即是诗人与思人相隔两地,那此诗也难让对方看到,那你所谓“倾诉”的对象是否就不是你所谓知己?
你又说语言即行动,行动即语言,又说若无倾诉,何来知己,那行动是否可以是一种倾诉,行动如不能倾诉,行动又算什么语言,前后矛盾。
人进化出了语言,语言也演化出了欺诈,行动永远是最诚实的,纵然你口如蜜糖,却也藏不住腹中有剑,语言还会失真,我们在这讨论来讨论去,岂不正是语言失真的实例,你倾诉于语言,你能确定每句话都完美表达你的意思么?你的知己真的能完美领会你的意思么?
nizhong044
247 天前
@cxtrinityy 己做己心解,知己做同心解。懂我未必要同心,同心称知己,不同心称懂我。立场不同当然不能称知己,比如楚云飞和李云龙,可以说是老朋友,用知己就不妥当。一切结束后,没有立场矛盾后可以称知己。立场既然不同,又何必非要称知己?知己不仅仅是懂,还要同。就算现实因素导致路不同,但心一定是同的。同也作通讲,心意相通,立场相同,自然成知己,何必勉强?知己又怎是勉强来的?
勠力同心的同心讲的是心的用,而不是心的本。同志未必同心,好像两人都去往同一个地方,但他们的原因目的却又未必相同。
同心即是心意相通,不同则不通,若通则必同。同心不需要共同的目标,但面临同样的境遇,两者必然有惊人的相似。才情本事各有不同,认知所限可能决定不同,但所愿必同。道不同尚且不相为谋,所愿都不同,何必称知己?
写诗出来难道作者自己都不读?作者难道不是人?难道他没有孤独之感?难道他不希望有人能和自己同感?
对方难以看到,但终究会看到啊!苏轼不也经常给弟弟写信么?无论是否难以看到,他心里想让对方看到啊!他心里想和对方倾诉啊!这难道还可以否认么?
行动自然可以倾诉啊!我没有说行动不可以倾诉啊!是你说不要听人家说的,要看人家做的,把行动抬高一等,把语言贬低一等。那你平时不要说话,全靠行动岂不是更好?譬如此刻,你不要打字,全靠比划岂不是更好?
行动永远是最诚实的???
那演员岂不是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人。。。。
1Z3KYa0qBLvei98o
247 天前
知己很难有,没必要较真。

以前还有领居,同事聊聊天,保持社交距离即可。
我关系最好的是小学同学,小时候比较纯粹。
现在学校的教育出了问题,同事变成了相互使绊子的竞争关系,爱人变成了仇敌(清华杀妻案),大家都关在钢筋混凝土中,没有了人和人的接触。

人还没有成熟,就生儿育女,然后离婚。

现在的老师自己都没有过好自己的日子,怎么教小孩?不就是知识的复读机?

教育毁,毁几代人!!

知识和学历不代表能力,金钱不代表一切!

这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关注!!
cxtrinityy
247 天前
@nizhong044 那我觉得你应该另造新词或另选他词,你所谓“知己”非世人所谓“知己”,你所谓“同心”也非世人所知“同心”,何必强用旧词引人误会,非要旧词新解另附他意。如你所言,伯牙子期,管鲍之交都不能算知己。
立场不同,背负不同,即使相同境遇,也可能做相反选择,岂是心意能变,双方不去理解对方处境却说什么知己就该所愿相同,你这叫绑架不叫知己。知己知己,知你之难,懂你之路,分道扬镳亦不令相知之谊相损,这叫知心。你所谓知己,在道德困境面前岂不是纸糊的。
我说的是写诗可以只为抒情而写,没说所有诗都只为抒情而写,写的诗对方难以看到,也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也不是什么稀少的情况。苏轼会写信给弟弟去,但苏轼不是所有作品都是像写给弟弟一样以写信的准备去写的,信里也不一定就都是倾诉,你给父母亲朋发微信难道都是在倾诉?
我并没有抬高行动,我为何会说看他行动上面已经说过。行动是最真实的,演员是在按照剧本表演,这只能说是一种运动状态,当我们在说看一个人的行动时,中文的常用语义难道不是指看他在生活中做的选择么?你如果要推翻这种“常识”,那这天怕是聊不下去了,毕竟我们不是在聊大气层,我们是在聊天。
nizhong044
247 天前
@cxtrinityy 总之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懂你就叫知己,那你的知己可多了去了,你很难懂么?世界上聪明人那么多,善于观察的人那么多,这些人都是你的知己?
就很明显,不能以懂你来作为知己的标准,非要犟。
nizhong044
247 天前
@cxtrinityy 你别篡改发言了。我说的是所愿相同是知己,没说知己就该所愿相同。你能搞懂两者的区别么?我觉得你搞不懂。
你从一开始就把倾诉当作抱怨,说什么倾诉会让人远离你。然后又说什么行动比倾诉好。
很明显你不懂倾诉啊,不懂为什么还要乱说呢!自己的观点明明有问题,非要和人犟。。。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453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