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开车习惯了,去杭州开的好别扭。

227 天前
 xtx
去杭州找朋友玩,待了两天。
高架上变道基本人均不打灯,十个里面最多两三个打灯,在路面会稍微好一点,但也不会超过一半。非机动车车道随意乱停车,非常常见,难不成杭州交警都不抓的么,看的我是真急啊,这要是在上海,早就随申办伺候了。另外一个感受是龟速车比较多,龟速车哪里都有,但是我体感下来杭州比上海多,路面没啥车,开个三四十。
大部分路口红绿灯没有倒计时,大概是在还有十秒左右结束时,绿灯会闪一下,给我造成还有三秒就要跳红灯的错觉。
很多路,最左边车道就是直接左转到底,导致路口直行车辆往右变道,在上海大部分路是直行车道在路口分出左转专用车道。
还有高架和隧道出口有些地方标记和实线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错过出口。
说说优点,
很多路口都有可变车道,调节车道流量,而且每条车道都用数字 12345 标记好,黄牌大货车只给走指定一条道路,这个在上海我是真没见过。车让人做的确实不错,杭州这点比较出名。
1761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杭州
192 条回复
evan9527
227 天前
在上海开习惯了的人去全国哪里开车都别扭。
iixy
227 天前
郑州现在违停基本不管,管了也不罚款。电动车闯红灯在交警面前都不管。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后大家不好过所以交警宽容了。
iixy
227 天前
@gransh 我现在不管路段多么空旷,到路口绿灯都得小心翼翼减速。冷不防一个电动车闯红灯飞驰而过
mosfet
227 天前
管的确实很松,一般违规基本不抓
造成有些区域开的比较“自由”
开车这么多年,就两次扣分,都是在老家
QUC062IzY3M1Y6dg
227 天前
@bluehtt 其实杭州对于在不影响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轻微违规都查的很松

比如红绿灯路口左转道直行,黄灯变红后一两秒过线,实线变道等,非严查路段非机动车道停车等,超速都是家常便饭

有个大前提是不能影响别人车辆正常行驶,不能出事
zhangxh1023
227 天前
小区边上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晚上下班回去停满了车,我走路都只能走在机动车道上,在一堆的渣土车大车边穿梭

投诉了浙里办以后,街道城管和交管联系我说因为停车困难,原则上晚上 8 点以后他们是不查的。虽然那个点也没 8 点,但是确实也是晚上了。。。
boks
227 天前
ufan0
227 天前
[杭州主城区市区] vs [上海外环] ,作为行人最明显的几个差别:
1. 允许骑车过马路;
2. 不抓占用人行道的非机动车;
3. 不抓乱窜超速外卖车;
4. 选择性不抓载人非机动车。

这在上海哪怕是外环,只要被看见,基本都被抓了吧。
aks
227 天前
住在未来科技城哪边,没感觉有很多汽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的情况啊
xiaohantx
227 天前
来南京看看那你不完了嘛。。。实现随意变道,转向灯选配,四车道都能随便给你停成双车道,周日一个全责,后面一个小五菱停在拐角的地方,倒车没看见直接撞上。。。。。停在哪不好停在拐角又那么小,无处说冤。。巷子里违停才 50 元,新街口停车费都基本 12/小时了。。。
xiaohantx
227 天前
@xiaohantx 甚至有一些能停在大马路中间的。。。。
jojofunc
227 天前
苏浙打头的 没看到几辆快车,
qingshui33
227 天前
@processzzp 虽然说天上飞机,地上苏 E ,但是请记住,苏 E 是运河 😂
boks
227 天前
@seedhk
@govictory66
打灯后能加速的都是菩萨了,经常遇到前面一辆龟车,然后准备向左/向右变道,被一辆车卡着身位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打转向灯按喇叭一点反应也没有,他前面还非常空
xiamy1314
227 天前
隔壁苏州附近看看。。转向灯是什么?非机动车道是什么?实线是什么?眼里估计只有红灯。。
wyqn
227 天前
来成都嘛,川 A 车主守规矩得很
fcfangcc
227 天前
杭州压实线、直行车道左转什么的一次没被拍过,好像轻微的违规都不拍……
w3
227 天前
@Kokororin 还有转弯加速
javalaw2010
227 天前
上海其实乱开现象也不少,只是可能比其他地方略好一点,昨天刚随申办举报了一个上班高峰期加塞的。
yanxin1111
227 天前
最可悲的还有人嘲笑智驾礼让行人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1799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